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春秋吧 关注:1,770贴子:24,004

【笑谈春秋】古代一些词汇的意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8-19 11:59回复
    过劳什(shi)子,作名词的时候指玩意、东西之类的意思,比如说:"这是什么劳什子."作形容词的时候表示讨厌,轻蔑等情绪.


    2楼2010-08-19 12:00
    回复
      古代的差人 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官差,也可叫差人。还有一种就是安排人做事。


      3楼2010-08-19 12:01
      回复
        "人"字在古代
        人,仁也,仁生物也。【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又一人,君也。【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称也。【汤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又二人,父母也。【诗·小雅】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国二邑。 又官名。【周礼】有庖人,亨人,浆人,凌人之类。 又枫人,老枫所化,见【朝野佥载】。又蒲人,艾人,见【岁时记】。 又姓。明人杰。又左人,闻人,俱复姓。 又【韵补】叶如延切,音然。【刘向·列女颂】望色请罪,桓公嘉焉。厥后治内,立为夫人。人具阴阳。人字左笔为阳,右笔为阴;阳清而轻,故左撇轻,阴浊而重,故右捺重;阳中有阴,故左撇先重而后轻;阴中有阳,故右捺先轻而后重。阴阳合而为人。即其字可悟也。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4楼2010-08-19 12:02
        回复
          “天”字在古代汉语
          ◎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 气候:~气。~冷。
             ◎ 季节,时节:冬~。
             ◎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 〔~干(ɡ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 自然的、生成的:~然。~生。~性。~职(应尽的职责)。~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姓氏 


          5楼2010-08-19 12:03
          回复
            古代也有"机器人"
            《机器人》是一篇古代文言文,选自唐代的《朝野佥载》。
            来源是这样的(很有名的故事),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汉军陈平得知冒顿妻子阏氏所统的兵将,是国中最为精锐骠悍的队伍,但阏氏具有妒忌别人的性格。于是陈平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木机器人。给木机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并把它的脸上擦上彩涂上胭脂,显得更加俊俏。然后把它放在女墙(城墙上的短墙)上,发动机关,这个机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优美,招人喜爱。阏氏在城外对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误把这个会跳舞的机器人为真的人间美女,怕破城以后冒顿专宠这个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阏氏就率领她的部队弃城而去了。平城这才化险为夷。
            在古代汉语中,机器人应该是指会摇的木偶。 


            6楼2010-08-19 12:05
            回复
              “肮脏”在古代汉语中
              kǎng zǎng 两个字都读作第三声
              《常用字形义浅析》
                 脏,从骨,亢声。本读kang(上声)与“骨葬”zang(上声)组成联绵词“骨亢   骨葬”,表示刚直倔强的样子。李白《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诗:“有如张公子,骨亢   骨葬 在风尘。” “骨亢   骨葬”作污秽、不洁净讲,是后起的假借义,如今已成常用义。现简化为“肮脏”。(肮,本音hang,本义通吭,指咽喉。用作简化字又是同音假借。)
                        文天祥《得儿女消息》
                  故国斜阳草自春,争元作相总成尘。
                  孔明已负金刀志,元亮尤怜典午身。
                  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
                  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7楼2010-08-19 12:06
              回复
                “肮脏”这两个字,写法是这样,但是在古汉语里面,肮脏两个字要读 kǎng zǎng,是表示不阿不屈的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他很坚强,在很困难的时候也不低头,他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非常倔犟地生存下去,这叫做肮脏。有没有例子呢?有很多例子,现在仅举一例,比如说文天祥,这个人知道吧?他是宋朝的大官,被建立元朝的人俘虏了,新政权对他劝降很久,用高官厚禄引诱他,但他就是不投降,最后被元朝皇帝处死。文天祥他虽然是一个政治人物,但是他也写诗,他有一首有名的诗叫《得儿女消息》,里面就有两句,叫做“肮脏(kǎng zǎng)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有的今人因为不懂古文,觉得是“肮脏(āng zāng)”,于是就觉得疑惑:怎么能赞美肮脏到头的人呢?其实,古诗里这两个字,就是不屈不阿、不投降、不低头的意思。“肮脏到头方是汉”,这句话还能有别的解释吗?不能有别的解释。而且文天祥来写,你想想,他能认为一个人从头脏到尾才是一条汉子吗?他可能表达这么一个意思吗?表达这个意思还写成诗,而且是文天祥来写,可能吗?不可能。文天祥这句诗从来没有人误解过,一直都很清楚,和他的人格,和他自己在历史上的表现是统一的。因此曹雪芹在这儿用的这两个字,就是文天祥当年所用过的那两个字,就是肮脏,读作 kǎng zǎng,其含义是不屈不阿的意思。
                


