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进化论吧 关注:1,694贴子:154,502
  • 27回复贴,共1

进化论过程中的化石中间断层并不能够证伪进化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题中说的“中间断层的证据”,无非就是认为,进化论缺少中间类型的化石。这正是进化论被误解的其中一项。“为什么没有每一个组和每一个层位都充满了这样的中间的类型呢?……这一点,也许将成为对我的理论最直接最严重的挑战。”——这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原话。宗教人士和反进化论人士就紧紧抓住达尔文这句话,认为进化论缺少中间化石的证据,如咒语一般疯狂叫嚣:“给我看你的中间类型!!”从一百多年前孜孜不倦喊到今天。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的时候,确实没有“中间类型”作为证据,但这并不等于此后的一百多年我们仍然找不到。现代古生物学已经找到了大量“中间类型”的化石,足以证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性。中间类型化石相对稀少是一个事实,原因在于:1、不是所有古生物都能成为化石,相反化石的形成几率极小,发现化石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根据间断平衡理论,认为生物演化是快慢交替的,物种在新形成的时候比较快,形成之后会慢下来。时间短,形成化石几率就小。3、快速演化更容易发生在小种群,种群小,数量少,自然变成化石的几率也小喽。
还有一种更荒诞的误解,是把“中间类型”理解为,随便找两个现存生物,它们之间有中间类型。比如猫和狗,人和猴,中间类型就是半猫半狗,半人半猴。而进化论认为的是,现存生物在过去某个时间点上有共同的祖先,而不是两者之间有中间过渡类型。@贴吧用户_5X7MZ5J @我是白胖子巨蟹 @白色的西兰花 @Haydee @天启四骑士aka敌法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06 19:25回复
    微小变异积累导致断层的变化
    那变异应该是平均发生的,并非小种群容易发生快速演化,而是快速演化在小种群中更加明显,
    漫长的进化应该导致中间态的数量远多于两个断层的数量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06 22:25
    收起回复
      本题中说的“中间断层的证据”,无非就是认为,进化论缺少中间类型的化石。这正是进化论被误解的其中一项。“为什么没有每一个组和每一个层位都充满了这样的中间的类型呢?……这一点,也许将成为对我的理论最直接最严重的挑战。”——这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的原话。宗教人士和反进化论人士就紧紧抓住达尔文这句话,认为进化论缺少中间化石的证据,如咒语一般疯狂叫嚣:“给我看你的中间类型!!”从一百多年前孜孜不倦喊到今天。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的时候,确实没有“中间类型”作为证据,但这并不等于此后的一百多年我们仍然找不到。现代古生物学已经找到了大量“中间类型”的化石,足以证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性。
      中间类型化石相对稀少是一个事实,原因在于:1、不是所有古生物都能成为化石,相反化石的形成几率极小,发现化石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根据间断平衡理论,认为生物演化是快慢交替的,物种在新形成的时候比较快,形成之后会慢下来。时间短,形成化石几率就小。3、快速演化更容易发生在小种群,种群小,数量少,自然变成化石的几率也小喽。
      还有一种更荒诞的误解,是把“中间类型”理解为,随便找两个现存生物,它们之间有中间类型。比如猫和狗,人和猴,中间类型就是半猫半狗,半人半猴。而进化论认为的是,现存生物在过去某个时间点上有共同的祖先,而不是两者之间有中间过渡类型。@angeloΩ @白色的西兰花 @小细少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06 22:33
      收起回复
        对于目前质疑进化论的声音,无外乎几种。
        第一:如果人是由猴子变的,为什么现在的猴子没有变成人?
        第二:如果人是进化来的,为什么地球上就只有人类一种智慧生物?
        第三:化石的断层,是不是说明进化论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要说进化论到底靠不靠谱,我们得先说一说进化论到底是什么东西。以下我说的进化论指的是现代综合进化论,而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现代综合进化论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也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现代综合进化论得回答达尔文进化论没办法回答的一个问题:生物为什么会进化?
