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自武汉城市规划研究院,个人仅挑出重点。2019年-2023年(2023年为1~3月),武汉公共交通总体运行情况如(图1)。2019年-2023年,四种日均客运量依次为:818.3、389.3、602.2、460.8、549.5万人次。
数据发现2020较2019直接腰折,下降了52.4%,其中,公交电车下降幅度最大为58.9%。离谱
2021年客运量有所回升,轮渡日均恢复至2019年水平,出租车、轨道交通恢复至2019年的85.0%、82.8%,公交电车恢复最为缓慢,为2019年的62.9%。
2022更加严控,公共交通再次受到影响,相较于2021,日均客运量下降了23.5%,其中轨道交通下降幅度最小,为12.5%;轮渡降幅最大,为66.0%。
2023年yq正式宣告结束,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三个月的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2019年的67.2%,其中轨道交通为2019年的95.0%,而公交电车仅为2019年的43.1%。
从2019年-2023年各种公共交通方式客运量所占比例变化可以看到,公交电车出行比例一直呈现下降,轨道交通出行比例逐年上升。
公共交通客运量大幅下降,小汽车则恰好相反。结合武汉市近5年的小汽车在途量变化趋势(图2),可以看出,选择小汽车出行的居民只增不减,除了2022年疫情防控时间(2022年12月)的调研数据外,年均小汽车在途量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 ,与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趋势相同(图3)。
2,2019年-2023年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强度变化趋势
结合月日均客流量,计算对应的客流强度(图4)
蓝色2019,灰色2020,绿色2021,黄2022,红2023。2019年日均客流强度最大为1.15,最低为0.84。2020年最大为0.83,较2019年下降约27.8%,最低(剔除公共交通停运阶段)为0.15。2021年最大为0.89,与2020年最大值持平,最低为0.43,受影响,客流强度未恢复至正常水平。2023年3月日均客流强度为0.85,全网客流强度仍有上升空间。
对比2019日均客流量355万人次、客流强度1.05,2023年一季度客流强度恢复至疫情前近九成。
2020年全天进出站客流受影响严重下降,2021年恢复至2019的74.9%水平,2023年全日站点进出客流总量仍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水平。




数据发现2020较2019直接腰折,下降了52.4%,其中,公交电车下降幅度最大为58.9%。离谱

2021年客运量有所回升,轮渡日均恢复至2019年水平,出租车、轨道交通恢复至2019年的85.0%、82.8%,公交电车恢复最为缓慢,为2019年的62.9%。
2022更加严控,公共交通再次受到影响,相较于2021,日均客运量下降了23.5%,其中轨道交通下降幅度最小,为12.5%;轮渡降幅最大,为66.0%。
2023年yq正式宣告结束,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三个月的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2019年的67.2%,其中轨道交通为2019年的95.0%,而公交电车仅为2019年的43.1%。
从2019年-2023年各种公共交通方式客运量所占比例变化可以看到,公交电车出行比例一直呈现下降,轨道交通出行比例逐年上升。
公共交通客运量大幅下降,小汽车则恰好相反。结合武汉市近5年的小汽车在途量变化趋势(图2),可以看出,选择小汽车出行的居民只增不减,除了2022年疫情防控时间(2022年12月)的调研数据外,年均小汽车在途量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 ,与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趋势相同(图3)。
2,2019年-2023年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强度变化趋势
结合月日均客流量,计算对应的客流强度(图4)
蓝色2019,灰色2020,绿色2021,黄2022,红2023。2019年日均客流强度最大为1.15,最低为0.84。2020年最大为0.83,较2019年下降约27.8%,最低(剔除公共交通停运阶段)为0.15。2021年最大为0.89,与2020年最大值持平,最低为0.43,受影响,客流强度未恢复至正常水平。2023年3月日均客流强度为0.85,全网客流强度仍有上升空间。
对比2019日均客流量355万人次、客流强度1.05,2023年一季度客流强度恢复至疫情前近九成。
2020年全天进出站客流受影响严重下降,2021年恢复至2019的74.9%水平,2023年全日站点进出客流总量仍然没有恢复至2019年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