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的月光吧 关注:15贴子:2,127

回复:桃花结诗社,春气动文苑(桃花主题征文,体裁不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222.73.126.*
笑春风 -----------------作者:流沙冰玥 2006-3-20 10:10  
 唐朝诗人崔护题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曾几何时,桃红李白都是久违的景色,纵使一枝枝依然美丽干街道纤手、窗台玉瓶。 
那点点嫣红、粉嫩,总不期然带上一丝丝柔弱的惨淡。 
崔先生逝去的是美人与情怀,留下的是千古颂咏的诗句。 
而今人离去的是自然天成的春色, 
唯得望远山而忆及夭夭春色的漫漫红霞。 
只是这回忆,只怕也是遥遥无期久矣。 
回忆闸门的kye,你遗失了吗? 
细细想来,但不知谁更失去的多一点,谁会比谁更怅然若失呢? 
难道说: 
桃花曾笑春风欢, 
笑与人面两相看。 
春未去时人已远, 
风尽梦残休凭栏。 
但是,且慢, 
听网络歌手清响唱一曲“笑春风”: 
行到水穷 
坐看云起 
望春风又绿 杨柳依依 
醉月迷花 
深闺梦里 
看春风乍起 池水凄凄 

佳人何去 
远山万里 
惜春风无迹 夏野郁郁 
秋叶无心 
芳草无情 
纵马前驰 落雪寒梅香满蹄 

笑春风 春风笑 笑看红尘多寂寥 
醉倚斜阳 桃花盛放 依稀看到你惆怅 
笑春风 春风笑 笑看浮生多纷扰 
问君归否 牵你衣袖 天际流云随风幽 

繁花尽 两相凝望成背影 
春风尽 空留残梦到天明 

更进一杯酒 众人皆醒我独醉 
醉眼看花 花谢花开乱红随风飞 
更进一杯酒 众人皆醒我独醉 
西出阳关无故人相陪 醉也不须归 
一枝柳 换你一滴英雄泪 

笑春风 春风笑 笑看红尘多寂寥 
醉倚斜阳 桃花盛放 依稀看到你惆怅 
笑春风 春风笑 笑看浮生多纷扰 
问君归否 牵你衣袖 天际流云随风幽 

繁花尽 两相凝望成背影 
春风尽 空留残梦到天明 

以天为幕 以地为席 
君问我归期 亦未有期...... 

歌声轻描淡写而又富有激情,缠绵却又不会过于伤感。 
也许,只要我们在离别与凋谢中,并不失却一颗微笑的心,就能永远与春风相约的吧。 
东坡有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但对我来说,一年好景毋须记,春风笑与桃花时。


19楼2006-03-21 08:03
回复
    《咏白桃花》
    谁将娇媚添成花?
    回顾微舞自在些。
    玉纨离尘少哀色,
    清骨不向东风斜


    20楼2006-03-22 08:17
    回复
      • 218.23.251.*
      也咏一回桃花凑兴[孙根超天天快乐]
      好趁东风刻意妆,情心荡漾盼刘郎.
      只缘豆蔻年华短,尽日争春尽日香.


      21楼2006-03-27 11:24
      回复
        一世嫣红焰城郭,
        春纱烂漫春颜薄;
        *色推开万户扃,
        霞光倾倒九天佛。

        为问*情绕襦落,
        斗知痴悒临眉泊。
        彷徨不与花同命,
        我惜花时花惜我。----附一张在江南用手机拍的桃花,江南花早,已寥寥


        22楼2006-04-03 10:33
        回复
          桃花赋 
           
           
          在校园中闲游。 

          其时天阴,飘着丝雨,漫步曲径,沐浴泠风阵阵,偶听晨读琅琅,心神宁静而清爽。经过一个小园,见几株桃花带雨,颇觉凄艳动人,便走近她们。 

          雨中,桃花不时飞落,又被风扬到阶前、石凳上、清池里,在飘零的瞬间,真是美到极致,但也凄凉之极,令人不忍。我固然可以自慰地想着她们虽是零落成泥,但馥郁如故,花的精神尚在,也可以因“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这样的议论而略感释怀,可是仍然有一丝无名的惆怅缭绕心空,挥之不去,教人感伤。 

          清池中的桃花最令人爱怜,“纯情如水送落芳,美得太凄凉!”(旧作),桃花流水,哀艳动人,正象纯情的逝去,悲剧即是美的凋伤。但水清、花艳、自然随缘的凋谢,也令人因她的“质本洁来还洁去”而起敬羡之心。 

