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人联盟吧 关注:36贴子:230
  • 4回复贴,共1

漫画分镜的技巧与漫画脚本的完美结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1.漫画分镜基本技巧
Scott McCloud在《Understanding Comics》一书中,将漫画两格之间的跳动(画格间的时空流动)依照连续性分成六类:  
1.瞬间到下个瞬间(moment to moment)  
2.动作到下个动作(action to action)  
3.主体到另一个主体(subject to subject,还在通个事件或场景间,但是镜头主体转换)  
4.场景到下个场景(scene to scene)  
5.概念到概念(aspect to aspect,这个大约就是所谓的蒙太奇,两格之间没有必然的连续性,只是概念和气氛上的连接)  
6.完全不相干(non-sequitur)  
--------------------------------------------------------------  
『分镜』一词源自于电影,在漫画上我们也可以将之称为『分格』。  
大家都知道的,漫画包括有单幅漫画,四格漫画,连环漫画,  
及现在正在被研发的互动漫画,而,『分镜』则专被用在连环漫画上,  
它在漫画的制作上扮演着『诠释者』的角色,意在将漫画里的事件的:  
1-『发生顺序』  
2-『观察角度』  
3-『事(物)件与事(物)件的关联』  
4-『节奏和情绪』  
5-『虚与实』  
诠释出来,将之编辑成我们所见的漫画。  
这就像写文章里的文法一样,将一些文字词句编辑成能另人读得懂的规则,  
它有时更能左右读者阅读文章的情绪及反应,相对的,  
漫画的分镜旨在制作一种阅读规则,并藉由这种规则诠释事件与对象,  
分镜观念清楚的作者能随心所欲地控制其作品给读者的感觉,  
即使无趣的故事也能以精彩的分镜技巧而被诠释得有趣。  
那么,漫画的分镜和电影电视的分镜又有什么不同呢?  
电影和漫画各有其表现上的特性,电影利用连续影像与声音,  
而漫画则是利用图像及文字。  
我记得以前『天才小钓手』的作者矢口高雄先生告诉我:  
图像拥有情境描写的特性,而文字则拥有心理描写的特性,两者合而为一就是漫画。  
我这里再补充一下,一般人在看图像时会『思考』这图像背后所寓含的意义;  
而阅读文字时也会『思考』其文字所堆栈的影像。漫画结合了两者,  
意在『省略思考』,也就是说,看漫画是不需要动脑袋的,这是它的最大特性。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很简单的,其实看漫画不需要思考的意思就是  
画漫画极端需要思考。一位漫画创作者必须把我上段所描述的那五点诠释得非常清楚,  
因为一旦有不清楚的地方,读者就必须思考,一旦读者开始思考,这部漫画的阅读  
就会造成停顿,读者的情绪也会中断,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  
创作者必须熟练分镜的技巧。  
尽管漫画真正的起源算是在欧洲,(有人说中国的春宫图画应该才是漫画的始祖,  
它兼具了文字图画甚至连续的特性……但,我们这里先撇开它不谈。)目前为止,  
分镜观念最精致也最复杂的仍是日本漫画。  
它在分镜上的突飞猛进发生于漫画鬼才手冢治虫对于连环漫画的改良,  
现在其漫画出版社仍有专业人材不断地研究漫画表现上的更大可能性,  
不过,它的基本观念仍是不变的。之前有一位地位颇高的编辑告诉我,  
漫画分镜可分为四个项目:  
1-连续性;2-节奏性;3-情绪性;4-戏剧性.  
我必须说,没有什么比这种分法更蠢的了。画漫画要有连续性是废话,  



