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对限定比较宽容,曲娘肯定会抽,1.6量大管饱这次前瞻也看的很爽,只是想从卡池设计的角度探讨一下,一个有大小保底的年限池是否合理。
轮换池、伪限定池的大小保底,如果说有点用处的话就是能让每个玩家形成各自的队伍build,以区分体验。而且歪了也可以停手,把大保底留到下一个卡池,这个选择的机会在玩家手里。喜欢规划卡池的玩家甚至还能获得一点乐趣。
但是年限池,几乎是所有玩家都要抽的池子,水位保底均不继承,设置大小保底,让一部分人歪出一个随机常驻角色,逻辑上是不是很奇怪?
LZ没有从很早开始玩手游,猜想,限定池大小保底这种设计,是不是最初来源于一些卡池是双up的游戏。这种情况下从两个限定里歪到其中一个,或者从限定歪到陪跑的强力角色,还能解释的通。这种卡池虽然恶心,但是是符合逻辑的。
9的卡池比双up健康多了,但年限池的设计给我一种没有尽善的感觉,稍稍思考一下就感觉不伦不类。如果只能歪到当前版本的常驻角色,那毫无(设计上的)意义。哪怕抬高保底水位(比如从70抽抬到100),但是不会歪,再抬一下1塑效果,中氪玩家仍然会投入200抽,0氪也不会遇到139抽没有曲娘然后退游的情况,这个卡池在设计上是不是更合理一些(虽然可能会被喷)。
理性探讨。我知道限定+大小保底在现在的抽卡手游里很常见。有没有专业的老哥讲一讲,比如二游卡池规则的演变之类的。
轮换池、伪限定池的大小保底,如果说有点用处的话就是能让每个玩家形成各自的队伍build,以区分体验。而且歪了也可以停手,把大保底留到下一个卡池,这个选择的机会在玩家手里。喜欢规划卡池的玩家甚至还能获得一点乐趣。
但是年限池,几乎是所有玩家都要抽的池子,水位保底均不继承,设置大小保底,让一部分人歪出一个随机常驻角色,逻辑上是不是很奇怪?
LZ没有从很早开始玩手游,猜想,限定池大小保底这种设计,是不是最初来源于一些卡池是双up的游戏。这种情况下从两个限定里歪到其中一个,或者从限定歪到陪跑的强力角色,还能解释的通。这种卡池虽然恶心,但是是符合逻辑的。
9的卡池比双up健康多了,但年限池的设计给我一种没有尽善的感觉,稍稍思考一下就感觉不伦不类。如果只能歪到当前版本的常驻角色,那毫无(设计上的)意义。哪怕抬高保底水位(比如从70抽抬到100),但是不会歪,再抬一下1塑效果,中氪玩家仍然会投入200抽,0氪也不会遇到139抽没有曲娘然后退游的情况,这个卡池在设计上是不是更合理一些(虽然可能会被喷)。
理性探讨。我知道限定+大小保底在现在的抽卡手游里很常见。有没有专业的老哥讲一讲,比如二游卡池规则的演变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