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前先跟大家“显摆”一下知识储备,科普一下关于“回合”二字的由来。
春秋时期,军队之间的战争是非常讲究礼节的,比如说两军要互相布阵好之后再开打,攻下都城后,对方服个软就撤军了。回合,就来自双方的车战。车战展开的时候,双方的战车互冲,远的时候弓箭对射,近的时候用戈、戟、矛这些武器互怼。一顿输出完后再调头回来,准备第二波冲锋。冲锋的过程,叫合,调头叫回,这就是回合的由来。

三战当中回合两个字大家肯定不陌生,一般是用在状态当中。增益的状态,比如曹仁洞察2回合,公孙瓒的2回合先攻,还有负面状态四面楚歌的中毒2回合等等。对于很多玩家来讲,这里的2回合似乎并不难理解,无非是第1回合有了状态,第2回合还保持有,第3回合就没了。但是在细究战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离谱”但是实际上非常靠谱的细节玩法。话不多说,开始举例。
【基础案例1】3回合闪避

这样的战报大家应该不陌生,但是左慈的一技能金丹秘术,明明是这样描述的:战斗前2回合,使我军全体获得17.5%-35%规避效果。那为什么于吉整整规避了3回合呢?

以下是重点,每个字都是:
三战里的一回合,是指武将开始行动后到下回合开始行动前
于吉之所以有3回合的规避效果,是因为他速度偏慢,别的武将已经进入第3回合,但是他还处在第2回合当中。一直到他开始行动,第2回合才算结束。

理解了以上“回合”的机制以后,就可以解读各种战报了。
【实战案例2】:郭嘉2回合洞察持续到第3回合

【进阶案例3】:鲁肃减伤效果横跨2回合
我们知道,鲁肃第2回合交了属性之后,第3回合给兵力最少的友军回血,并提供一个减伤效果,持续1回合。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鲁肃提供状态的时候,目标武将如果已经比鲁肃早行动,那目标武将是回合中被增加的状态,回合中被增加的状态,是不算1回合当中的,要下回合开始行动才开始计算。
我们结合战报来再解释一下。

第5回合,鲁肃给刘备回血,并提供了33%左右的减伤,正常情况下,如果刘备比鲁肃晚行动,那么刘备开始行动后到下回合行动前,这个效果就会消失,也就是第6回合刘备行动前会消失。
但是这里的战报是刘备比鲁肃早行动,鲁肃后来给增加的减伤,那么这个减伤就会持续到第7回合刘备行动前才消失。


再延伸一下,如果鲁肃第5回合提供减伤后,后面还有敌将输出,那么刘备第5回合会吃到减伤,第6回合也吃到减伤。第7回合,如果有比刘备速度快的敌将攻击刘备,刘备还能吃到减伤。直到第7回合刘备开始行动,这个减伤效果才消失。理解了以上,就可以读懂下面更复杂的战报了。
【高阶案例4】:孙权获得增益状态时,持续2回合

正常的战报是这样的,第1回合获得连击,第二回合行动后开始算,第四回合行动前消失。




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这样的战报,第四回合连击,第五回合连击,第六回合还在连击。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原因:孙权的连击状态是第四回合行动以后普攻给自己打出来的,立即生效,但是不算在“持续2回合”当中。前面讲过,三战里的一回合,是指武将开始行动后到下回合开始行动前。孙权已经行动了,是行动后获得的状态,所以并不算一回合。
理解了上面,下面的战报就不难理解了。第3回合行动后打出洞察,直到第6回合行动前才消失。


【延伸案例5】
再重复一下,三战里的一回合,是指武将开始行动后到下回合开始行动前。
但是!!!武将在动≠武将开始行动。
王元姬奇数回合可以让不处连击状态的我方武力最高武将发动一次普通攻击,但是,武将在动≠武将开始行动。所以,这时候张辽仍然受到盛气的缴械效果。直到张辽行动,2回合的缴械效果才消失。


