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吧 关注:88贴子:159
  • 1回复贴,共1

多情 I 无情 C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外人看来,热情奔放的I是这个世界上活得最热闹的人了。
    
    I(社交型)们不停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与所有半生不熟的人装作很熟的样子点头、微笑、握手,表情夸张的讲着有趣的故事,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众人瞩目的焦点。他们天性乐观,无忧无虑,诚挚的希望拿自己的热情换回别人的真心。
    
     这一切在冷眼旁观的C(服从型)的眼里看来全都不值一提:他们语言漏洞百出,他们动作夸张而带有侵犯性,他们热情得有些矫情。
    
     于是I一个角度巧妙,热情奔放的发球到了C那里,碰到的就是冷冰冰的无情扣杀。
    
     魏延同学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三国人物。此人出名是因为被古往今来第一聪明人诸葛亮断言:脑后有反骨,此人必反,于是预先准备下魏延谋反时候的砍头计划。结果这家伙真的反了,而且真被砍了。古往今来的说书人说到这里,往往眉飞色舞,添油加醋的歌颂着诸葛丞相英明神武,能掐会算,听书的也频频点头,赞叹之余,恨自己怎么没长这么一副“诸”脑子。殊不知,这也是一场多情I无情C的悲剧。
    
     且看魏延同学的两次出场:
    
     第一次:刘备被曹操追的鼠窜到襄阳,当时襄阳已经投降曹操,不开城门。魏延同学领着数百号弟兄上城楼大喊:“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众视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当下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
    
     第二次,太守韩玄冤枉大将黄忠,要杀他,刚推到门外,恰欲举刀,忽然一将挥刀杀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者便来!”众视其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乃义阳人魏延也。
    
     但看魏延同学的长相: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我们就知道这模样跟关二爷有的一比。然后他两次走的都是出风头路线:没人让你当官,没人让你当领袖,你热情奔放,上杆子的就冒出头来,跟大家喊:跟我来。这么一个民间运动积极组织者,难怪诸葛亮看他第一眼就觉得不顺眼。你那么冲动,那么想出风头,哪天不让你出风头了,你还不再振臂一挥“跟我来”啊?对于被三顾茅庐才出山的诸葛亮(C)来讲,一切事情的推进要一步步按章程来,不能乱了规矩。I无处发泄的能量在他看来多余而危险,他真是恨不得借他几把扇子让他“随时保持冷静”。从心理上,他更倾向于熟读兵书的马谡,也不愿意接近好出风头的魏延。
    
     作为I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爱刺激,好冒险,脑子里面的新鲜想法一个接一个。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同学又耐不住寂寞了,上帐献策曰:“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茂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怏怏不悦。
    
     “孔明一生唯谨慎”是对C的最好写照。C的大脑像电脑一样冰冷而高效的运转,计算着每一个机会背后暗含的风险。他们对I的热衷风险嗤之以鼻,认为是思考片面和不成熟的表现。I认为与人赌胜赌的是运气和士气,C认为要成功靠的是谋略和算计。两种思维模式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和了解,必然会互相看不顺眼。
(作者:周宏山 来源:Goodisc免费性格测试 http://www.goodisc.net/WebForm/Article/ArticleDetails.aspx?ID=9)


1楼2010-09-14 15:26回复
    呵呵,挺有意思的


    2楼2012-06-03 11: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