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名字,我简称做《没有烟抽的日子》的作者,只为行文方便。
《没有》的作者和我可以算做半个同乡,因为他是吉林市人,而我从小也在那座城市长大,89年的那个时候,他在北京,我在柳河县的一个中学里读书,我还记得的是他当时一边吸着氧气一边和国家有关人员谈~~判,除此,知之甚少。据说他还有个哥哥,当时是在吉林市的,也是个什么声~~援的负责人。我们当时在中学,实在很小,什么事情没我们的份儿,记得当时的变化就是走读的不管,高中部住宿的一律排队打饭,不得擅自离校,防止有人偷偷往北京跑去声~~援。后来听讲还是有人去了的,形式内容不详。我的历史老师50多岁了当时,算是名校出身,后来因为历史~~问题被下放到这个小县城(虽说这县城是很小,但这学校却也很有名),那阵子,看着他总像欲言又止的样儿似地,终于有一天他用手遮了嘴巴的半边儿对我们说:人民英雄纪念碑下躺着一群小英雄(指绝~~食那会儿)!声音小小的,后来还补充了一句:不是我说的啊,是中央说的。(后来风向变了,他就再不说话了)我们都似懂非懂的笑。
我很记得这老师,人长得丑,写得一手好板书,非常敬业,路过他的教研室,经常见他满头大汗的认真备课。由于我真的很敬爱他,爱学他的课,他也对我挺器重的,最记得有次我在考卷上写:封建社会的发展就是周而复始的更迭,他把我叫了去,重重的把周而复始圈起来告诉我:不能这样写,千万不能这样写啊..我问,那怎样写啊?他不说,只是说反正不能这样写。在我看来,我的历史老师除了胆子小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没别的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