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宝贝的距离吧 关注:31贴子:2,076

∩熊宝贝°材料∩___能~我来给你发材料来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咱学的是师范中文 我只会语文教学
你这个音乐的 = =
你自己挑着看吧


1楼2010-08-22 22:24回复
    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音乐欣赏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 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2)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 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 的方法。
    (3)参观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1)练习法               
       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2)律动教学法          
        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的协调的动作。
    (3)创作教学法        
        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包括即兴创作、表演创作等。
    (4)游戏教学法
    3、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语言 传递为主,通过老师和学生口头语言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 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 述、讲读、讲解、讲演等。
    (2)谈话法              
        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 法。包括启发式、问答式、指导式谈话。
    (3)讨论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 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通过讨论或辩论进行学习的 的方法。
    4、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 、分析、综合、比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学习并的出结论的方法。
    发现法(研究性学习) :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查阅资料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2楼2010-08-22 22:26
    回复
      音乐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遵循哪些原则
      (1)音韵美 曲调美
      好的歌曲教材应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百唱不烦得的如《东方之珠》、《桑塔·露琪亚》、《雪绒花》、《唱脸谱》、《让世界充满爱》等歌曲,我们只需要多点时间让学生唱唱,自我陶醉其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享受----参与者与美的音乐作品再现的融合,一种和谐美的体现。其中《东方之珠》虽然教学目标只是要求欣赏,并能唱其中的一两句,但这首歌的曲调和音韵的平易的美、和谐的美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就跟着唱了起来。我们可以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设计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更好的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又如《牧马之歌》的曲调十分紧凑,旋律有跳荡感,非常欢快、活跃;《青春舞曲》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等等这类精巧、活泼的曲调都是学生非常喜欢唱的曲目。百听不厌的经典乐曲那就更多了,如旋律优美的《婚礼进行曲》;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时而雄壮有力、流畅明快,时而优美抒情、温柔靓丽,时而轻盈、俏皮、欢快、活泼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还有《瑶族舞曲》《卡门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举不胜举。同学们喜欢听的音乐就多听听,让孩子们自由的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广阔的音乐世界里。优秀的作品是非常容易感染学生的,我们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的美的所在,以“感官的快适”为主要审美活动。
      (2)立意美 情境美
      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能表达人们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这样的歌曲、乐曲教材中非常多,如《国歌》、《当兵的人》、《七子之歌----澳门》、《鼓浪屿之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军乐)、《如歌的行板》、《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嘎达梅林》等。其中的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曲调虽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有点陈旧,不怎么喜欢听。我们可以先通过朗诵歌词突出其立意美,歌词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盼望祖国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来。之后再去欣赏作品,问同学这首歌有何特点?孩子们就会回答旋律优美似波浪。再如,欣赏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当、勇往直前的军威,展现的是一片炙热的爱国情怀,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同样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演唱曲目,演唱形式不仅可用齐唱,还可以运用轮唱的形式。尽可能得让学生参与作品中体验立意美和情境美,这是“心灵的启迪”审美活动。
      (3)配器美 伴奏美
      音乐欣赏教材要体现经典性与文献性,展示人类音乐文化的精粹,展示美的结晶。器乐教材“美”的着眼点则在于简洁、洗练地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如《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中以绚丽多彩的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奏出轻快活泼的音乐主题,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各个音乐主题不变,把乐器试着换一下,演奏出来的音乐会是怎样的呢?小提琴----小鳟鱼----活泼自由自在,换成大提琴演奏----胖鳟鱼----笨拙束手束脚;钢琴----河水----清澈,换成大提琴演奏----河水----浑浊。又如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中“两个犹太人----穷人和富人”片断。其中,以木管乐器组和弦乐器组的齐奏,奏出间歇性的音乐,表现富人狂妄自大、威风凛凛,又傲慢又粗暴的形象,这种齐奏形式在交响乐队中是非常少见的;以加弱音器的小号来演奏穷人机灵、神经质,在富人面前声音颤抖趋附逢迎的形象,非常逼真。小号原本是一种音色饱满,充满力量的乐器,又称“冲锋号”,具有勇敢的气质,在这一音乐片段中,保留了其灵活的特点,加了弱音器及连续的颤音演奏,就出现了前面描述的鲜明的穷人形象。不得不承认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对穆索尔斯基的这首钢琴组曲的配器是如此的出色与辉煌。(注:《图画展览会》的曲作者是穆索尔斯基,原先是一首钢琴组曲,因这部作品足以称为一个辉煌的范例,它引起了很多行家的注意和研究,其管弦乐改编至少有五种,其中以法国作曲家拉威尔配器的一种最为出色和广为流传。)还有,在14册第五单元中,除了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外,我们还可以补充《铁匠波尔卡》。这两首乐曲都是(小)约翰•斯特劳施的作品,在配器方面都很有特色。在《雷鸣电闪波尔卡》中锣(闪电)、鼓(雷鸣)的巧用,在《铁匠波尔卡》中铁锤与铁砧的妙用,充分展示了乐曲在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优秀的作品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而且每位音乐教师对同样的教材都会发现和挖掘不同的审美因素,对教材的分析、处理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总之,我们应尽量将作品美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
      2回答者: 天下の无狗
      


