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吧 关注:732贴子:918
  • 3回复贴,共1

关于《折桂令》的典范散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元】张可久《折桂令·西陵送别》折桂令·提情
【元】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阿鲁威《折桂令·怀古》
【元】贯云石《折桂令·送春》    
【明】汤式《折桂令·西湖感旧》
【明】盛从周《折桂令·闺情》  
【明】陈与郊《折桂令·硖山晚别》
【明】彭泽《折桂令·隐居》
【清】厉鹗《折桂令·述怀》   
【清】许光治《折桂令·芭蕉绿上窗纱》


1楼2010-08-23 13:56回复
    【元】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
    名称: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作者: 乔吉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元曲      栏目关键词: 元曲三百首      体裁: 散曲      年代: 元 内容介绍      原文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乔吉      (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至正五年(1345)病卒于家。著杂剧十一种,现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散曲有《梦符小令》一卷。散曲多啸傲山水,风格清丽,朴质通俗,兼有典雅。其杂剧、散曲在元曲作家中皆居前列。
    [编辑本段]赏析
         《客窗清明》开头三句写即目所见的景物。清明时节,时届暮春,经过风吹雨打,窗前的梨花已日渐凋零了。接着用“甚情绪灯前”的一个“甚”字,领起以下三句,由景及情,渐渐道出了客子的愁苦情怀。此时万千的心事,从何说起呢?作者仅用了以下两句来进行概括:“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上句化用李白《秋浦歌》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说明自己白发因愁而生,表现了愁思的深长。下句说五十年来的生活,像梦一样过去了。“蓦见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转,将视线移向窗外人家,这家门前的杨柳如含烟雾一般,长得与屋檐相齐,充满着春来柳发的一片生机,给这家人家带来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此情此景,更反衬出游子天涯飘泊的孤独之感。李清照《永遇乐》词中有“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即是用人家的笑语欢言来反衬自己的寂寞伤神,本曲抒情手法与此一脉相承。


    3楼2010-08-23 14:03
    回复
      【元】阿鲁威《折桂令·怀古》
      ------------------
      百度百科尚未收录词条“【元】阿鲁威《折桂令·怀古》”。
      sorry,我无能为力


      4楼2010-08-23 14:04
      回复
        【元】贯云石《折桂令·送春》
        -------------------------
        原文     
        〔双调〕折桂令·送春
              贯云石
              问东君何处天涯?      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随柳絮吹归那答?      趁游丝惹在谁家?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
        这首词的注释被百度说有广告
        我就无言了,只能把原文发上来


        5楼2010-08-23 1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