                8楼2010-08-19 12:06
                回复
                  《红楼梦曲·世难容》
                  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所有的这些词句当中争论最大和引起误会最多的是下面一句,请注意我的读法,“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kǎng zǎng 两个字都读作第三声)违心愿。”有人说您这是不是读错了,这不是肮脏(āng zāng 两个字都读第一声)吗?应该是“依旧是风尘肮脏(āng zāng 两个字都读第一声)违心愿”吧?高鹗肯定就是这么读,按这么个思路往下写的,不管妙玉她这个人前面怎么样,到头来,这个人,一个是跟“风尘”沾边。“风尘”不就是妓女的意思嘛,风尘女子,那后来是不是入青楼了?另外,你那么喜欢干净,最后你却很肮脏,违背你原来的心愿了,是不是?这么一读一理解的话,高鹗所续的似乎就都合理了。
                       现在我就要告诉大家,对于“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这一句的理解,我和高鹗之间,或者说很多的红学研究者和高鹗之间,存在着重大分歧。高鹗把这一句有意无意地加以了曲解,根据他的曲解,他在续后四十回的时候就把妙玉写成了那样一种不堪的样子,他是不对的。
                       实际上在这一句中,“风尘”并不是那样一种含义,这里的“风尘”就是俗世的意思,就是扰扰人世的意思,是“一路风尘”的那个“风尘”,“风尘仆仆”的那个“风尘”。咱们说一个正常人,不是有时候会说他长途奔波、一路风尘吗?会说他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吗?而且,《红楼梦》第一回回目就是“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那当然不是他在妓院之类的环境里怀念闺秀的意思,他那时还很寒酸,他处在风尘仆仆奔前程的人生中途,曹雪芹显然是在很正面地使用“风尘”这个字眼,容不得歪曲、误读。在甲戌本的楔子里,他更明确指出: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 


                  9楼2010-08-19 12:07
                  回复
                    古代形容帅的词汇
                    面如冠玉、目如朗星、鼻若悬胆、唇若涂脂、长身玉立、风流倜傥。
                    面如冠玉,古冠玉饰之一种。用玉制作,饰于冠帽之上,故名。所以多用冠玉形容美男子。
                    目如朗星,用来形容眼睛明亮。
                    鼻若悬胆,高而直的鼻子。
                    唇若涂脂,嘴唇就像画上了胭脂一样红润。
                    


                    10楼2010-08-19 12:08
                    回复
                      形容古代美的词汇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11楼2010-08-19 12:09
                      回复
                        一、古今词义没有变化。如:人 手 口 梦 日 月等。占少数,
                        二、古今词义变化。
                        1、词义扩大。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切较大的江水和河流。“ 皮”原指鸟兽身上剥下的皮,现泛指事物的表面。
                        2、词义缩小。“子”,原为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女,现专指儿子。”丈人“,原指一般年长的人,今指岳父。
                        3、词义转移。如”走‘,古代指跑,今指步行。“去”古指离开某地,今指到某地去。
                        4、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原指勇士、武将,今指帮凶、狗腿子一类的坏人。“卑鄙”原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今之品质恶劣。
                        5、名称说法改变。如“目”,今改称眼睛;“足”今称为脚。
                        6、词义弱化。原来的“很”,就是凶狠的“狠”;“普遍”原为无一例外,现在是例外不多。
                        7、词义的消亡。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古代的词语逐渐消亡,如“朕”“寡人”之类。
                        8、单音词变为复音词。如“耳”——耳朵;“眉”——眉毛;“鼻”——鼻子;“敌”——敌人等。
                        


