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楼
俺在“神笛”一贴中侃到那个神物当时是710元,可能有点吓人,现在凭我的记忆,侃侃当时的物价(80年代以前的物价是相当稳定的,几十年不变。)
当时我居住的是4类城市,就是省城,地级市,如城市类别不同,物价稍有差异.
双卡录音机7到800之间。进口,录音机没有国产的。
单卡砖头机200元左右
14英寸黑白电视机国产380,进口420元。
14英寸彩色电视机1080元,没有国产的。
400MM坐扇180。国产
缝纫机180。国产
自行车160——180。国产
上海手表全钢120,半钢90。
瑞士手表(4类)180,(五类170)如一类的劳力士560元(全自动)
欧米佳,浪琴360(手动上链)
(以上都要工业票)
大米0.142元,菜油0.8,白酒0.8,白糖0.8,水果糖1元,
盐0.17,酱油0.18,猪肉0.78煤是多少,这个记不清了.
中小学,学杂费一学期3.4元
绵布0.13一市尺.
以上都要月计划
最搞笑的是当年我老婆生个孩子(顺产)住了一天院,我去结帐是4.2元,还包括
牛奶费,以后拿到单位全报销了.我当年拔了第一颗牙0.3元.(20年后拔第二颗,20元.
30年后拔第三颗牙60元!只拔,不补)
房租更搞笑,我分了单位一间18平米住房住了6年,退房时缴了32元。
所以那个时候只要不存在奢侈消费,人人都是可以吃饱穿暖的.买那台”神笛”要生多少孩子,买多少大米?!骇人听闻.
当时我的月工资是41.5元.现在是多少呢.呵呵不方便说.反正是多了,但我并没有感到有多宽余,如买一套房就返回到解放前了.
这个物价现象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