1楼2010-09-12 16:38回复
    戏剧性也不可能藉由分镜来控制,那么,我们就把注意力放到节奏性及情绪性上面:  
    节奏是漫画中的相对时间,如大家所知,漫画中的每一格象征一个单位时间,  
    一个事件用越多格子来表现表示这事件发生的时间越久,(像是慢动作),  
    反之,若格子越少表示越快,这是数学问题,并不难懂。那么情绪性呢?  
    说穿了,就是Zoom in或Zoom out的问题,将镜头拉进,能制作出压迫感,  
    基本上,特写镜头较能表现出情绪张力,而远景较客观。  
    但,如果只单用这种手段表现情绪的话,将会很无趣的。  
    那么,讲回我们的主题,也就是第一段我所描述的那五项:  
    发生顺序;观察角度;事(物)件与事(物)件的关联;节奏和情绪;虚与实。  
    对于初学者而言,本章先删去后两项,单独讨论前三项主题:  
    1-发生顺序:  
    文本:  
    一个高中女生一大早醒来,发现自己迟到了,她慌慌张张地穿了衣服跑到车站,  
    发现校车已经开走了,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骑着摩托车的同校帅哥看到她,  
    表示愿意载她去学校。  
    (我们将这篇故事换成:)  
    女高中生失魂落魄地在街上走着,一位帅哥骑着车过来,问她原因,  
    女高高中生说明了今天迟到的种种,帅哥听后表示愿意载她去学校。  
    (再将故事换成:)  
    女高中生坐在一位帅哥的摩托车后坐,从他们两人的对话可以  
    听出女高中生迟到并没办法赶上校车。  
    讨论:  
    第一个顺序将故事的重点落在女高中生身上;而第二个顺序,  
    相同的故事,重点在于男女主角的邂逅;第三个顺序里,  
    重点又变成两人的相处气氛了。  
    事件发生的顺序往往决定它们的重要性,在画分镜的同时,  
    安排好所要描写的事件的顺序也是一门功课。  
    2-观察角度:  
    文本:  
    一个高中女生一大早醒来,发现自己迟到了,  
    她慌慌张张地穿了衣服跑到车站,发现校车已经开走了,  
    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她看到一位骑着摩托车的同校帅哥,表示愿意载她去学校。  
    (我们将这篇故事换成:)  
    女高中生慌慌张张地跑到车站,发现校车已经开走了,这时另一个帅哥骑车经过,  
    看到这个奇怪的女孩子在抱怨自己迟到,他好奇地走过去,表示愿意载她去学校。  
    (再将故事换成:)  
    高中女生看到经过的帅哥,她有些惊讶地看着他,而那帅哥也停下来望着她,  
    两人相视不久,帅哥问女高中生为什么沮丧,女高中生说明迟到的原因后,  
    帅哥表示愿意载她去学校。  
    讨论:  
    第一个角度的重点仍是女高中生;  
    第二个角度在后半段加入了帅哥的观点;  
    第三个角度将立场模糊掉了,它可以说没有观点。  
    3.事(物)件与事(物)件的关联  
    文本:  
    一个高中女生一大早醒来,发现自己迟到了,她慌慌张张地穿了衣服跑到车站,  
    发现校车已经开走了,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骑着摩托车的同校帅哥看到她,  
    表示愿意载她去学校。  
    (我们将这篇故事换成:)  
    女高中生迟到了,她赶不上校车,这时她看到一个帅哥骑车过来,  
    看到她就大喊了一个女生的名字,结果发现认错人了,帅哥失望之余,  
    


    2楼2010-09-12 16:38
    回复
      还是愿意载女高中生去学校,女高中生猜出帅哥被某女孩子甩了。  
      (再将故事换成:)  
      一个帅哥赶着上学,途中看到一个穿着制服的女孩子在街上游荡,  
      他上前搭讪,和女孩挺谈得来,两人打算逃学,边骑着摩托车边聊天,  
      可是却在不知不觉中骑到学校门口,帅哥慌张之余,女孩却微笑地向他道谢,  
      走进学校,留下莫名其妙的帅哥。  
      讨论:  
      第一个事件里,『关联』只在于两人的偶然相遇;  
      第二个事件里,『关联』中却暗示两人之间存在了另一个女孩;  
      第三个事件中,『关联』模糊,留下神秘感。  
      在漫画中我们常常让角色去做这件事做那件事,但经常忽略它们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  
      它们做的这些事和故事到底有些什么关联?  
      这先观念上的问题清楚了之后,我们接下来要来看看分镜的表现形式:  
      1.镜头;2.阅读顺序;3.布局.  
      1-镜头:  
      一位很有名的香港漫画编辑写了本书,他把镜头分为:  
      鸟瞰镜头/平视镜头/鼠眼镜头/鱼眼镜头/大远景/  
      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等,  
      除了充稿费之外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他要写这么多废话。  
      这里我们只须要把重点放在两种镜头:『特写』和『全景』。  
      特写用在清楚的仔细的描写某样对象,  
      也许是角色的表情,也许是定时炸弹上的定时器,而这对象在故事中不能被忽略,  
      我们就用特写来画它。而全景用在交代状况,什么人在什么人的什么地方,  
      他们又在干什么,我们用全景,也就是把所有该表演的对象都放进镜头里,  
      它能让读者知道现在故事里的这一堆对象的实际关联及动作,位置。  
      2-阅读顺序:  
      日式和台式漫画的阅读是由右至左,一个格子里若出现了两个人物,  
      你希望读者先看到的人物就得摆右边,而后让读者看到的就摆左边,  
      对话的顺序也需按着这顺序。也因为这样的方向性,若一个人物『跑进』场景里时,  
      我们就画他从左边跑到右边,这样和读者阅读的方向相反,能产生『出现』的感觉;  
      反之,若该角色正『跑离开』场景时,就画从右跑向左,  
      这样读者就会顺着他的方向移动。  
      3-布局:  
      起承转合,只是制造一种阅读上的规律。起,一个振奋的画面,  
      一个新角色的出场或是一个爆破的场面;承,快速地告诉读者,  
      刚刚的那角色那场面到底怎么回事;转,伏笔,一个角色忽然看到了什么而脸色大变,  
      或一个新登场的黑影,让读者期待看到发生的事情的真相;然后合,把事件讲清楚,  
      让读者获得满足。  
      以上是对于分镜初学者的练习方向。有了这些技巧做基础,  
      日后要再更进一步研习高阶分镜便可如鱼得水,  
      学员们除了理解分镜的逻辑及规律之外,  
      最重要的仍是实际操作练习,并请朋友们阅读自己的作品,  
      仔细听取别人的意见加以思考,做为下一次创作的经验,  
      当这些技巧熟稔之后便可随意变化出更活泼的表现手法了。
      来源www.comicxmantu.com


      3楼2010-09-12 16:38
      回复
        很有帮助,谢谢


        IP属地:重庆4楼2011-03-05 22:32
        回复


          IP属地:四川5楼2011-08-17 1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