      3楼2010-08-22 22:29
      回复
        音乐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遵循哪些原则
        (1)音韵美 曲调美
        好的歌曲教材应具备“动听”、“耐唱”的特点,只有优美的曲调,才能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百唱不烦得的如《东方之珠》、《桑塔·露琪亚》、《雪绒花》、《唱脸谱》、《让世界充满爱》等歌曲,我们只需要多点时间让学生唱唱,自我陶醉其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享受----参与者与美的音乐作品再现的融合,一种和谐美的体现。其中《东方之珠》虽然教学目标只是要求欣赏,并能唱其中的一两句,但这首歌的曲调和音韵的平易的美、和谐的美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就跟着唱了起来。我们可以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设计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更好的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又如《牧马之歌》的曲调十分紧凑,旋律有跳荡感,非常欢快、活跃;《青春舞曲》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等等这类精巧、活泼的曲调都是学生非常喜欢唱的曲目。百听不厌的经典乐曲那就更多了,如旋律优美的《婚礼进行曲》;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时而雄壮有力、流畅明快,时而优美抒情、温柔靓丽,时而轻盈、俏皮、欢快、活泼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还有《瑶族舞曲》《卡门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举不胜举。同学们喜欢听的音乐就多听听,让孩子们自由的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广阔的音乐世界里。优秀的作品是非常容易感染学生的,我们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的美的所在,以“感官的快适”为主要审美活动。
        (2)立意美 情境美
        一首好的歌曲教材总是能表达人们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这样的歌曲、乐曲教材中非常多,如《国歌》、《当兵的人》、《七子之歌----澳门》、《鼓浪屿之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军乐)、《如歌的行板》、《保卫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嘎达梅林》等。其中的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曲调虽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有点陈旧,不怎么喜欢听。我们可以先通过朗诵歌词突出其立意美,歌词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盼望祖国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来。之后再去欣赏作品,问同学这首歌有何特点?孩子们就会回答旋律优美似波浪。再如,欣赏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当、勇往直前的军威,展现的是一片炙热的爱国情怀,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同样我们可以把它改为演唱曲目,演唱形式不仅可用齐唱,还可以运用轮唱的形式。尽可能得让学生参与作品中体验立意美和情境美,这是“心灵的启迪”审美活动。
        (3)配器美 伴奏美
        音乐欣赏教材要体现经典性与文献性,展示人类音乐文化的精粹,展示美的结晶。器乐教材“美”的着眼点则在于简洁、洗练地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如《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中以绚丽多彩的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奏出轻快活泼的音乐主题,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钢琴明亮的音色,弦乐器六连音的琶音伴奏,表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境;大提琴奏出悲痛凄凉的主题,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各个音乐主题不变,把乐器试着换一下,演奏出来的音乐会是怎样的呢?小提琴----小鳟鱼----活泼自由自在,换成大提琴演奏----胖鳟鱼----笨拙束手束脚;钢琴----河水----清澈,换成大提琴演奏----河水----浑浊。又如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中“两个犹太人----穷人和富人”片断。其中,以木管乐器组和弦乐器组的齐奏,奏出间歇性的音乐,表现富人狂妄自大、威风凛凛,又傲慢又粗暴的形象,这种齐奏形式在交响乐队中是非常少见的;以加弱音器的小号来演奏穷人机灵、神经质,在富人面前声音颤抖趋附逢迎的形象,非常逼真。小号原本是一种音色饱满,充满力量的乐器,又称“冲锋号”,具有勇敢的气质,在这一音乐片段中,保留了其灵活的特点,加了弱音器及连续的颤音演奏,就出现了前面描述的鲜明的穷人形象。不得不承认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对穆索尔斯基的这首钢琴组曲的配器是如此的出色与辉煌。(注:《图画展览会》的曲作者是穆索尔斯基,原先是一首钢琴组曲,因这部作品足以称为一个辉煌的范例,它引起了很多行家的注意和研究,其管弦乐改编至少有五种,其中以法国作曲家拉威尔配器的一种最为出色和广为流传。)还有,在14册第五单元中,除了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外,我们还可以补充《铁匠波尔卡》。这两首乐曲都是(小)约翰•斯特劳施的作品,在配器方面都很有特色。在《雷鸣电闪波尔卡》中锣(闪电)、鼓(雷鸣)的巧用,在《铁匠波尔卡》中铁锤与铁砧的妙用,充分展示了乐曲在编配方面,通过配器,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之美,变化之美、和谐之美。优秀的作品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而且每位音乐教师对同样的教材都会发现和挖掘不同的审美因素,对教材的分析、处理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总之,我们应尽量将作品美的一面展示给学生。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审美功效。
        


