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冷水鱼中的“冷水”,是“相对于热带”的“冷水”意思,而不是你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也可以养冷水鱼。其次,即便是东北本地鱼种,野外环境是多大的水体?你的鱼缸又是多大的水体?你有考虑过野外大水体里有相对的温暖层吗?你有考虑过鱼缸小水体与室温的热交换吗?当然,如果你家里冬季稳定且恒温供暖(有关部门不延迟供暖,也不提前断暖),又或者你家里经济条件支撑得起24小时空调常开,那自然不在此问题的范畴内。 ② 众所周知,很多时候鱼生病,尤其是最为常见的白点(即小瓜虫病),我们常常都会优先采取最保守的治疗方案,即加温加盐。那请问,如果没有温控,你的加温是通过兑热水进鱼缸吗? ③ 的确有不少是没有使用温控设备也能安全越冬或者度夏的现实案例,一方面是因为室内温度波动相对室外要迟缓一些,另一方面其所饲养的鱼类是广温性的,其生活的温度阈值范围跨度比较大,还有一种可能是养的是本地或者和本地气候类似的本土其他地方的鱼类。如果你能把原产于海南的鱼,在不供暖的北方地区长期稳定的养活,那真的是可以封神了。 因此,在我们选择是否要温控之前,首先要清楚,我所在的地方是什么气候,我的鱼缸是多大的水体,我养的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不是适宜温度范围)有多广,我是否可以在鱼得病时不采取保守便捷的加温策略。
综上所述,当你已经判断清楚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并选择了使用加温设备,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说一下设备本身的事情。 冬季加温设备,基本就是两种,内置的和外置的。 内置的加热,多是加热棒或者加热器的形式存在,这是最常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外置的加热,多是过流式的加热器存在,即加热器联结在出水水管中间,在水流经的管道中加热。 无论是内置,还是外置,都各有优缺点。先说内置: ① 非自然的设备在缸内不够美观,影响造景观赏,占用鱼缸内的空间(如果鱼缸本身不大的话) ② 价格相对来说不算太贵,瓦数的选择范围也比较多。 ③ 加热器必须淹没在水中,冬季给水体升温导致蒸发速度加快,水位降低速度加快,可能导致加热器露出水面,造成安全隐患,当然,你也可以横着贴着缸底摆。 【我自身使用内置加热棒的实践实践不够长,如果有遗漏,尤其是遗漏的优点,请各位补充】 再说外置: ① 不占用鱼缸内的容积和空间,不影响缸内造景。 ② 一般来说,起步瓦数比较高,对不需要那么大瓦数的迷你缸不太友好 ③ 停止过滤设备运行时(比如喂鱼停泵时),会出现干烧的情况,因此,停泵前需要停加热。 【重中之重的地方在于】,无论你选择内置,还是选择外置,都必须考虑两个安全风险问题: ① 加热器失控出现水煮鱼的情况 ② 加热器因失控问题导致自燃 ③ 质量或者因损坏等意外问题 因此这里必须提醒的是,在加热器的选择上,无论内置外置,都必须: ① 选择从未出现过自燃情况且口碑普遍较好的加热器 ② 选择较少甚至是从未出现过水煮鱼情况且口碑普遍较好的加热器(除了鱼友自己操作失误) ③ 必须必须必须必须再另外增设一个独立温控,实现双保险。
关于温控的设置: ① 你选择的加热器的瓦数,应该至少你鱼缸水体容量(鱼缸水体+滤筒或者滤仓水体)的2倍。比如你的鱼缸是50升,那么你选择的加热器应该至少为100瓦。 ② 我可不可以选择更高的瓦数呢,我的建议是可以,但没必要。与其选择超过2倍的瓦数,不如一次入手两个。其中一个坏了,另一个还可以补上,毕竟这不是食品,不必担心保质期。 ③ 温度的设置,请根据你所饲养的鱼,在百度查询他们的适宜温度范围,最后取一个共通的温度范围,来设定加热器的温度。 ④ 温控的温度设置,分为三个方面。温度,温差,延时。 温度设置的意思就是,当探头检测到缸内温度超过你所设定的温度时,温控插座断电,连接插座的加热器停止运行。 温差设置的意思就是,在探头检测温度时,你所允许的温差范围是多少,比如你所设定的温度是25度,温差是1度,那么,你的温控便在24~26度范围内,低于24度,温控插座通电,加热器运行。高于26度,温控插座断电,加热器停止运行。 延时的意思是,当探头探测到温控范围的温度时,要延迟多少秒通电或者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