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6月27日,一架法航客机在地中海上空被劫持,劫机者将人质软禁在非洲腹地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要求以色列用人质交换被关押在以色列等国的53名恐怖分子。
事件发生后的几分钟内,以空军就做出了“客机可能被劫持”的判断。以政府迅速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开始积极准备。
一方面,“原则上答应”劫机者释放囚犯的要求,换来的是劫机者主动将最后时限推后72小时;另一方面,情报机关“摩萨德”的特工迅速渗透进乌干达,摸清了机场守卫情况,国内的工程师搭建了一个候机楼的原尺寸模型,供特种部队演练解救战术。
7月3日15点30分,以内阁下令执行“雷电行动”。200名突击队员搭乘4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经过7个多小时、3000多公里的飞行,抵达恩德培机场上空。驾驶员声称自己的飞机出了点小故障,需要降落。机场值班员同意了降落。第一架运输机强行滑出跑道,尽可能靠近候机楼,一支车队从机舱里驶出。打头的是一辆吉普车,后面是一辆奔驰轿车,里面坐着乌干达总统“阿明”。
守卫大楼的乌干达士兵连忙立正敬礼。但他们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便在一阵短促的枪声中倒下了。卸下伪装的突击队员们冲进候机楼,用希伯来语喊道:“卧倒!卧倒!”以色列人质听到祖国的语言,迅速趴在地上,而夹杂在人群中的恐怖分子凸现在大厅中央,被迅速击毙。突击队员与人质旋即登机,安全返航。
事件发生后的几分钟内,以空军就做出了“客机可能被劫持”的判断。以政府迅速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开始积极准备。
一方面,“原则上答应”劫机者释放囚犯的要求,换来的是劫机者主动将最后时限推后72小时;另一方面,情报机关“摩萨德”的特工迅速渗透进乌干达,摸清了机场守卫情况,国内的工程师搭建了一个候机楼的原尺寸模型,供特种部队演练解救战术。
7月3日15点30分,以内阁下令执行“雷电行动”。200名突击队员搭乘4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经过7个多小时、3000多公里的飞行,抵达恩德培机场上空。驾驶员声称自己的飞机出了点小故障,需要降落。机场值班员同意了降落。第一架运输机强行滑出跑道,尽可能靠近候机楼,一支车队从机舱里驶出。打头的是一辆吉普车,后面是一辆奔驰轿车,里面坐着乌干达总统“阿明”。
守卫大楼的乌干达士兵连忙立正敬礼。但他们还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便在一阵短促的枪声中倒下了。卸下伪装的突击队员们冲进候机楼,用希伯来语喊道:“卧倒!卧倒!”以色列人质听到祖国的语言,迅速趴在地上,而夹杂在人群中的恐怖分子凸现在大厅中央,被迅速击毙。突击队员与人质旋即登机,安全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