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吧 关注:463,100贴子:1,808,181
  • 0回复贴,共1

有哪些建筑的衰败让你觉得很可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一个身边的例子吧。金华建筑艺术公园,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听说过这个项目。2002年,金华市金东区区政府邀请了7个国家的17个建筑团队在公园内建造了17个小型公共建筑。

由艾青之子——著名艺术家艾未来领衔规划设计,参与设计的都是普利兹克奖获奖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张永和、刘家琨、日本的森峻子等等建筑圈的明星设计师。日本建筑师森俊子甚至断言:“金华会因这个项目在世界的版图上亮起来。

然而事与愿违,2007年10月盛大开幕后的几年里,公园迅速衰败,俨然成为一座“废园”。甚至连本地市民都不知道这座公园的存在,回看巨大的投入、高调的设计,显得极为可惜。


德国的帝尔·期韦泽,Till Schweizer设计的问讯处。官方介绍里说到“问讯处的生成由公园迎客的功能而来,设计的原则基于其对外的观看和游览周围的景致的出发点的功能,及整个公园建筑的大小与景观比例为出发点”。但实则没有让人感觉到和环境的适应,反而觉得阴森、没有亲和力。


墨西哥的塔提阿纳·毕尔堡 Tatiana Bilbao设计的展示厅。由于门都上了锁,无法进入内部体验有趣的内部空间,只能从背后攀爬上屋顶。


中国的刘家琨设计的茶室。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上给了人轻盈的感觉,仿佛有小鸟落在树林间。但可惜的是都上了锁,无法进去体验一番。


墨西哥的费尔南多·罗密欧,Femando Romero设计的茶室。还是老问题,门上了锁无法进入内部体验,仅从外观上看就像是一个平面构成,内部稍微做了些变化可以上下一二层,由于并不像普通的风雨廊桥一样有挑檐,雨水非常容易飘进来,从网络上的一些内部图片上看,台阶地面有积水,所以真正作为茶室运营的地方应该仅仅是在两边的封闭空间里面,但最佳的品茶处无疑是在外面的灰空间。


美国的迈克尔·毛赞,Michael Maltzan设计的书吧。同样也是没法进不去。建筑底部还有人放了一个不认识的神仙,虽然拿的拂尘和仙牌,但从头戴的通天冠和穿的八卦服猜测八成是孔明。

由于公园离市区太远,建设完成后缺少配套的运营资金,配套设施不全以及管理人员缺乏等等,这个艺术公园成为一座“废园”。而根本原因是对城市发展估计太快,在城市规划上不免““大跃进”,决策出现了失误,导致挣面子的政绩变成了丢脸的工程。不禁让人感叹唏嘘。曾经的网红建筑,舶来品,自身也没有很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环境。仅仅凭借大师的噱头,也很难获得市民的真正欢迎,曾经为此的巨额投入自然也打了水漂。不过近年来也似乎有被90后和00后盘活的迹象一一虽然名家所设计的建筑均已废弃不再发挥功用,但是也是这种破败让公园拥有了年轻人拍照时最喜欢的“ins 风”。可能慢慢也能发挥它残存的价值。
想了解更多有趣建筑观点、工程信息,不妨来Archcase大屋集看看,帮助您掌握最新资讯、了解先进设计理念!


IP属地:浙江1楼2024-01-16 10: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