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2,137贴子:1,144,099
  • 10回复贴,共1

道家学者谭坤明,讲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第三章,人心与外物互相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家学者谭坤明讲解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第三章,人心与外物互相影响互相改变的规律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不推崇钱财,这样人就不会去争夺钱财,不贵重那些难以取得的稀有的物品,人就不会想去偷,不让人见到那些容易引起人欲望的事物,人就不会乱来!

老子在这一章想要表述的规律是人心与外物为一阴一阳的关系,他们是互相影响互相改变的,要想导人向善,引导人不争不盗不乱,就要不推崇钱财,不贵重那些难以取得的稀有的物品,不让人见到那些容易引起人欲望的事物,通过调整外事外物来引导人心向善,通过调整外事外物来影响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所以圣人的治理,是让民众心思简单,精神纯朴,身体饮食充足,没有野心和过多的欲望,体魄健康,骨骼强壮,常使民众感知不到那些容易引起人们争夺、贪婪、欲望的事物,不会产生过度的野心和欲望追求!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让民众知道争夺、贪婪、过度的欲望追求是很危险的事情而不敢而不去做,则天下太平民众安康!
#道德经#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24 19:27回复
    帛书错字多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0-31 13:18
    回复
      人心与外物互相转化互相形成的规律
      老子在这一章想要表述的规律是人心与外物为一阴一阳的关系,他们是互相转化互相形成的,要想导人向善,引导人不争不盗不乱,就不要向人民推崇钱财,不要向人民贵重那些难以取得的稀有的物品,不让人民见到那些容易引起人欲望的事物。


      IP属地:北京4楼2023-10-31 17:13
      回复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尚贤,是指不追求好名声(贤名),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追求美名,而不是恶名。一旦执取好的名声,就受名法所缚,不得自在。所以,一个国家高推贤名,社会上就会出现许多伪贤者,民众就会因这个贤名起纷诤,只会出现更多的冒牌货!比如我们在评最美教师、最美交警、最美家庭、最美道德模范等等,都是片面的、极端、失度、失衡的方式来推崇,本质都是有害的。因为美只是相对而言的,是比对出来的,世界根本没有所谓最美,只有更美,否则就是自我设限,滥用那个最美,就失去其本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了。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贵难得之货,希求难得之物,其目的亦只为了追求利益。利,盗之招也。个人追求利益,同样受利法所缚,沉迷在利益之中。佛法说:贪心感内外“水大”生,即相由心生。不信?你且看所有电视《鉴宝栏目》中,那些持宝人,眼中多水发光,溢出的皆是一个贪字,皆过于常人。国家民众多起贪婪心,就易感外水大,多感恶风雨。同样,堕在情法的众生,正在享受情爱的,脸上水分也比常人要多,美其名曰:爱情的滋润作用!国家推崇种种难得之物,会形成新的拜物(金)主义,民众为得到难得之物(财),会变得不择手段,国中会滋生种种盗贼,贪腐为内盗、贼匪为外盗、坑蒙拐骗为欺盗。特别是信仰唯物主义的国家,一但唯物主义走向庸俗化,一切向钱看,民众为了利益与利益分配之争,社会矛盾就会层出不穷。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不见可欲,令自心不起贪欲,那么心就不随欲求所转,心不起颠倒,即能不乱。否则,在追求名利时,求时多辛苦,因为你要付出诸多努力。得时多怖畏,因为你怕失去它,你始终将心依附在外在的名利上,不知内守根门,心不可能有自在。
        《道德经》是道家修行的总纲领性经典, 一定是与修行有关的,所以对于修行者自身而言,第六意识为君王,前五根(眼耳鼻舌身)为大臣,意识(心王)向外攀缘,你的前五根(根臣)就随着会迷在现前五欲的境界中,这是一切未修凡夫的颠倒生活模式。“生活是一种修行”,只不过凡夫是修颠倒、修轮回,修道人是修正道,修解脱。一个是背觉合尘,一个是背尘合觉,两种模式。故道家说:“顺之成人,逆则成仙,只在其中颠倒颠。”道家才有所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凝神返虚,返虚合道的逆流而上的过程。而凡夫呢?率性而下,随顺无明,想爱就爱,及时行乐,离道远矣!


        IP属地:福建6楼2023-11-01 14:51
        收起回复
          修行是借境观心,借物象返照自心,是内求法,不是现代科学一样,是心外求法,即外求法,心物如一,心与物齐,最后心能转物,即得大自在。而不是将心与物对立起来,心物互动,最后终堕二元对立的有为法,不得自在。


          IP属地:福建7楼2023-11-01 14:56
          回复
            回复楼主;定慧不二 ;‘’他的 人心与物齐一 ‘’ 是正确的,标准的!但是他的举例或实操是
            扯闲淡地!楼主沒找到他说 人心长的像啥样子么?


            IP属地:宁夏8楼2023-11-20 20:22
            回复
              回复楼主;定慧不二; 【人心与物齐一】理解与解读起來很简単,人心无物,心外处物。
              但是要把这句话打开 还原現场那可是要 大开视域的。


              IP属地:宁夏9楼2023-11-22 20:51
              回复
                回复楼主;定慧不二 ;道德经第三章;是逻辑实证论,【人心与物齐一】;是这样的地!
                无,,宠辱若惊,,无......。,,,有攸往,,.,逻
                狎..................厌.....画...................格,中.....庄子;一二三四,,,,,,,天,机,,道枢,天钧,天倪,,东郭顺子,
                其,,上智下愚,,其.....中,,三岁贯女,,斯,介.....孔子;怪力乱神,,,,絜矩之道,,,学而不厌,,,,中庸为徳也,
                所..................所.....人...................意,环.....老子;不若守于中,,上中下士,,,,,大 道,,,,,,,,,,共壁四马,
                居,,得之若惊,,生.....。归根到底,,,,识,节.....易经;行中之谓,,柔得位得中,,王用三驱,,,,,,元亨利贞
                秋曰湖上 ; 唐 ; 薛 莹 ;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沉浮千古事,谁与向东流。
                春 夕 ; 唐 , 崔 涂 ;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胡蝶梦中家万里,孑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偶 兴 ; 唐 , 罗 隐 ;
                逐队隨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


                IP属地:宁夏10楼2023-11-27 22:10
                回复
                  ....... 人心与物齐一 ; 道德经; 第三章 是逻辑实证论。
                  无,,,宠辱若惊,,,无
                  狎....................厌..............庄子;一二三四,,,,,,,,,,,天 机,,,,,,,,道枢,天钧,天倪,,,,东郭顺子
                  其,,,上智下愚,,,其.............孔子;怪力乱神,,,,,,,,,,絜矩之道,,,,,,,,学而不厌,,,,,,,,中庸为徳也
                  所....................所..............老子;不若守于中,,,,,,上中下士,,,,,,,,,,,大 道,,,,,,,,,,,,,共壁四马
                  居,,,得之若惊,,,生.............易经;行中之谓,,,,,,,,,柔得位得中,,,,,王用三驱,,,,,,,,,,,元亨利贞
                  。,,,,有攸往,,,,逻.....................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 宋 ,贺 铸 ;
                  画...................格,中...........东风柳陌长,闲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中,,三岁贯女,,,斯,介..........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処处怜芳草。
                  人...................意,环.............潼 关 ; 谭嗣同 ;
                  。,,归根刭底,,,识,节..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啼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IP属地:宁夏11楼2023-11-28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