同样,类似的战报来自年度武神SP马超。SP马超的技能是敌军主将行动前,自身有概率发动普通攻击。但是,武将在动≠武将开始行动。

第4回合末尾,张飞赳螑马缴械SP马超,持续1回合

第5回合,缴械开始计算回合

第6回合,缴械效果暂时还没有消失,也是因为SP马超并没行动,是关羽行动触发了威武并昭的普攻效果。

全文结束,有不理解的可以提问。
春秋时期,军队之间的战争是非常讲究礼节的,比如说两军要互相布阵好之后再开打,攻下都城后,对方服个软就撤军了。回合,就来自双方的车战。车战展开的时候,双方的战车互冲,远的时候弓箭对射,近的时候用戈、戟、矛这些武器互怼。一顿输出完后再调头回来,准备第二波冲锋。冲锋的过程,叫合,调头叫回,这就是回合的由来。

三战当中回合两个字大家肯定不陌生,一般是用在状态当中。增益的状态,比如曹仁洞察2回合,公孙瓒的2回合先攻,还有负面状态四面楚歌的中毒2回合等等。对于很多玩家来讲,这里的2回合似乎并不难理解,无非是第1回合有了状态,第2回合还保持有,第3回合就没了。但是在细究战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离谱”但是实际上非常靠谱的细节玩法。话不多说,开始举例。
【基础案例1】3回合闪避

这样的战报大家应该不陌生,但是左慈的一技能金丹秘术,明明是这样描述的:战斗前2回合,使我军全体获得17.5%-35%规避效果。那为什么于吉整整规避了3回合呢?

以下是重点,每个字都是:
三战里的一回合,是指武将开始行动后到下回合开始行动前
于吉之所以有3回合的规避效果,是因为他速度偏慢,别的武将已经进入第3回合,但是他还处在第2回合当中。一直到他开始行动,第2回合才算结束。

理解了以上“回合”的机制以后,就可以解读各种战报了。
【实战案例2】:郭嘉2回合洞察持续到第3回合

【进阶案例3】:鲁肃减伤效果横跨2回合
我们知道,鲁肃第2回合交了属性之后,第3回合给兵力最少的友军回血,并提供一个减伤效果,持续1回合。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鲁肃提供状态的时候,目标武将如果已经比鲁肃早行动,那目标武将是回合中被增加的状态,回合中被增加的状态,是不算1回合当中的,要下回合开始行动才开始计算。
我们结合战报来再解释一下。

第5回合,鲁肃给刘备回血,并提供了33%左右的减伤,正常情况下,如果刘备比鲁肃晚行动,那么刘备开始行动后到下回合行动前,这个效果就会消失,也就是第6回合刘备行动前会消失。
但是这里的战报是刘备比鲁肃早行动,鲁肃后来给增加的减伤,那么这个减伤就会持续到第7回合刘备行动前才消失。


再延伸一下,如果鲁肃第5回合提供减伤后,后面还有敌将输出,那么刘备第5回合会吃到减伤,第6回合也吃到减伤。第7回合,如果有比刘备速度快的敌将攻击刘备,刘备还能吃到减伤。直到第7回合刘备开始行动,这个减伤效果才消失。理解了以上,就可以读懂下面更复杂的战报了。
【高阶案例4】:孙权获得增益状态时,持续2回合

正常的战报是这样的,第1回合获得连击,第二回合行动后开始算,第四回合行动前消失。




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这样的战报,第四回合连击,第五回合连击,第六回合还在连击。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原因:孙权的连击状态是第四回合行动以后普攻给自己打出来的,立即生效,但是不算在“持续2回合”当中。前面讲过,三战里的一回合,是指武将开始行动后到下回合开始行动前。孙权已经行动了,是行动后获得的状态,所以并不算一回合。
理解了上面,下面的战报就不难理解了。第3回合行动后打出洞察,直到第6回合行动前才消失。


【延伸案例5】
再重复一下,三战里的一回合,是指武将开始行动后到下回合开始行动前。
但是!!!武将在动≠武将开始行动。
王元姬奇数回合可以让不处连击状态的我方武力最高武将发动一次普通攻击,但是,武将在动≠武将开始行动。所以,这时候张辽仍然受到盛气的缴械效果。直到张辽行动,2回合的缴械效果才消失。


同样,类似的战报来自年度武神SP马超。SP马超的技能是敌军主将行动前,自身有概率发动普通攻击。但是,武将在动≠武将开始行动。

第4回合末尾,张飞赳螑马缴械SP马超,持续1回合

第5回合,缴械开始计算回合

第6回合,缴械效果暂时还没有消失,也是因为SP马超并没行动,是关羽行动触发了威武并昭的普攻效果。

全文结束,有不理解的可以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