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茶会吧 关注:1,471贴子:14,580

【茶会·品】一字至七字诗·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意间看到的 于是就发到贴吧里


1楼2010-09-10 21:37回复

       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诗曰: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2楼2010-09-10 21:3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茶之诗词  
      作者:中华茶轩
      在我国数以千计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1 寓言诗  
           采用寓言形式写诗,读来引人联想,发人深思。这首茶寓言诗,记载在一本清代的笔记小说上,写的是茶、酒、水的“对阵”,诗一开头,由茶对酒发话: “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战吟兴更堪夸。亡国败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 酒针锋相对答曰: “摇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礼筵席先用我,可曾说着谈黄汤。”这里说的黄汤,实则是贬指茶水。水听了茶与酒的对话,就插嘴道:“汲井烹茶归石鼎,引泉酿酒注银瓶。两家且莫争闲气,无我调和总不成!”  
      2 宝塔诗  
           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诗曰: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一个字。元稹在他的宝塔茶诗自注中说: 一至七字诗,“以题为韵,同王起诸公送分司东郡作。”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显然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 而且早上也要饮 。结尾时,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所以,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3楼2010-09-10 21:40
      回复
        关于茶的几首诗词
        唐 温庭筠 《西陵道士茶歌》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5楼2010-09-10 21:41
        回复
          苏轼 《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6楼2010-09-10 21:42
          回复
            张可久 《山斋小集曲》  
            玉笛吹老碧桃花,石鼎烹来紫笋茶。  
            山斋看了黄荃画,茶縻香满笆,自然不尚奢华。  
            醉李白名千载,富陶朱能几家?  
            贫不了诗酒生涯。  
              
            


            7楼2010-09-10 21:42
            回复
              钱起 《与赵莒茶宴》  
              竹下忘言对紫茶 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 一树蝉声片影斜  
                


              8楼2010-09-10 21:58
              回复
                释蛟然 《饮茶歌诮 崔石使君》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9楼2010-09-10 21:5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10楼2010-09-10 21:59
                  回复
                    崔珏 《美人尝茶行》  
                    云鬓枕落困春泥, 玉郎为碾瑟瑟尘。  
                    闲教鹦鹉啄窗声, 和娇扶起浓睡人。  
                    银瓶贮泉水一掬, 松雨声来乳花熟。  
                    朱唇噿破绿云时, 咽入香喉爽红玉。  
                    明眸渐开横秋水, 手拨丝篁醉心起。  
                    台前却坐推金筝, 不语思量梦中思。  
                      
                    


                    11楼2010-09-10 22:00
                    回复
                      元稹 《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12楼2010-09-10 22:01
                      回复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宋 杨万里
                             分茶何似煎茶好, 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2), 隆兴元春新玉爪(3)。
                             二者相遭兔瓯面(4), 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5), 影落寒江能万变(6)。
                             银瓶首下仍尻高(7), 注汤作字势嫖姚(8)。
                             不须更师屋漏法(9), 只问此瓶当响答(10)。
                             紫薇仙人乌角巾(11),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袖思一洗(12),病眼生花得再明(13)。
                             汉鼎难调要公理(14),策勋茗碗非公事(15)。
                             不如回施与寒儒(16),归续《茶经》传衲子(17)。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人。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诗与尤袤 、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一生作诗二万多首。
                        注释:(1)澹庵:即胡铨,号澹庵,宋庐陵人。坐上:即席上。分茶:又名“水丹青”、“茶百戏”,是在点茶时使茶汤的纹脉形成物象。
                             (2)老禅:老和尚,即显上人。这句是说显上人是分茶(弄泉)的能手。
                             (3)隆兴:宋孝宗年号(1163—1164)。元春:元旦。玉爪:爪形玉质的点茶器具。
                             (4)二者:指注汤入碗和玉爪在碗中的动作。兔瓯:褐色的茶碗,又称兔毫盏。  
                             (5)擘絮:分散的状如棉絮的云。
                             (6)寒江:比喻茶汤。
                             (7)首下:头朝下。这里指银瓶注汤时,瓶底朝上。
                             (8)嫖姚:勇健轻捷。
                             (9)师:效仿,学习。屋漏法:书法术语,要求写竖时笔不可一泻而下,须手腕左右抖动,顿挫行笔,如屋漏时水延墙壁蜿蜒而下状。
                             (10)当响答:银瓶发出的声音。
                             (11)紫薇仙人:指显上人。乌角巾:隐士所戴的黑色头巾。
                             (12)京尘:京的尘俗垢污。
                             (13)茶可明目。
                             (14)汉鼎:大鼎。旧以宰相治理天下,如鼎之调味。公理:世人公认的道理。
                             (15)策勋:谓书功勋于简策而定其次第。公事:谓朝廷之事。
                             (16)寒儒:作者自称。这句是说:不如把分茶的技术教给我。
                             (17)纳子:僧人的衣服常用多块旧布补缀而成。所以纳子为僧人的代称,这里是说作者要给显上人立传。
                        


