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吧 关注:32,901贴子:655,589

[原创小说]号钟(这回是瑜亮之争,别pia我,怕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事先声明,不希望看到诸葛亮的,请自动点红叉。
其次声明,我是瑜迷。
再次声明,额,偶还是挺喜欢亮的。
==========================================================
(一)
吴郡。马蹄声敲破静夜,踏碎了满地月光,也点亮了街边的一张张纸窗。本已焦灼的心思,此刻更是难熬。
本是个不眠之夜。曹操将要袭扰江东的战书随着江流漂入吴中百姓的家,生逢乱世,好不容易安宁的日子,眼看又成虚无。
马队又停在了中护军府前。
一段日子以来这里是整个吴郡最安静的地方,今夜却成了最熙攘的地方,车队马队一波接着一波,朝中要臣来了个遍,迎接的侍者忙不迭地引座上茶送客。每一次对话长不过五六句,冗长细碎的礼节应付起来却颇费周章。中护军是个很讲究的人,家丁们丝毫不敢怠慢。
等到迎走四五拨客人,家丁们已经不堪其扰,却见周郎立于中庭冷笑。
这夜他第一次遇见周郎。
极为宁静的一个人,静得好似这片秋夜的寒冷。冠玉般的面容,斜挑入鬓的眉,狭长利落的凤目,总是微扬的嘴角,似笑非笑。抬手,作揖,请入,如座,一连串的动作干净利落。他用好奇的眼神打量周郎的时候,周郎的目光只在他身上蜻蜓点水般一扫。
子敬告诉他,惟有说动周郎,赤壁之事才可成。但是巧舌如簧,真能搅得动眼前这个不可测的深潭么?子敬让他放心,江东若只剩了最后一柄指向曹贼的利刃,那利刃必然属于周郎。但为何周郎的身上找不出一丝烟火味?他有些错愕,传说中和小霸王一道掀出整个江东的腥风血雨,把大江染得一片绛红的人物居然稳坐莲池边轻摇羽扇赏着风荷袅娜把盏品茶。
子敬已匆匆问起周郎的主意。战还是和?
周郎只道:风月甚佳,此等良辰,岂可无琴?
他也只好陪笑:周郎顾曲,佳话传天下。今日得赏,幸甚。
侍者已捧来古琴一张。子敬脸色不经意地一沉。弦声叩着如水凉夜,声如洪钟,镗錔激荡,好似千里波涛般汹涌,波涛里暗藏着刀枪箭丛,铮铮杀意,暗藏着鼓角隆隆,万马奔腾。他听出了《长河吟》的曲调,听得愣神,也看得入神:袖如风舞的周郎,清雅卓绝,却居然能奏出此等慷慨激昂之曲。赤壁,此人必然是要拼死一战的吧!
曲终。周郎抬眼,一笑,把那凤目舒展出一泓清泉般的明澈,与杀意无关。
他把惊叹藏在心底,缓缓起身,深深一揖:“公瑾兄,多谢鼎力相助!”
周郎依然是淡淡地不轻不重地陈述着自己的主张:“明日朝堂自有定议,先生请回吧!”
子敬的叹息和着吱嘎的掩门落锁声在空空的街道上回响。
“子敬兄,大事已了,何故?”
子敬昂首望着马车外的黑夜,静道:“此琴名为号钟,周郎入吴时讨逆将军所赠。上一次听到,还是在定议讨黄祖前……”
他冷冷一笑:大战的鼓角已然吹响。



