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
一、预防牙周病的基本原则
1、牙龈炎的预防
2、牙周炎的预防
1.牙龈炎的预防
方法:持续地及时地清除牙面的菌斑,保持相对清洁的牙面。
① 每3个月接受一次专业性的洁治术。
②每日认真的日常菌斑控制。
2、牙周炎的预防
① 早期诊断,早斯治疗;
②恰当,彻底的综合治疗以阻止病损加重发展。
③牙周病的治疗是终生性的,在积极治疗阶段取得的效果不一定能长期保持,积极治疗结束后,应立即进入维护阶段,需进入牙周支持治疗。
二、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
牙周支持治疗(SPT ):主要是强调在维护阶段特别需要采取治疗措施来支持患者的自我口腔保健,以防止牙周再感染和牙周炎的复发。强调牙周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定期复查,对其进行诊断性监测。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恰当治疗和根据病情确定复查的间隔期。
牙周支持治疗的必要性
1 牙菌斑是不断地形成的,牙周炎患牙的某些部位的菌斑不易清除,如根分叉区、因牙间乳头退缩而暴露的较大牙间隙、暴露的根面等。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每天用牙线等工具仔细地清除菌班,因此有必要定时地由专业人员为其进行彻底的清洁。
2 在积极治疗阶段可能遗留少量的龈下菌斑。
3 有些深牙周袋或根分叉区在经过治疗后,虽然龈上菌斑控制得较好,牙龈表面和袋口附近的牙龈无炎症的表现,但袋深处或根分叉病变深部仍存在慢性炎症,附着丧失仍在继续发展。
4 牙周手术后若不定期复查,则极易复发。还有人报道在术后5年时,无SPT者中有45%的病情回复到治疗前状态,而定期SPT者的疗效可保持十余年,由此可见SPT的必要性。
牙周支持治疗的内容
牙周炎患者即便接受治疗后,仍应被视为高危人群,因此维护期内的定期复诊,应包含下列三个方面。
1、对牙周组织的评估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牙龈退缩程度、炎症情况等,并与上次复查时比较。
2、实行必要的治疗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病情明显好转,他们往往认为病已彻底治愈,不愿定期复查。据国外资料,能自觉地坚持复查者只占患者的16.4%,有34.1%的患者从不复查,这些患者的复发率高,失牙率高。在我国的现状更为严峻,医患双方都对SPT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由于客观原因而难以坚持。我国的牙周病患病率高,牙周专科医师不足,医生有责任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向患者反复强调SPT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和保持疗效。
一、预防牙周病的基本原则
1、牙龈炎的预防
2、牙周炎的预防
1.牙龈炎的预防
方法:持续地及时地清除牙面的菌斑,保持相对清洁的牙面。
① 每3个月接受一次专业性的洁治术。
②每日认真的日常菌斑控制。
2、牙周炎的预防
① 早期诊断,早斯治疗;
②恰当,彻底的综合治疗以阻止病损加重发展。
③牙周病的治疗是终生性的,在积极治疗阶段取得的效果不一定能长期保持,积极治疗结束后,应立即进入维护阶段,需进入牙周支持治疗。
二、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
牙周支持治疗(SPT ):主要是强调在维护阶段特别需要采取治疗措施来支持患者的自我口腔保健,以防止牙周再感染和牙周炎的复发。强调牙周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定期复查,对其进行诊断性监测。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恰当治疗和根据病情确定复查的间隔期。
牙周支持治疗的必要性
1 牙菌斑是不断地形成的,牙周炎患牙的某些部位的菌斑不易清除,如根分叉区、因牙间乳头退缩而暴露的较大牙间隙、暴露的根面等。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每天用牙线等工具仔细地清除菌班,因此有必要定时地由专业人员为其进行彻底的清洁。
2 在积极治疗阶段可能遗留少量的龈下菌斑。
3 有些深牙周袋或根分叉区在经过治疗后,虽然龈上菌斑控制得较好,牙龈表面和袋口附近的牙龈无炎症的表现,但袋深处或根分叉病变深部仍存在慢性炎症,附着丧失仍在继续发展。
4 牙周手术后若不定期复查,则极易复发。还有人报道在术后5年时,无SPT者中有45%的病情回复到治疗前状态,而定期SPT者的疗效可保持十余年,由此可见SPT的必要性。
牙周支持治疗的内容
牙周炎患者即便接受治疗后,仍应被视为高危人群,因此维护期内的定期复诊,应包含下列三个方面。
1、对牙周组织的评估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牙龈退缩程度、炎症情况等,并与上次复查时比较。
2、实行必要的治疗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病情明显好转,他们往往认为病已彻底治愈,不愿定期复查。据国外资料,能自觉地坚持复查者只占患者的16.4%,有34.1%的患者从不复查,这些患者的复发率高,失牙率高。在我国的现状更为严峻,医患双方都对SPT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由于客观原因而难以坚持。我国的牙周病患病率高,牙周专科医师不足,医生有责任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向患者反复强调SPT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和保持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