一、二次上市:业务产品、实控人等已发生实质改变
对于浙江国祥本次IPO的质疑,主要为该公司退市之后再上市、同一资产再次上市,这也是市场争议的焦点。
资料显示,浙江国祥资产间接来源于原上市公司国祥制冷。国祥制冷是一家由中国台湾“制冷大王”陈和贵及其儿子陈天麟于1993年在绍兴成立的空调制冷企业,曾在2003年登陆上交所,但由于国祥制冷经营不善,后变为“*ST国祥”。随后,国祥制冷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向幸福基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将其当时全部资产、负债置出,注入幸福基业持有的房地产开发和区域开发业务资产。
对于该质疑事项,上交所表示,在前期审核中已关注到浙江国祥相关资产来自原上市公司*ST国祥的情况,并依法依规进行了严格问询把关。经审核,该部分资产的交易发生于2011年、2012年,收购时相关账面资产总额、2022年末相关固定资产净值占浙江国祥现有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15%和0.06%,浙江国祥已由原来的以商用中央空调为主,转为以工业中央空调为主,其业务与产品、技术与研发、人员与销售模式、实控人与管理层等已发生实质改变。同时,浙江国祥销售客户、供应商与*ST国祥基本无重叠。
二、上市标准:符合主板第一套上市标准
与此同时,浙江国祥上市引来的另一大争议,在于公司在IPO募资过程中,业绩情况是否达标、是否满足上市标准。
针对此问题,上交所表示,根据浙江国祥招股说明书,公司最近3年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下同)累计为38704万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18591万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为60083万元,营业收入累计为422535万元。浙江国祥符合主板第一套上市标准。
三:发行定价:发行市盈率51.29倍处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区间
另外一大备受关注的问题是浙江国祥远高格力、美的等同行头部企业的发行溢价,若本次发行成功,将超募资金约16.47亿元。
关于发行定价,上交所表示,从报价情况看,共有8732个配售对象参与了本次询价报价,报价区间为7.80—103.50元/股。按照询价报价规则,在剔除无效报价及前1%的最高报价后,8547个有效配售对象报价区间为7.80—81.94元/股,对应拟申购总量为510.74亿股,网下整体申购倍数为回拨前网下初始发行规模的2700倍,报价申购较为踊跃。投资者报价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孰低值为73.6元/股。浙江国祥与主承销商基于网下投资者的报价情况,最终确定发行价格为68.07元/股,对应2022年度经营业绩,发行市盈率为51.29倍。根据浙江国祥和主承销商披露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它们的市盈率分别为盾安环境25.19倍、申菱环境54.12倍、佳力图180.30倍、英维克58.14倍。
另外,针对浙江国祥发行价格问题,目前更多行业人士给出了相关评论分析。
市场资深人士王骥跃分析称,近一段时间IPO数量有所减少,导致新股稀缺性增加。他认为,机构报价更多是反映市场供求情况。
某券商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认为,虽然该公司本次发行价格绝对值比较高,但这也主要系该公司利润水平较高、总股本相对较低导致,从多角度市盈率来看,该公司此次发行定价还是处于合理水平。
他的理由有两点,一是浙江国祥发行价格对应的公司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摊薄后市盈率为51.29倍,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盾安环境的25.19倍;二是2023年9月1日至今,沪、深交易所新上市公司发行定价对应市盈率(TTM)平均水平为43.13倍,浙江国祥此次发行价格对应市盈率(TTM)低于近期主板新股发行、整体新股发行的平均水平。
概括而言,上交所在前期审核及监管过程中,已经对目前外部的几大争议点开展了问询。二次上市中业务与产品均发生变化,同时浙江国祥销售客户、供应商与*ST国祥基本无重叠;针对发行价过高问题,前期问询情况显示询价在合理范围内,因此从前期监管问询情况来看,浙江国祥合规性问题不大。
目前,浙江国祥仍处在暂停IPO发行阶段,上交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为回应市场和广大投资者的关切,将认真组织开展对浙江国祥的专项核查,相信在监管的调查下,诸多疑问将会水落石出。
未来具体情况和走势仍需观望,其IPO结果最终能否被舆情影响,汉鼎咨询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