        4楼2010-08-22 22:30
        回复
          度受审核我了
          http://zhidao.baidu.com/
          question/88840767.html?si=8
          这个文章
          你自己把地址连上吧 啊
          要不百度就又吞我了


          7楼2010-08-22 22:39
          回复
            又给我吐出来了
            能~上面的地址你不用点了


            8楼2010-08-22 22:40
            回复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应该关注哪些音乐审美问题?
              一、要关注各种音乐要素的表现形式------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速度、力度、曲式、织体等要素的表现形式;关注各种音乐要素的艺术表现作用,如: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意境,尤其要关注多种音乐要素综合在一起所发挥的整体性艺术表现作用。
                      二、要关注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在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有些作品的情感是单一的,有些作品的情感是对比的,有些作品的情感则是复杂而多变的。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关注音乐作品的整体,关注音乐作品的整体情感。
                       在关注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音乐情感的反应。因为这种反应乃是培养、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最本质的内容、过程与方法。所以,要促进学生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并做出积极地判断和反应。
                      三、要关注音乐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即:要关注音乐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创作风格、表演风格等。
                      关注音乐作品的风格,必须从感受、体验、理解其音乐要素的基本特点入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任何一种音乐风格都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物。在这种文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孕育蹦诞生出它们最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和某些最集中的特点,而这些形式和特点又集中的表现在某些个性鲜明的音乐要素上。例如:《马灯调》属于我国的民族角调式,而《樱花》则属于日本民族的都节调式。《春节序曲》与《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之风格上的不同,除了旋律、调式上的因素之外,节奏的不同特点对风格的影响很大。《春节序曲》使用了我国北方民间歌舞音乐的“秧歌”节奏,而《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则采用了欧洲圆舞曲,(华尔兹)的节奏。《嘎吉哟》(蝉虫歌)与拉索的《四声》,在风格上截然不同。除了旋律、调式、节奏的差异外,重要的风格差异表现在和声上。《嘎吉哟》采用了我国的侗族特有的和声方法,而《回声》则采用了欧洲传统和声的方法。此外,音色、曲式、织体等音乐要素都会对音乐风格产生重要影响。
                 既然音乐风格是一定音乐文化的产物,那么人们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风格的过程中,也就有可能产生对这种音乐风格的文化背景作适当的分析和探讨的意愿。例如,蒙古族长调的风格,是与蒙古大草原的地理环境,游牧民族的放牧劳动、生活习俗,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种,漫长的民族历史以及与许多兄弟民族的 文化交流分不开的。类似的情况也在其他音乐文化、音乐风格中蕴藏。因此,探讨音乐风格的文化背景,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音乐经验,也有利于学生拓展音乐文化视野,提高文化水平。
              


