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楼,斜阳满襟。
伫立在萧索的秋风中,你单薄的像一片涂满秋霜的叶子,飘旋在这座背倚山石头枕大江的楼上。
秋天的寒意从地底涨起,经过古老而苍凉的石壁,注入到你的身体中。从脚底,到双腿,到两肩……只是,这股寒冷却被你硬生生的锁在了眉头,于是你的双眼,屯聚了太多太多不遇知音的语言。
你的眸中,似乎有一个凄清冷落的季节,在若隐若现。
长江一如往日的东逝,萦纡着太多河流的企盼,朝向着那个浩浩汤汤的归宿,或者归结。楚天舒展,天边是凄艳的红霞和恣意绽放的血色的雯花。茫然的天地中,我听见你叹道:“何处望神洲?满眼风光北固楼……”
“天下英雄谁敌手……”
时间开始倒流,你想起了当年的壮岁旌旗,万夫称侯。
那是二十一岁。
你纵马敌营,横刀斩将,振臂挥时,义军南渡长江,舰舸斫浪。你疾呼:“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于是西北浮云却散,你凭一道长剑仰天,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南归后,你开始了一年年的辗转:建康通判,湖北安抚,赣州提点……只是,南国的满目风光掩盖不了北地的袅袅烽烟,你也如匣中的利剑,空惹埃蠧。
雕弓挂壁,弓影落入了清凉的酒盏。你说,“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二十年带湖风光,千丈虽有翠奁开,只是从前的击缶长歌,平沙射雁,无奈的变成了醉里挑灯看剑,梦中遥祭江南。难怪你虽亲垦庄园,自命稼轩,却也只得说:“废沼荒丘畴昔,明月夜风此夜,人世几欢哀。”
却也在寂夜无人时,兀自垂叹……
那天,你登上了建康的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迹。”十里秦淮见证了你,那个遥吟俯畅的身影,在落日楼头,于断鸿声里,看着那把如龙吟般铮铮而鸣的吴钩,拍遍阑干,亦是枉然。没有了沙场饮血,没有了激扬河山,只剩下一汪英雄之泪,还要红巾翠袖来黯然掩去……
那天,你又登上了赣州的郁孤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四角飞檐的楼台郁然孤峙于山顶。你西北而望,长安不知处在何方,中间却有束缚视线的层峰叠嶂。想来纵然弓如霹雳马如龙,壮志雄心不改,却也越不过那座巍然的关山。你,也只有倾耳,细听着山深处幽幽的鹧鸪声……
……
今天,你又来到了北固楼。
如果说,范仲淹有岳阳楼,王勃有滕王阁,苏轼有赤壁,王维有阳关,陈子昂有幽州台,陆游有沈园……那么,无疑的,你拥有北固楼。这座北临长江形势险固的建筑,因你的匆匆划过而传唱千古。而你,也在这里,开始为漂泊的一生画上句号。
我看见你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天气,也平添了一股寒意。
“更能消几翻风云?”你曾经英武年轻的面容,被时光的刀锋雕刻了一道又一道的细纹;曾经乌黑的鬓角,也被岁月的风霜打湿而泛白。你向前迈了一步,遥遥的注视着愈来愈沉的天幕,一股悠然的浩气,不禁徐徐而出: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苍颜白发,孰道不能提剑上马,摧营夺城,披锦还家?
六十四年的纷扰羁绊,都在这一问中,化解成了了落于心的释然。“鲸引未吞海,剑气已横秋。”这固然是昨天无力改变的忧愤;“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这也固然是你穷极一生也无能为力的落照。但,至少,北固楼上的这一刻,
你成功的将时空定格……
大江依旧远去,山壁依旧陡峭,残阳依旧凄艳,跫响哀草,依旧相应喧喧。但,一二零四年的镇江,镇江的一二零四年,永远有你俯叹苍生的身影,永远有那个心念忧国,胸纳天下,虽郁郁而不达,却依旧以剑气直指西北胡天的辛稼轩。
永远!
翻开历史的长卷,无数人的印迹早已湮灭为过往云烟,你却依旧照亮着汗青。凭一股铿然豪气,一腔爱国赤情,你足以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足以成为无出其右的英雄。
“男儿誓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千载之上的那夜,你不羁风华的孑立于晚秋,天色渐晚,而你的双眼,坚毅的足以撕开黑暗。
稼轩,你可能听见?千载之下的我为你颂出这稚嫩的四联:
煮酒提槊游连营,轻马驱驰惊枭雄。
六十八年踏舰舸,浪抚金沙跃群龙。
赣北江东带湖月,郁孤台上祭苍生。
怀愤斥贼凭云去,素带含风笑恢宏!
