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朱由崧正式登极后改元弘光,福王即南明历史上的弘光帝。在弘光朝局肇兴的关键时刻,马士英却密谋逼迫史可法督师江防,揽大权于己。当时仍督师凤阳的马士英推让江防之责,并称:“史老先生屡建奇绩,目今番山鹞(高杰)已至淮南,淮安士民仰公圣德,不啻明神慈父,督师者,非公而谁?”[107]马士英还把史可法的“七不可”之议上奏弘光帝,对史可法进行直接的逼迫,最终使其督师江上。[108]黄宗羲即认为,史可法的出督完全是受到挟制,“不得已而出。”[109]五月十八日,史可法离京,马士英于五月二十二日正式入直,开始全面控制内阁。马士英渐渐操柄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继续和刘孔昭等人勾结,完成“必欲起大铖”的目的,[110]史可法被排挤出权力核心,这大大减轻了他们面对的阻力,史评:“可法出督师,士英入辅、与刘孔昭比,欲尽起逆案中人,先荐阮大铖”[111]”。除刘孔昭外,很多勋臣们都参与了支持阮大铖入朝的阴谋。如《爝火录》载:“士英必欲起大铖,令刘孔昭、汤国祚、赵之龙等荐大铖知兵。”[112]另据《过江七事》,是时“勋臣刘孔昭已揣知士英将入柄权,而所急者大铖也,遂首为言冤,且实才,余嗫嚅不敢言”[113]。但“逆案”是崇祯帝钦定,具有绝对权威性,弘光朝还颁有“逆党不得轻议”的诏令,吏部尚书张慎言又“秉铨持正,度不可进言”[114],这就阻断了阮大铖被起废的可能。马士英、刘孔昭必须先排挤掉张慎言才能达到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