          桃花总与爱情相关,在我的记忆中二者的联系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可推至周朝。记不得是哪本书提到,每至三月桃花初开之时,中原北地的青年男女便开始自由交往,如果两情相悦,便往往在山间水畔野合,回来再禀明父母,然后各自准备,然后自由结婚。这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和谐、美丽!孔子就是其父与十七岁的颜征在小姐野合而生的,他生在尼山,所以家里给他起名叫孔丘,字仲尼。先民的性情总是自然的,很少有约束,中国人的爱情是被汉代的董仲舒和宋明理学给拘禁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样盛艳的起兴在封建礼教严格的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出自《诗经》则是非常自然的。以前看《好逑传》,它对“关睢雅化,桃夭盛风”欣羡不已,应就是从侧面表达对当时极端禁欲主义的不满。 

          说到桃花与爱情的关联,不少人会首先想到《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朝时,书生崔护到长安郊区的南庄赏桃花,于一农户门前偶见一少女,他向那少女要水渴,少女端来一碗水给他,崔护见她笑盈盈立于桃花之下,人面与桃花相映,美艳可爱,令他心动。别后,崔护时常想念,次年同日,他应试及第后,再访桃林,然院门深扃,伊人不在,于是怅惘不胜,题诗于门扇,黯然离去。有人看见,转告其家,那家人吃惊不小,因其女儿自崔护那年走后便害下相思病,后来竟辗转床榻,气息奄奄,虽四处求医,不见好转。得知这个信息,家人迅速找到崔护,崔护得知自是又高兴又担忧,前去探望。那少女原是因情结于胸不能释然,一见崔护自然豁然而愈。接下来自然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而这个故事也不断被后人演绎着,其中以《桃花缘》最为有名。 

          另有一个故事也很有名,是关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杜牧一日在西湖闲逛,见一个十四的女子非常清秀可爱,就与人家家长约定,当女孩长到十七岁时来迎娶。谁知世事难知,杜牧仕途多舛,约期到来竟不能前往。当他终于有机会再到杭州时,那少女已结婚生子。杜牧憾恨不已,作诗相赠: 

          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愁怅怨芳时。 
          桃花落尽深红色,落叶成阴子满枝。 

          从桃花之落,想到爱情的凋逝,杜牧也许会叹自己没有“桃花运”,但他却不知道相遇即是缘,这段“桃花运”却流传千年,和南国三月凋谢的桃花一样,永远令人们感喟和叹息。 

          爱是人类永远歌唱的主题,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相爱的人,有美丽的爱情,而美丽的爱情总是与花相联系着。而在众芳中,我认为桃是爱情之花,爱是生命之花。有人会说玫瑰才是爱情之花,那是因为他不知道那是西方人的爱情传统,玫瑰对于中国人来讲,是特色的爱情之花,但桃花才是中国人本色的爱情之花。 

          我一直认为桃花是仙家之物,绝非凡品,否则不会有这样的影响之力。你看这“桃”字,左“木”右“兆”,分明就是木本中的神仙。怪不得在很早以前,每当新年到来,人们就把桃符钉在门上,认为可以辟邪,后来有人开始往上面写对称的文字,便成了对联,其文化影响延绵至今。道士们说桃木剑可以辟邪,仗着它行走江湖,替人消灾。普通人家没有桃木剑,也往往有桃木梳,为的也是辟邪。至于桃子,有美称曰:“仙桃”,吃它可以延年益寿。 

          灵悟的诗人陶渊明,特作《桃花源记》,把桃花与世外仙境联系起来。唐伯虎也自命桃花庵里的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卖桃花换酒钱”,其逍遥自在,令人艳羡。 

          一人在园,独对桃花,相看两不厌,我愿意做一个无言的知音,只看、只听、只是感觉她。但这样的心境现在少了,如果不是这样的清晨,这样的风中雨中,如果不是因着这个宁静的小园中几株寂寞的凋零的桃花,我日日纷乱紧张的心不会静下来,不会留意这自然的声色,不会有这种爱与美的心境。 

          属于桃花的三月将要过去,因想到桃花又要告别,写几句给她,聊寄思情。 
           
           
           作者: 贴巴 封 2006-4-2 15:35


          23楼2006-04-05 18:26
          回复
            桃花赋 
             有人说诗人白居易的《买花》中有:“春桃一片花如海,千树万树迎风开。花从树上纷纷下,人从花底双双来。”的句子,看来有误,我查过白居易全集,没有这首诗。 他倒有买花一诗,却是一首五言诗。 

            我倒是发现了郭沫若诗的一个版本,即棠棣之花中的“春桃一片花如海,千朵万朵迎风开。花从树上纷纷落,人从花中双双来。” 

            我想,定是郭老先写了棠棣之花中的这个版本,后来改写成“春花一片深如海,千树万树迎春来。花从树上纷纷下,人从花中纷纷来。” ,这个版本的优点是其通用性,凡是有花的地方都可以用。我过去在电视里看到过日本樱花开谢的镜头,非常震憾其场面之大,其花开之繁,满天满地飘飞如雪,真令人既爱且怜。这诗用在那个场面也是很适合的。当然,这只是一例,要举例实在就太多了。 

