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梦后宫吧 关注:32贴子:600

回复:(。君临天下,半世烟花)° _____________:‘ 宫闱册 ’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君临天下,半世烟花。韵梦后宫福晋篇上卷
。                   》-
                           °_______:坐在轿内盖着红盖头、都能听见宾客的奉承话、扬起嘴角苦笑几番
                           °_______:入了洞房、被他掀起红盖头、只是对视一笑而已、接着便做着夫妻之间该做的事                       
                           °_______:望着正在熟睡的他、浅浅一笑、或许他以后再也不会来我这吧



19楼2010-09-14 17:04
回复
    -《                    君临天下,半世烟花。韵梦后宫福晋篇下卷                    》-
    嫡福晋[一名]           
    侧福晋[三名]        
    庶福晋        
    侍妾        
    一品:**夫人        
    二品:贤夫人        
    三品:德夫人        
    四品:和夫人        
    五品:颜夫人        
    六品:柔夫人        
    七品:端夫人        
    八品:悦夫人        
    九品:岚夫人
    


    20楼2010-09-14 17:09
    回复
      -《                     君临天下,半世烟花。韵梦后宫格格郡主篇                     》-
      固伦XX格格/郡主
      和孝XX格格/郡主
      和硕XX格格/郡主
      固伦格格/郡主
      和孝格格/郡主
      和硕格格/郡主
      多罗格格/郡主
      XX格格/郡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仪:所有格格/郡主在遇到所有主子时需行万福礼。遇到跟自己同位分时行颔首礼。
      格格、郡主无宫内旨意,不可随意进宫。
      


      21楼2010-09-14 17:11
      回复
        -《                      君临天下,半世烟花。韵梦后宫秀女入宫篇                      》-
        不是想进宫就进宫的,要经过八旗选,下面是选秀的具体介绍
        清朝选秀女很复杂。由内务府主持,涉及到各旗都统衙门及户部等。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阅选时,按八旗的顺序,一般七八个人站成一排,由皇帝、皇太后们挑选。被挑选女子的名字,每排写一张单子,留宫中存档,这种名单,在档案中称为“秀女排单”。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来的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兼有行政、军事、生产等多方面职能。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  
        旗。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又有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别。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这是清政权赖以统治的主要支柱;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尽管清初将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称为秀女,但挑选的方法和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选一次,由户部主持,可备皇后妃嫔之选,或者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宗室;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人最终被逐渐升为妃嫔,但承担后宫杂役的,都是内务府包衣之女。到了清代后期,包衣三旗的应选女子就不再称为秀女,而在挑选宫女时,就明确地说“引见包衣三旗使女”了。所以说,能够成为清廷后妃的,主要是八旗秀女。  
        挑选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秀女们要走进紫禁城高高的宫墙,也就不那么简单了,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考察。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乾隆五年(1740)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没有经过阅选的旗人女子,即使到了二十多岁也不准私自聘嫁,如有违例,她所在旗的最高行政长官——该旗都统要进行查参,予以惩治。然而,就在这一规定发布的第二年,闽浙总督德沛上了一道奏折,请求乾隆皇帝允许他年过十七岁的儿子恒志与两广总督马尔泰的女儿完婚,但是,马尔泰的这位千金还没有参加过选秀女。此事令乾隆皇帝大为恼火,命令德沛立即赶赴京师,当面训饬,同时强调:“我朝定例,八旗秀女,必俟选看后方准聘嫁。凡在旗人,理宜敬谨遵行。近见尚有未经选看之秀女聘定许字者,大臣等有奏事之责者,虽系蒙朕恩俞允,究与体制未协。选看八旗秀女,原为王、阿哥等择取福晋;若在未经挑选之前即行结亲许字,非为废弛旧制,并恐无奏事责任之人,或不敢陈奏之人,伊等已行许字之女,朕因不知,另指他人,亦大有关系;且八旗秀女,于十三四岁即行选看,并无耽搁之虞。”这里,乾隆皇帝振振有词地说了三条理由:第一,每三年一次的选秀女是为诸王和众皇子挑选妻室,并非是为了给自己充实后宫;第二,一旦因选秀拆散了他人的姻缘,也是因为没有遵守“我朝定制”,违法在先,并非皇家的责任;第三,即使为了选秀等上三年两载,应选秀女也不过十六七岁,不会耽误她的终身。最后,乾隆皇帝命令“户部通行传谕八旗,所有未经选看之秀女,断不可私先结亲,务须遵例于选看后再行结亲聘嫁。”乾隆二十年(1755),再次补充规定:应阅视的秀女,在未受阅选之前私自与宗室王公结亲者,其母家照隐瞒秀女例议处。至于参选秀女的年龄,根据清宫档案,到清末光绪年间,最小的是十一岁,大的可达二十岁。  


        22楼2010-09-14 1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