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插茱萸醉瑶台吧 关注:320贴子:21,903

游“召稼楼”古镇----阑干楼阁帘楼,小桥流水飞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入秋已有时日,上海的天气仍未脱炎暑之气,有朋友告知位于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的召稼楼古镇修葺一新,集江南水乡之特色,且赋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值得一游。
      既然近在咫尺,于是携伴老友二三,便寻径而往。



1楼2010-09-14 11:22回复
            现在上海的交通很方便,我们从南北两个方向,最后换乘地铁8号线抵达航天博物馆站,再换乘乘175路车(过去的周杜线),要不了二十分钟就到了召稼楼入口处。
           据报载说今年5月“召稼楼”古镇景点就开街了,其实街市已做起了买卖,但一期工程尚未就绪。
          你看,一到景区,大门口还在大兴土木呢!
           


    2楼2010-09-14 11:34
    回复
           “召稼楼”其实是一个远去的地名,一度被简称为“召楼镇”。今日寻来,当年那些得名的楼早已灰飞烟灭,留了一段史说“明工部右侍郎谈伦子田,建楼鸣钟以召农耕”。
           我们循着牌楼后面的临时小巷,绕道而入……


      3楼2010-09-14 11:40
      回复
              我们穿过一家店铺,眼前是一片小广场,正对着一座小石桥---报恩桥。
        


        5楼2010-09-14 11:50
        回复

                阑干楼阁帘楼,



          6楼2010-09-14 12:23
          回复

                 小桥流水飞红。
              


            7楼2010-09-14 12:25
            回复

                     如今这里是浦江镇革新村,以古镇的残迹作背景,如今重新规划,将面积达150亩之广,散落着不少保存较完整的“礼耕堂”、“梅园”等清代建筑,修葺成规模较大文化历史遗“产迹”,供人们游览。
                  
                     以古镇的残迹作背景的水乡风貌。
                    


              8楼2010-09-14 12:33
              回复

                   热闹的街坊……


                9楼2010-09-14 12:40
                回复

                      古戏台……,这里还没有真正的开街,游人尚少了点,自然 古戏台有了,但戏还没真唱起来。
                  


                  10楼2010-09-14 12:48
                  回复

                         “ 迎世博、游古镇”的游船码头倒很热闹。


                    11楼2010-09-14 12:52
                    回复

                           立秋虽说已过,西风没起,秋意全无。
                           在美景中游弋,心情一定不错。
                        
                      


                      12楼2010-09-14 13:01
                      回复

                            古镇残迹“礼耕堂”就在你进街不远处,以目前的位置,座落在众多饭店酒楼一侧。
                            “礼耕堂”建于1793年(清乾隆年间),像“礼耕堂”这样大规模的文化历史建筑,目前在上海已很少见了。


                        13楼2010-09-14 13:13
                        回复

                              “礼耕堂记”
                              


                          14楼2010-09-14 13:16
                          回复

                                “礼耕堂”是富人闲时听戏的地方,日本人曾火烧过,但墙门巍然不倒。仿佛满是创伤地在诉说自己的历史与境遇。
                                 如今虽经修整,依稀能找到其残痕……
                            


                            15楼2010-09-14 13:21
                            回复

                                    “礼耕堂”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据说有关部门近期准备采取措施加强保护老建筑。灰瓦墙门里庭院深深,12道墙门层层叠叠,确有几分深宅大院的气派。介绍说堂内有五进大院,厅堂楼宇共计138间。骑马墙、荷花墙、白墙黑瓦……古代上海郊区主要的房屋形态在此可以一览无余。
                                     我们很期盼能一见其修缮后的气势。
                                     这里大概就是他一进大院的大墙门吧……
                                
                              


                              16楼2010-09-14 1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