        忽略掉漫长的进化时间,先从微观到宏观梳理一下进化的过程。
        任何一种生物,其基因在诱变因子的作用下都会发生突变,基因突变是进化的原材料,也是生物为什么会进化的原因。
        基因突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生物的身上发生,发生的概率极低,突变的方向不确定,突变形成的基因多害少利。
        而就是那极少的“利”成了进化的动力。另外,只有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可遗传给后代,而体细胞的基因突变通常会成为癌变。
        可遗传基因突变就会导致亲代基因和子代基因并不会百分之百相同。这种差异很微小,但是经过无数代的积累后,其差异就会变得极大,量产引发质变,最终成为另外一个物种。
        也就是说,进化只发生在迭代的时候,这也是生物的进化极度缓慢的原因之一。一个已经成型的生物个体,是没办法进化的。
        基因突变形成的新基因,会暂时存在于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和生存能力。倘若环境改变,适应环境的生物存活,继续繁衍,并将优秀基因传递给自己的后代。不适应环境则死亡,其携带的基因也跟着消失。经过无数次环境的选择后,只会存在携带着适应环境的基因的生物个体。
        以人类的祖先古猿为例。其在迭代的时候产生无数新的基因。而人类获得的那种,足以使人的智力大幅提升,在各种险恶环境下存活。同时,同样作为古猿的后代的猩猩,它们则有相当强的力量,基本是无天敌的存在。猴子最多是和古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也就是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现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人从来就不是由猴子进化来的,只是有共同的祖先。猿和猴并不是同一物种,只是外形相似。猿没有尾巴。
        第二种质疑,那就要说说进化的目的,其并不是一定要往智慧方向进化,而是为了种族存活下去。而存活的手段,并不只有智慧。其次,进化始于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低频的。获得智慧并不是必然,而是一场意外。如果有其他的生命像人类一样幸运,获得这种使智力提升的基因,那么它们也可以进化成智慧生命。也就是说,这里面存在一个概率的问题。其他生命也有概率进化成智慧生命,只是这种概率极低。最后,就是竞争生存空间,在现代智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其他人种被现代智人屠杀至灭绝,这一点可以参考殖民时代发生的种种。
        第三个疑问,则要引入“点断平衡理论”。该理论是进化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主要观点是:进化的速度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在某一种环境刺激下出现阶跃式变化,直到达到新的平衡。也就是环境影响进化的速度。而环境的变化同样是随机的,没有规律,不可预测的。
        简单来说,从古猿进化到人类这个过程中,存在无数的“过渡物种”,而这些过渡物种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是一致。假如一过渡物种存在了三百万年,另外一过渡物种只存在了一百万年,那么找到前者的化石的概率就是后者的三倍!如果这个时间再继续缩短,那么,找到该物种的化石的概率,就会无限接近于零。
        所以,这同样是一个概率的问题。至于由“化石断层”而引发的“外星物种起源论”,则是完全不靠谱的说法。
        如果人类真的起源于外星,并在地球上安家的时候杀掉了地球上的土著,那么就会存在一个相当大的问题:人类既然从更高级的文明而来?是否也应该把那个文明的科技带来?其科技既然能使人类从其他星球到达地球,那现在为何不能挣脱地球到达其他星球?此外,既是其他文明而来,自然会有文字以记录历史,那为何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没有类似的记录?