                        14楼2010-09-10 22:02
                        回复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1)罗织红纱(2)。
                                 铫煎黄蕊色(3)婉转曲尘花(4)。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至醉后岂堪夸。      
                               作者简介: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遭到         贬斥,后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最后以暴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和         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称“元白”
                          注释:(1)这句是说用白玉雕琢成茶碾。
                               (2)罗:罗合,用红纱织成的罗底。
                               (3)铫(音吊):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黄蕊色:指鹅黄般的色彩,形容茶汤。
                               (4)曲尘:酒曲所产生的细菌,色微黄如尘。这里指碾碎了的茶叶粉末。
                                   花:指茶汤面上的饽沫
                          


                          15楼2010-09-10 22:13
                          回复
                            峡中尝茶  
                            唐 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2),小江园里火煎尝(3)。
                                 吴僧漫说鸦山好(4),蜀叟休夸鸟嘴香(5)。
                                 入座半瓯轻泛绿(6),开缄数片浅含黄(7)。
                                 鹿门病客不归去(8),酒渴更知春味长(9)。  
                                 作者简介:郑谷(989-1061)唐代诗人,字守愚。宜春(今属山西)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           中,人称“郑都官”。
                            注释:(1)峡中:指峡州,因在三峡而得名。
                                 (2)簇簇:茶芽簇聚的样子。新英:即新萌发出的茶草。摘露光:在有露水的时候采茶。
                                 (3)小江园:名茶?《广群芳谱.茶谱》:“峡州小江园……皆茶之极品”。
                                 (4)鸦山:在安徽宣城。鸦山茶为唐代名茶。
                                 (5)鸟嘴:四川的一种名茶,极嫩。
                                 (6)轻泛绿:茶汤呈浅绿色。
                                 (7)开缄:把包装着的茶叶包打开。浅含黄:茶饼外形呈浅黄色。
                                 (8)鹿门病客:唐诗人皮日修早年住湖北鹿门山,自号“鹿门子”,这里可能是作者(郑谷)自指。
                                 (9)春味:即茶味。
                            


                            16楼2010-09-10 22:1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茶 筅  
                              元 谢宗可
                                   此君一节莹无暇(2),夜听松风漱玉华(3)。
                                   万缕引风归蟹眼(4),半瓶飞雪起龙芽(5)。
                                   香凝翠发云生脚(6),湿满苍髯浪卷花(7)。
                                   到手纤毫皆尽力(8),多因不负玉川家(9)。  
                                   作者简介: 谢宗可,金陵人,元文宗至顺初(1330)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有咏物诗一卷传世。
                              注释:(1)筅:音xian冼,调茶竹具,约五寸长。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茶筅以劲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状面未必眇。当如剑尖之状。盖身厚重,则持之有力,易于运用。筅疏动如剑尖,则出拂而浮沫不生。”
                                   (2) 莹:光彩明亮。无瑕:没有疵病。
                                   (3) 松风:煎茶时水沸之声。漱:“煎”的意思。玉华:指茶。
                                   (4) 万缕:指煎茶时上浮的水气。风:指煎茶水沸时发出的松风声。
                                   (5) 飞雪:茶汤的色彩。龙芽:茶叶。
                                   (6) 翠发:绿色茶汤行成。云生脚:在注汤时用茶筅筅之,使茶汤的浪花浮成云头雨脚
                              为止。下句“浪卷花”相同。
                                   (7) 湿满苍髯:茶筅在茶时被弄湿。
                                   (8) 纤毫:指茶筅的筅丝。
                                   (9) 玉川:即卢仝。
                              


                              17楼2010-09-10 2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