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年堂国医馆吧 关注:143贴子:504
  • 4回复贴,共1

武汉颐年堂国医馆:立冬养生手册到了——请查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立冬后人体阳气也随之潜藏于内,养生应顺应自然界规律,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为此,武汉颐年堂中医门诊部王峰王医生为大家带来一份立冬养生手册:


IP属地:湖北1楼2023-11-08 11:48回复
    立冬养生
    传/统/二/十/四/节/气
    “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季阴盛阳衰、气温降低、寒气袭人,而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而肾阳乃是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故当养肾防寒。
    入冬后,气温降低,人体消耗减少,新陈代谢随之减慢,冬季进补能够使能量储存于体内,固本培元,而无需担心随补随散。尤其是对于老弱妇孺,冬季进补正当时,不要错过这个增强体质的好时节。


    IP属地:湖北2楼2023-11-08 11:48
    回复
      立冬饮食
      冬季饮食上中医有“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说法,《饮膳正要》认为:“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故随着立冬的到来,天气逐渐寒冷,可适当食用温补的食物,以御寒、强身健体、补益精气,如生姜、羊肉。生姜性温,有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冬季天气干冷,食用生姜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抵抗寒气;羊肉性温,补阳气、抗寒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冬季天气干燥,易出现咽干、瘙痒、皮肤皲裂等症状,可适当食用滋阴润燥之品。如枸杞、蜂蜜、百合、银耳。枸杞性平,有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润肺止咳的作用。蜂蜜性平,有补中润燥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描述蜂蜜“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根据中医五行规律,肾对应的季节为冬季,且咸味入肾,因此冬季可适当多吃,故冬季可以适量多吃点鲜味食物,如海带、紫菜以及海蜇等。
      其余如糯米、羊肉、桂圆、芝麻、韭菜等可选用,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


      IP属地:湖北3楼2023-11-08 11:48
      回复
        立冬起居
        冬季起居应早睡晚起,注重“养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早睡有利于阳气潜藏,晚起有利于阴精蓄积,同时注重身体保暖,以免阳气外泄。“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日短夜长,适宜早睡晚起,因为早睡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阴气,避免寒邪的侵袭。运动当待晨光出,选择轻缓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否则汗多泄气,则与冬季阳气伏藏背道而驰。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保暖,户外活动时不能衣着过于单薄,更不宜逗留过久。情绪宜平和畅达,工作、生活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多向友人倾诉,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防止抑郁。立冬防病
        王峰医生说:立冬后阴气渐重,寒虽未深,但也不能轻视寒邪的威力。寒邪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易阻滞筋脉;寒性收引。因此冬季多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也多发颈、肩、腰、腿痛等痹证。
        寒邪损伤阳气,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感冒、咳喘、腹泻等疾病。武汉颐年堂“治未病”,针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立冬之后可以进行中医药的早期干预,包括中药内服、中医理疗及膏方进补等方式,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IP属地:湖北4楼2023-11-08 11:49
        回复
          膏方进补
          此外,王峰医生介绍冬季服用膏方进补也是预防保健疾病很好的选择。“冬令进补,春天打虎”,适量进补,可纠正身体气血阴阳偏颇,达到未病先防,增强体质的效果。王峰医生说需要注意的是,膏方进补因人而异,并非人人适用,应当辨证开方,寻找有经验的医生开膏方,以达到预期效果。


          IP属地:湖北5楼2023-11-08 1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