        总之,现在的进化论已不单单只是最初达尔文总结出来的结论,它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体系!倘若进化论是假的,那么与之相关联的基因学遗传学也就全部是假的,再进一步,所有的遗传育种与转基因生物也就全部是假的。
        很多时候,往往会把进化论和生物的自适应搞混。进化是漫长的,必须要产生新的基因,且基因的突变不是以适应环境为目的,其突变是随机不受控制的,而自适应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未产生新的基因。比如,人的皮肤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变黑,这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是进化,如果因为紫外线而发生基因突变,并把这种突变遗传给下一代,才能称为进化。
        而实际上,转基因作物已经进入了大众的生活。人类,不过是利用技术手段除去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把需要几百万年才能完成的进化压缩到了几十年。从现代综合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进化论根本就没那么玄奥和复杂。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2-06 22:42
        回复
          @白色的西兰花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2-06 22:42
          回复
            为什人会进化到没有毛,夏天一晒皮肤会红肿,冬天也不能防寒,按理讲应该进化到更利于生存?第二个动物生个孩一天两天都可以跑,人类幼崽要成长好几年,这不是更危险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2-07 14:49
            收起回复
              这帮人的意思就是你要是没有族谱或者族谱少一代,你就不算是人。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2-07 16:11
              回复
                化石根本不能成为进化论的证据,谈什么中间物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2-07 16:28
                收起回复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进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关于人类没有毛发的问题,在进化过程中,人类逐渐失去了大量的体毛。这可能是因为早期人类生活在炎热的非洲草原上,保持清凉比保暖更为重要。另一种解释是,缺乏毛发使人类更容易在水中捕捞食物,这可能对人类祖先的生存方式至关重要。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并没有得到全面认可。
                  关于孩子的成长期较长的问题,人类的长期儿童依赖是由我们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智力能力决定的。相比于其他动物,人类的孩子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学习和适应社会中复杂的技能和知识。这种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
                  总之,人类进化的复杂性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环境、社会结构和智力发展等。@万物皆空🌴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2-07 20:08
                  回复
                    化石记录是支持进化论的重要证据之一,因为它提供了生物演化的历史纪录。对于进化论来说,化石是一个重要的证据来源,它们提供了对生物种类和形态变化的了解。进化论主张生物种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演化逐渐改变和发展的。化石记录不仅展示了生物种类是如何逐步发生转变的,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和理解生物演化的重要线索。
                    化石记录的科学意义在于,它充分展现了生物在地质年代中的变化,可以清楚地显示有机体的形态特征和种属之间的关系。进化论通过比较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揭示了生物种类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同祖先和进化关系。这些证据表明了生物多样性的逐步演化,并证实了生物在历史上的变化及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对生物演化历史的重要认识,丰富了我们对生命的理解。
                    有些人对化石记录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声称化石不能成为进化论的证据,认为中间物种的概念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误导了对化石记录的理解,忽略了大量科学研究和证据支持进化论的事实。化石记录并不是简单地寻找“中间物种”,而是通过不同地质年代中的化石和化石记录,揭示生物种类之间的渐进式演化关系。
                    化石并不是静止的石头,而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遗骸或遗迹,通过这些遗骸和遗迹,科学家们可以了解过去生物的形态、行为和生态环境。尤其是当发现具有过渡性状的化石时,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生物演化历程中关键的见证。比如,过渡化石可以显示出一些特定生物群体中的特异性特征,这些特征可能同时具有该群体的祖先和后代的特征,这有助于揭示这些生物群体之间的进化关系。
                    此外,化石记录也可以通过不同地质年代中的化石的遗传学和形态学特征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生物群体演化的证据。通过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可以对化石中的DNA、蛋白质等进行研究,以了解生物种类之间的遗传关系,并确认它们的进化历程。这些研究结果与化石记录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证据,支持了进化论对生物演化历程的解释。
                    因此,化石记录作为进化论的证据是科学上正确和可靠的。它们提供了丰富的生物演化历史信息,通过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揭示了生物种类的变化和生物演化的进程,并为我们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变化的奇妙。因此,质疑化石记录对进化论的证据性,忽视了生物演化历史的丰富信息和多方证据,是一种不科学的观点。@🔥🌞冬日暖阳🌞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2-07 20:10
                    回复
                      大概率从小就被洗脑,才会这么执着一个假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2-11 20: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