1楼2010-08-27 16:44回复
    (二)
    夏口。
    大浪淘沙,帆影重重,赤壁——那是燃烧的岩石立起的高墙,在大江之上,屹立万年。江水荡涤,怎敌他顽固坚毅?此等豪迈,谁敢逾越?
    好战场!
    周郎引军至,立刻便修筑起了水寨。
    主公自离了新野以来日日蹙紧的眉终于是舒展了几分。
    他却松不了这口气。此人大堂之上要命的那句“操自寻死尔”让他至今后背发凉。顿时觉得可悲,七分为曹操自己寻上的这么个对手,三分,为主公。
    果然士卒传话,瑜军务在身,请玄德公过江一会。“岂有此理,我主公何等尊贵,周郎这般盛气凌人,实在嚣张!”武将们大多看不下去。盛气凌人?孔明轻笑不言,周公瑾尚不把曹孟德放在眼里,哪里容得下我等寄人篱下之辈?
    相见之时周郎倒不曾有什么乖张的举止,只见锦衣高冠手执羽扇微微笑着,向主公施礼。谦恭,温顺,真好像一个成天读书从来不碰刀剑的敦厚儒生,惹得主公一个劲点头道:江淮多俊杰!私下里,主公低声道:“他与你,很是相像。”相像么?他不屑地扬了扬眉角,腹诽:主公别以为披着羊皮的就不是狼。待到此人手执战刀张牙舞爪之时再下定论吧!如此演技,不入瓦肆勾栏实在暴殄天物!
    礼乐奏响,欢迎的仪仗倒是隆重,免不了宴饮歌舞。酒过三巡,周郎余兴未了地让人架出古琴,亲自拂弦。号钟之乐响彻大江之上。居然把如此名贵的琴带入了军旅?孔明皱了皱眉。
    主公终究是耐不住性子,问起江东所投入军力多少。
    “三万。”
    主公倒吸一口冷气,环顾左右,在别人的地盘,也不好多说什么,便摇头叹息:“恨少。”
    周郎挑眉冷笑道:“足用。”
    这一声把主公吓得……孔明摇扇轻笑:主公,我与他,哪里一样?
    “先生但观瑜破之!”周郎握了握拳头,好似已经掐准了曹操的咽喉,眉眼里漏出的腾腾杀气,怕是真曹操见了也要惊惶。
    变了脸色的主公终是留下他回去了,大约还在担忧江东只派三万兵马的诚意到底有多少。连他也怀疑,倾举国之力抗曹,为何偌大江东只出三万兵马?吴侯实乃精明之人,想必早已思量退路。
    众人散尽,孔明独留,他想问个明白。琴音再起,只听得那《流水》的婉转之音绕梁而不止。回环曲折,幽静恬然,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孔明有一种忍不住想要朝他泼水的冲动:周公瑾,以弱胜强也不带兵力那么悬殊的。你若是个赌徒,早说早散,不,你就是个赌徒!
    琴音忽止,耳旁满是朗润的笑声:“孔明,你的主意也不差啊!将曹贼引向江东,将来好坐山观虎斗。”
    虽是两方心知肚明,却不料周郎会选在此时说破,顿觉敷衍也不是,承认更不是:“岂敢!”这两个字里充满着怨气,此人居心何在?
    “孔明无须客套。坦诚相见,不好么?”分明感受到被逼视的压力。一瞬间,所有的锋芒又化在那两泓澄澈当中。
    看来不得不进攻了,他清了清嗓子:“本该坦诚相待,遗憾江东不该对盟友有所保留。公瑾兄更不该如此猜忌盟友。”
    “玄德公难道无所保留?”
    孔明自觉被戳到了痛处,冷笑着还击:“无论主公还是讨虏将军皆处存亡危境,倘若有所保留,无疑,自掘坟墓。此等道理,公瑾兄难道不清楚?”
    “江东三万健儿,皆身经百战。举国精锐会于赤壁,还不够坦诚么?只盼孔明合作才好。此战必胜,瑜绝无虚言!”
    矶头落照里,周郎迎着涛声,把号钟拂响。抬手一扫,铿然一声,惊起水边鸥鹭,成群结队地,向长天飘飞而去。
    孔明在心底里送给他两个字:老辣。