              9楼2010-08-22 22:41
              回复
                中学音乐老师来谈谈自己教学一些心得与体会
                内容摘要: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关键词:信心激趣   爱心鼓励   用心启迪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 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信心激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
                     记得在10班一次音乐课上开展了“小歌星擂台赛”,班上有一名胆子特别小的女同学叫田雨晴,平时很少说话,要上台唱歌就更别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安排她和一名歌唱得比较好的同学——雷诗雅一起边唱边跳。当他们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看见胆小的雨晴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接着,我进一步引导,“既然他们的歌声这么美,那么我们请她单独再来一曲,好吗?”面对同学们期盼的眼神,她涨红了脸,但同时我们也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雨晴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今天好开心,因为我为班上的同学表演了节目,陈老师表扬了我,全班同学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其实做什么事情不要怕就一定能做好!加油吧!”我有了信心作基础,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二、爱心鼓励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小鹿,小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狗,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干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用心启迪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把每个孩子都有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我也骑马巡逻去》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启发他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们骑过马吗?谁说说骑马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骑过马的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扮导游,小朋友扮游客、当小骑兵,在教室里扬起马鞭骑着“大马”,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吧! 


                11楼2010-08-22 22:47
                回复


                  博~ 受我这翠花一吻。~~~
                  我还没细看。
                  不过和音乐沾边儿就行。么么~
                  我偷着上网 = =
                  


                  12楼2010-08-23 10:04
                  回复
                    回复:12楼
                    恩恩 么么
                    可怜的娃啊
                    我今天在帮你找找哈


                    13楼2010-08-23 10:09
                    回复
                      看不懂


                      14楼2010-08-23 11:44
                      回复
                        回复:14楼
                        小孩子家家的
                        看不懂就对了


                        15楼2010-08-23 17:01
                        回复
                          音乐教学心得点滴
                          音乐教学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能让学生从心底激发起对音乐的喜爱,从喜欢唱歌到喜欢上音乐课,这与教师在音乐课的教学大有关系。 一:打破常规 传统的音乐课总是“发声练习,巩固旧歌曲,学习新授”,老师的教案一成不变,学生们也心中有数:接下来老师会让我们作什么了。长期以往学生的兴趣已被剥夺了。 试问:他们还会喜欢上音乐课吗? 二: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多样性,可以有一个生动的开场白(或是故事,或是律动,或是———)一下子就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中。教学过程也应该设计的连贯,环环相扣,内容新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或是用一个故事贯穿首尾)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这种寓乐于乐的教学过程还怕学生不喜欢吗? 三: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口头语或身体语言)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想上好一堂音乐课,教师自己应先进入课堂的角色,才可以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觉教师不是教师,而是我们的大姐姐,她在和我们一同学习交流。这样的热情也就有了!  
                          


                          17楼2010-08-23 17:13
                          回复

                            博~ =333=~~
                            后面发的那几楼超级有用!!
                            嘻嘻~么么


                            19楼2010-08-23 21:49
                            回复
                              回复:20楼
                              对啊~
                              我亲爱的博~。。
                              这不是白上网的。是在整理论文。嘿嘿嘿。XDDDD..


                              21楼2010-08-23 2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