                        12楼2010-08-19 12:10
                        回复
                          另外,学习古汉语还要注意两种语言现象:
                          1、偏义复词:昼夜勤作息,强调“作”,“息”作陪衬。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只取“远”的意思,“近”作陪衬。
                          2、同形异义。因古汉语单音词多,有时两个单音词连在一起跟今天的某个词正好同形,其实,它还是两个词,这就是同形异义。如: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妻,妻子;子,子女。不同今天单指男子的配偶。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其代词,它;实,果实。合起来是“他的果实”。
                          另外还有一种其实就是词义转移。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殷勤,文中为关切、问候;今指热情、周到。再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何苦”。文中为哪怕、怕什么、怎怕,没有今天不值得做,犯不着的意思。
                          


                          13楼2010-08-19 12:10
                          回复
                            就一般情况来说,古义和今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由于语言的继承性,今义从古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今古之间必然要发生关系。有些关系是比较明显的,有些关系是比较隐晦的。有些关系非常密切,竟致使一般人分辨不出古今词义的细微区别;有些关系比较疏远,却又令人误以为没有关系。我们对於古今词义的关系,不管是密切的还是疏远的,都应该加以注意。
                               在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
                               假使古代汉语的词都像“鸡”、“牛”、“哭”、“笑”等一样,古今词义相同,我们读古书的困难就会小得多。假使古代的词是死去了的,现代罕用的,当然对阅读古书会带来一定困难;但我们一查字典,也就解决了问题。例如“傩”(nuó)字,《辞海》说是“驱逐疫鬼”,我们一看也就懂了。又如上文所举的“该”(又写作“赅”)字,我们知道它在古代只有“完备”的意义,和现代“应当”的意义截然不同,那也好办,我们很容易就把古今词义分辨得清清楚楚。只有在古今词义“微殊”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误解,例如“劝”字,我们读到《左传》成公二年的时候,很可能把“以劝事君者”了解为“以此规劝事君的人们”。事实上,上古的“劝”只有“勉励”和“鼓励”的意思,这里的“劝”,只能作“勉励”讲。至于“善言规劝”和“劝解”的意义,那是很晚才有的。我们如果把古今词义之间这种细微的差别忽略过去了,那就没有真正地读懂古书。
                            


                            15楼2010-08-19 12:11
                            回复
                              又以“给”字为例。当我们读《战国策•齐策》,读到“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一句的时候,很容易把“给”字解作“给与”(给予)。的确,这样讲似乎也讲通了。为什么说“也讲得通”呢?一则因为现代“给”字所具有的“给与”的意义本来就是从古代“供给”的意义发展来的,所以二者自然能有共通之点;二则因为这样讲也能适应上下文。但是,这一句话的“给”字绝对不能解作“给与”,因为在那个时代“给”字还没有这种意义。
                                 又以“再”字为例。“再”字在上古只有“两次”(或“第二次”)的意思。《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这些“再”字都只能解作“两次”(或“第二次”)。要注意“再”和“复”的分别:“再”字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古人不说“二而衰,三而竭”,也不说“一之为甚,其可二乎?”),“复”字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例如《战国策•赵策》:“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里是“重复”的意思,所以用“复”,不能用“再”。现代汉语的“再”相当於古代的“复”,假如拿“再”的现代意义去理解古书中的“再”(特别是上古),就会产生误解。
                              


                              16楼2010-08-19 1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