    2楼2010-08-27 16: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三)
      焚香燃,琴音绕,茶声沸,望着绿叶在水中缓缓延展开来,闻着空气中不断散播的苦香。江南的茶,也透着白墙黑瓦的淡然。森严的壁垒中也可有此闲情。翕张的潮声,铿锵的步履,都打乱不了他的节奏步调。
      闭眼,仿佛隆中的草庐就在眼前。
      琴音如流水淙淙,清亮,雅致。全然不同于号钟的悲怆与沉重。自幼好琴音的他并不喜兵戈之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道法自然,自得其乐。乱世之中静观天下,是怎样的难得。如果不是那个人的突然来到,也许,他便会一直这么等下去,等到这场战乱过去。可是他终究走出了田园,把自己扔进了纷飞的战火。
      一抬眼,惊见周郎一身便服,背手静立,微闭着眼,从容自醉。一种说不出来的傲然浮上心头,弹奏得更是起劲了,山泉跳脱,溪涧雾霭,高崖飞瀑,一切隆中所见的自然奇趣全融进了琴声里。
      弦声绝,掌声悠然,周郎缓缓踱步而入,满带着谦和。
      “孔明此曲颇有道法自然之气,莫非,想起了隆中?”
      一惊:琴为心声,周郎顾曲,果真名不虚传!摇着羽扇,正欲不置可否地沉默到底,忽听得:“然则——”撇过头盯着他,只等那两片薄唇里再吐出什么惊天的言论。
      周郎瞬间笑出一脸戏谑,一字一顿道:“不似流水高志,倒似田园牧歌。”
      孔明收回目光,死死握了握手中的杯子,终究没有作声。他想自己的脸色断然是不会好看到哪里去的。如果他不是太过温和的人,如果他不那么顾及体面,手里的这杯茶水定然全在周郎的脸上。
      “瑜并无恶意,先生不要计较。”一眨眼,他又转换了一副表情,躬身致歉。
      孔明轻哼了一声,不动:如果这样的话还不算恶意,难道周郎真打算拔剑相向么?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周郎就这样静静凝视着轩窗外的江面,许久,久得孔明都已经感受不到热茶的温度,才缓缓言道:“瑜亦盼,有朝一日,四海靖平……”双眉微微舒展,嘴角勾勒出一个恬静的笑,那目光,有如桃花般温柔。
      孔明当即愣在那里。他不相信这会是个自少年起征战江东无敌手至今十多年的人说出的话。他只肯相信,此人连眉宇间都藏着锋利,此人早已把自己的整颗心都化作了一柄直指对手的战刀,此人的灵魂深处都闪耀着杀戮的光芒。
      起身向着周郎所看的地方望去,可以望得到曹军水寨的规模之大:战船接天,旌旗蔽日。军容严整、秩序规章。
      “只是,四海靖平之日,你我必只存其一……”
      周郎又把那最不该挑明的事摊上了桌面。轮到孔明发笑了,抬手一指那水寨:“四海靖平?只怕公瑾与我都见不到了吧!”
      周郎忽然低头,肃然地坐到琴桌前,撩动琴弦,撩出一串柔音,又忽按弦止声:“先生以为瑜句句都是玩笑话么?”
      自古知兵非好战。当此乱世,谁又愿这杀伐永无休止?他绕开话题:“莫非都督有了破敌之计?”
      “孔明气定神闲,怕也是胸有成竹。”
      他不明白眼前的人为什么每句话都能点准了要害:“不若你我共写于掌中?”他想让周郎知道,他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然而,周郎竟也是一样的脾气。
      举笔,又不安分地把目光瞥向周郎。周郎只凌厉提笔,利落一挥,眼角眉梢不自觉地绽开得胜的冷笑。写下的是一个字,只怕心里藏着的,已经是整装待发的百万兵甲。曹操落在他手里不冤,孔明也笑了,真正畅快的笑。
      摊开手掌,各一“火”字。
      周郎并不惊讶,只平静道:“倘若你我不是生逢乱世,或许会因弦歌而成知音。”
      孔明挑了挑眉,一边干笑一边腹诽:如此凶狠的知音,不要也罢。


      3楼2010-08-27 16:45
      回复
        (未完待续)


        5楼2010-08-27 16:47
        回复


          6楼2010-08-27 17:05
          回复
            我也好喜欢亮的
            lz写得好
            顶 顶


            7楼2010-08-27 17:20
            回复
              支持你,很好的文


              8楼2010-08-27 17:48
              回复
                水晶~顶!很新颖的角度的说!


                IP属地:四川9楼2010-08-27 17:4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支持啊~
                  我想看瑜策的


                  10楼2010-08-27 18:29
                  回复
                    孔明柔声笑:“可惜,太可惜……”
                    “可惜什么?”
                    孔明掸了掸衣襟,斟茶自饮。乱世之中,太多尘灰。
                    甚好


                    11楼2010-08-27 18:40
                    回复
                      额,瑜亮的感觉,就是亮亮总想向瑜瑜泼水?周郎好霸气十足呀呀,可为毛还要杀亮?唉,剪影血夕,奈何知己,终是碧羽箭奢定江山,华鞘离弦误新人。曲意绝,空颜殇。迁周郎,知心何人?   写着写着就蹦出烂诗了,水晶别见怪哈,语儿只是太喜欢你的文文了,发花痴勿理啊啊


                      12楼2010-08-28 09:54
                      回复
                        来顶水晶的文
                        好有气势的周郎
                        是否是新三路数?


                        13楼2010-08-28 09:57
                        回复
                          继续顶
                          没有瑜策看瑜亮也不错


                          14楼2010-08-28 10:01
                          回复
                            楼主继续
                            快回来更文啊~~~~~~~~


                            16楼2010-08-29 1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