伫立在萧索的秋风中,你单薄的像一片涂满秋霜的叶子,飘旋在这座背倚山石头枕大江的楼上。
秋天的寒意从地底涨起,经过古老而苍凉的石壁,注入到你的身体中。从脚底,到双腿,到两肩……只是,这股寒冷却被你硬生生的锁在了眉头,于是你的双眼,屯聚了太多太多不遇知音的语言。
你的眸中,似乎有一个凄清冷落的季节,在若隐若现。
长江一如往日的东逝,萦纡着太多河流的企盼,朝向着那个浩浩汤汤的归宿,或者归结。楚天舒展,天边是凄艳的红霞和恣意绽放的血色的雯花。茫然的天地中,我听见你叹道:“何处望神洲?满眼风光北固楼……”
“天下英雄谁敌手……”
时间开始倒流,你想起了当年的壮岁旌旗,万夫称侯。
那是二十一岁。
你纵马敌营,横刀斩将,振臂挥时,义军南渡长江,舰舸斫浪。你疾呼:“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于是西北浮云却散,你凭一道长剑仰天,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南归后,你开始了一年年的辗转:建康通判,湖北安抚,赣州提点……只是,南国的满目风光掩盖不了北地的袅袅烽烟,你也如匣中的利剑,空惹埃蠧。
雕弓挂壁,弓影落入了清凉的酒盏。你说,“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二十年带湖风光,千丈虽有翠奁开,只是从前的击缶长歌,平沙射雁,无奈的变成了醉里挑灯看剑,梦中遥祭江南。难怪你虽亲垦庄园,自命稼轩,却也只得说:“废沼荒丘畴昔,明月夜风此夜,人世几欢哀。”
却也在寂夜无人时,兀自垂叹……
那天,你登上了建康的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迹。”十里秦淮见证了你,那个遥吟俯畅的身影,在落日楼头,于断鸿声里,看着那把如龙吟般铮铮而鸣的吴钩,拍遍阑干,亦是枉然。没有了沙场饮血,没有了激扬河山,只剩下一汪英雄之泪,还要红巾翠袖来黯然掩去……
那天,你又登上了赣州的郁孤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四角飞檐的楼台郁然孤峙于山顶。你西北而望,长安不知处在何方,中间却有束缚视线的层峰叠嶂。想来纵然弓如霹雳马如龙,壮志雄心不改,却也越不过那座巍然的关山。你,也只有倾耳,细听着山深处幽幽的鹧鸪声……
……
今天,你又来到了北固楼。
如果说,范仲淹有岳阳楼,王勃有滕王阁,苏轼有赤壁,王维有阳关,陈子昂有幽州台,陆游有沈园……那么,无疑的,你拥有北固楼。这座北临长江形势险固的建筑,因你的匆匆划过而传唱千古。而你,也在这里,开始为漂泊的一生画上句号。
我看见你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天气,也平添了一股寒意。
“更能消几翻风云?”你曾经英武年轻的面容,被时光的刀锋雕刻了一道又一道的细纹;曾经乌黑的鬓角,也被岁月的风霜打湿而泛白。你向前迈了一步,遥遥的注视着愈来愈沉的天幕,一股悠然的浩气,不禁徐徐而出: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苍颜白发,孰道不能提剑上马,摧营夺城,披锦还家?
六十四年的纷扰羁绊,都在这一问中,化解成了了落于心的释然。“鲸引未吞海,剑气已横秋。”这固然是昨天无力改变的忧愤;“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这也固然是你穷极一生也无能为力的落照。但,至少,北固楼上的这一刻,
你成功的将时空定格……
大江依旧远去,山壁依旧陡峭,残阳依旧凄艳,跫响哀草,依旧相应喧喧。但,一二零四年的镇江,镇江的一二零四年,永远有你俯叹苍生的身影,永远有那个心念忧国,胸纳天下,虽郁郁而不达,却依旧以剑气直指西北胡天的辛稼轩。
永远!
翻开历史的长卷,无数人的印迹早已湮灭为过往云烟,你却依旧照亮着汗青。凭一股铿然豪气,一腔爱国赤情,你足以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足以成为无出其右的英雄。
“男儿誓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千载之上的那夜,你不羁风华的孑立于晚秋,天色渐晚,而你的双眼,坚毅的足以撕开黑暗。
稼轩,你可能听见?千载之下的我为你颂出这稚嫩的四联:
煮酒提槊游连营,轻马驱驰惊枭雄。
六十八年踏舰舸,浪抚金沙跃群龙。
赣北江东带湖月,郁孤台上祭苍生。
怀愤斥贼凭云去,素带含风笑恢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