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4月05日
漏签
0
天
古琴吧
关注:
155,321
贴子:
2,764,554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90
回复贴,共
4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古琴吧
>0< 加载中...
古琴界最大弊病,就是不允许每个人弹得不一样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生命真
相
丹山瑞哕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每个人的气息,气口都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可能这一遍我在这里停顿多一点,可能下一遍我在那里弹得重一点,因为我当时的心情不一样。
那么为什么前辈们,大师们谈弹可以,每个人谈的不一样,而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要按照谱子去谈。不要和我说什么,先学会谱子,再搞创新。因为你每一遍按照谱子弹了以后,你就失去了创新的能力。你只会机械地按照谱子弹!
都是那些没有创新能力的弹琴人,他不会创新,他只会按照谱子弹,然后他还要占据舆论的压力,告诉所有的人,我只会按谱弹,你们也必须按照谱子弹。 他自己没有乐趣,他要让所有的人也失去乐趣。他是一个无趣的人!还要高调地宣布他是弹的最好的,因为他是弹琴的机器人,没有情感!
Lethen
松石间意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不会的 我就是先照谱子学会了之后再加入自己的
大个儿的萝卜
九霄鸣佩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传统的古琴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和学生的对弹……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使得学生能够很方便地模仿和复制老师的弹奏……这样会把老师的东西尽可能地模仿准确,指法、速度、流派风格……我学《洞庭秋思》时,查阜西先生早已去世了,我就听他的录音把弦调得和录音一样高,一遍一遍模仿,渐渐模仿得差不多了,接近了,再弹它一两年,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地揉进了自己的东西,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这时你的东西进去会比较“保险”,因为是你在跟他比较贴近的时候,加进了自己的东西,这样的结合比较自然,查老的精彩的部分也会大体上保存下来。
你们现在学的时候最好是模仿,通过我的录音和我讲的东西,弹得尽量和我一样……而不是刚学不久,就按照你自己的爱好和习惯弹。”
—————转自成公亮先生
蛋黄派
大圣遗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弹别人的谱面目的是去“读”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为什么要这样停顿,去通过弹奏这些版本,读琴家们背后的逻辑,而不是陷入“怎么弹的像”里,那自然本末倒置变成所谓的机器人
蛋黄派
大圣遗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再者谱面就像一篇文章,有自己的音乐语言抑扬顿挫,可以合理的调整,在初学阶段完全按自己喜好来,那真的是自以为是了。要是说只是弹给自己听听弹着玩,那无所谓爱咋弹咋弹,摇滚秋风词都行,乐呵乐呵得了
蛋黄派
大圣遗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打个比方,得到认可广泛传播的谱面是这样的:你好,今天天气真晴朗,我很开心。
没有一定得认知就随心所欲出来的谱面:
你,好今天真,天气晴朗。我很,开,心...
蛋黄派
大圣遗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除非自己重新打谱,不然都属于三度创作,三度创作自然至少要尊重二度创作的打谱,而现存只要是打出来的,有节奏的琴谱全是二度创作。要是自己爱停哪停哪,建议自己打谱。
弹指神通小罗成
独幽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古琴界最大弊病,不就是每个人弹得不一样吗
开玩笑的。
阿西吧
玉玲珑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达芬奇在成为大师前,练习画的每一个鸡蛋都是一样的
魔人布欧0。i
大圣遗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我觉得会熟练掌握所有指法就可以自己弹了,毕竟古人也是这么过来的
黍离手
九霄鸣佩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把”古琴“换成”书法“再感受一下
清舞尘
音朗号钟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年头是个人都想要创新,殊不知那些创新的都是经过锤炼,是有真本事的。换句话说这年头没八级十级之前好好练吧,创个屁新,创新是要有基础
马格德堡
音朗号钟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个话其实很容易引起歧义。当然要允许不一样,甚至音乐最终追求的就是对乐曲的个性理解和表达。但这不是目前古琴届一些现象的借口,包括基本的音准欠缺,节奏混乱并且没有理由,对古琴乐器乐曲的单一标签化如“清微淡远”等等。我们不能说音不准、节奏散乱,装神弄鬼等等是古琴的特征,我们也不能仅仅把一件本可以有丰富表现力的乐器乐曲硬生生弄成“清微淡远”的代名词。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大的弊病并不是“不同”,而是基本音乐素养的缺失。当然,对于一些人认为古琴道在器先,重意不重技,以上的分析是完全无用的。
树下千层
音朗号钟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首先我觉得能不能自己创新,弹出自己的风格,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自身的水平已经到达了什么程度,你学琴好多年了,之前学的曲子突然有感而发,加入了自己的风格,我觉得没啥问题,自己开心就好么,弹琴不就是让自己开心么,但你还学勾挑抹剔呢,你说我要弹出个创新的勾挑抹剔,那不就是犯二么。所以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至少要有一个学琴的时间范围。
其次创新能力,我不认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会应为前期的模仿学习就磨灭了他的创新能力,反之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你不让他模仿,他也玩不出自己的风格
我从小学画,跟过很多老师,都是先临摹,老师总是说,先从临摹开始,把基本功打好了,慢慢的你才会有自己的风格,别一上来就想创造一个自己的派系,我觉得跟学琴也是一样的,先学习,临摹,把曲子琢磨透彻了,在试着去加入自己的理解。个人拙见
jsjm
丹山瑞哕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没基础你怎么创新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