            郭的诗,我欣赏的不多,这首却格外喜欢,所以一直记得。 
             
             
             作者: 219.144.74.* 封 2006-4-2 22:18


            25楼2006-04-05 18:28
            回复
              花花妞妞呀 我把俺家的贴巴大哥写的桃花的文章也转来贴在这里吧?你仔细的阅读哦 应该很不错的哦 

              嘿嘿 看你最近玩的不亦乐乎 真是为你高兴呀 亲爱


              26楼2006-04-05 18:29
              回复
                今穿花丛过,一任桃花落. 
                宝山我空回,人老方知错. 
                 
                 
                 作者: 随风而散 封 2006-4-11 15:45


                27楼2006-04-13 12:51
                回复
                  批阅:1、《桃夭呓语》----222。214。152。* 
                  从“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一句诗引出春桃绽放的情景,同时也是借用这诗句,把不大容易表达的春桃的诗情画意归为一个格调,是作者的无心,也是作者有感而发,属于对桃花最直接的爱惜。有人喜欢把这种无心换种说法:妙手偶得之。 
                  “桃花朵朵开”,一支现代的歌,为什么突然如此强烈的与上面古调对立起来?是因为有人“我在这里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把那花儿采”,是因为作者思绪的跳动起伏。虽然内容得到了很完全的表达,方式上却因缺少过渡,给人转折太大的生硬感。建议作者注意,文笔反应所思的时候,不为所思左右才好,费一点心力,在保持内容上的完美时,同时保持方式上的完美。 
                  “家乡”的故事,才是作者真正要引出、真正要讲述的,他所要表达的家乡情是这样急切和优美,风光的灵动、传说的悠远、老耄的亲人、儿时的游伴,无一不在他的内心烙下永恒的“印”,现世一切----高楼、霓虹、喧嚣嘈杂----让步给亲切的回忆:“我分明只能看到,窗台上那一瓶夭夭的桃花.....”
                  形散,神凝。还要注意一下错别字。


                  28楼2006-04-19 09:05
                  回复
                    批阅:2、《虎丘西溪流觞一首》 -----作者:徐云鹤鹤 
                    云鹤的诗作自然是好的,这一首诗再次体现了“他的好”,一笑。 
                    “云林原自绝尘寰”,风度已经极洒脱,“到此浮名亦黯然”,更加傲然独立,谈笑于天上人间,不屑乎红尘纷纭。立意、境界这么轻松的高了上去,是真名士,还是假风流,好不好收的住,还要再看;且看:“觞咏东风归去晚,桃花树下试清泉”。好诗!
                    缺陷不多,有一小点儿:总体只是超脱,不沾一缕凡间的烟火,略有靠不住的虚脱。


                    29楼2006-04-19 09:17
                    回复
                      批阅:3、《桃花》----作者:逐个空名 
                      全诗未写桃一字,从“一树怎有千万枝,参差散开百花痴”句,看到了桃的繁荣,只会见桃花而不会见其它,何也?因百花在桃花之后,桃花在春天之首故也。“怎”表达出花的多,也表达出看花人的惊喜之多。同是百花,百花好,百花“痴”却不好,难以想象桃花之侧有百花痴绽,百花反而淹没了主题桃花,没有起好衬托作用。 
                      “引来蜂蝶醉曼舞”依旧还是繁荣景象,无他,亦无奇。“独坐黄昏仍不知”却已有惜花之主观意识,带出伤春情绪;“仍不知”三字,稍觉省略。


                      30楼2006-05-06 10:39
                      回复
                        批阅:4、
                        粉红儿女不沾衣,浅笑颦眉来却迟。 一度刘郎今又在,可持薄酒慰别离?
                        ---------------------------------------------作者: 糊涂透顶
                        数句寥寥语,一春欢喜相,在“粉红儿女”一句上;也或者人世间惟有欢乐是不沾衣的,别的也无法洒脱了


                        31楼2006-05-09 10:25
                        回复
                          批阅:5、 
                           武陵渔人寻旧梦,溪边鳜鱼戏落红。 早知春色藏不住,千树万树若霓虹。 
                          ----------------------------------------作者: 222.214.154.* 
                          这一个曾被葬花误读为难于充数的作品,先说一声见笑了。谁都看的出本诗贵在后一句


                          32楼2006-05-09 10:28
                          回复
                            葬花太谦,看错与看出,原只在一念之间,岂敢见笑


                            33楼2006-06-28 00:13
                            回复
                              我爱踏青觅闹红

                              桃花一笑迓春风

                              渊明何必归作赋

                              采得丹青入画中

                              大耳题画诗 .雅正


                              34楼2006-07-22 17: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