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例子,是辅导班的几个朋友回答问题的习惯。
好几个考选调生的学生是在某个辅导班一起辅导的。回答问题总是来一段举例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段爱萍在那段时间被反复提起,以至于不了解的我都去百度了一下这人是谁。他们答题思考两分钟,回答一分半,其中半分钟还是段爱萍。我觉得挺无奈的,辅导班都是怎么教的。
我前面说了,政府需要的是做事的公务员,不是会写议论文的中学生。举例子这种手段是学生写议论文里常用的。看遍各种公文党媒,有举例子的行为吗?辅导班的老师讲不出东西,只好让学生用举例子来凑数。而讲不出东西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从公务员的角度,以公务员应有的深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总结下,对待社会现象,不应该停留在现象表面,应该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再思考这个原因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用“层层递进法”去剖析问题,最终的原因无外乎是利益。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任何现象背后总有利益的纠缠,找出利益上的原因,就找到了最深层次的原因。
2、 组织管理类
这个类型的题目是辅导班最模板的地方,也是我去年上辅导班时最疑惑的地方。
辅导班对于活动的组织,只讲时地人物财,只讲组织流程,只讲分这个组那个组办这个事那个事,我负责居中协调策应,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把这事情办了。那么现在来一个问题:你活动的效果如何保证。
会议分接待组后勤组主持组,怎么确定你的会议是地震救灾表彰会还是十八大精神学习会?
晚会分设备组秩序组导演组,怎么判断你开的是315晚会还是双拥晚会?
培训分时地人物财,确定培训时间地点,安排食宿,最后考试结束培训,怎么分辨你搞的是面向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还是面向公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如果组织管理类题目的题干就问:让你组织一个会议/晚会/培训,你怎么组织。那么按照辅导班答一个流程是没问题的。可惜每年的题目是让你组织十八大精神学习会/庆祝七一晚会/对***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那么你还这么答,就算你思考的再细致,组分的再多,我也只能判断你能办成这个事,但不能办好这个事,因为你的回答没有表现出你怎么办活动办得符合主题且突出效果。
活动的目的是要达到某个效果,而怎样办出效果才是面试考察你的关键。政府把时地人物财都给你了,然后你办了个平淡如水毫无效果的活动,这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说明了你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办活动。
同时这个类型的题目对应届生也是很大的挑战。因为应届生缺乏组织活动的经验,所以组织出的活动经常缺乏可行性操作性,是完全的纸上谈兵。
这类题目就举一个例子,广东省今年的真题:某地出台措施要增加***就业创业,你觉得实施的重点是什么?我稍加修改:为***举办一个创业就业的技能培训,你怎么做?
辅导班的流程:确定时间地点,通知到每个***同志让他们按时上课。采用文字影像老师讲授的方式授课。我会在培训中做好后勤工作,最后进行考试来确定培训的效果。活动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借鉴。
彻底的错误。***身体状况能不能接受集中式的授课?文字影像讲授面对盲人聋哑人怎么奏效?你又怎样组织考试来考核培训效果?文化水平不高的***连字都不会写,怎么参加考试?传授的就业创业技能能不能符合***的身体情况。让盲人学绘画,让聋哑人学唱歌,让缺少双手的***学刺绣,让没有双腿的***当搬运工,这样的培训合适吗?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题目里考察你的地方。考察你能不能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来达到实际效果。辅导班里只讲流程,应届大学生不考虑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就会闹出各种笑话。
正确的组织方式是什么?首先调查***情况,了解***的健康状况、文化水平、生活收入、接受能力等等,来确定合适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对于行动不便的***要选择上门传授的方式;对于盲人要用盲文教材和口授;对于聋哑人要请手语老师等等。培训内容方面要给盲人传授按摩推拿技术,给聋哑人传授刺绣技术,给双手无障碍的***传授修理电器的技术。教材选用和传授要注意到***的文化水平,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文字传授,多采用实地操作的形式培训技艺。在培训结束后要对***进行登记跟踪,观察他们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此来检验培训效果,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才是一个合适的向***传授创业就业技术的培训方案。
我一直认为,组织管理类题目,流程和时地人物财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更多的考察是在于你能不能把事情办好而不是能不能把事情办完。任何的活动,宣传都是一个可以详细展开说的点,因为没宣传就没人参加。另一个可以展开详细说的点就是各种类型的活动独有的特点。会议、晚会、培训、接待、募捐、比赛等等类型的活动,想要办出效果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具体特点都是什么就不再赘述,各位可以自己研究研究,写写看,参考的例子则是各种媒体报道。比如召开汶川地震救灾表彰会,政府是怎么组织的?比如八一双拥晚会,政府又是怎么组织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