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5,177贴子:4,338,306
  • 46回复贴,共1

舍己从人是一位伟大的师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舍己从人是一位伟大的师父,它就是你自己,它潜藏在每一位练太极拳人的身体里,只等你在推手、散手和器械的对抗中去循业发现。


IP属地:浙江1楼2024-02-04 20:17回复
    舍己从人潜藏在一切拳法里,就像水藏在海绵里,就像雕像藏在大理石里,就像画藏在颜料里,就像念头藏在人的心里。


    IP属地:浙江2楼2024-02-04 20:18
    回复
      因此,练太极拳的人啊,由舍己从人而觉悟吧,舍己从人可以使你战胜自己通往自在,舍己从人有那个能力——你有那个能力。


      IP属地:浙江3楼2024-02-04 20:20
      回复
        练太极拳的都知道舍己从人这四个字。但舍的是什么?从的又是什么?为什么要舍?为什么要从?具体要怎样舍?要怎样从?舍了从了又要怎样?我敢说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太极拳练习者都不知道。吧里大师们,你们知道吗?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04 20:24
        收起回复
          舍己从人能救世,步态从容雨不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5 02:09
          收起回复
            修学太极拳的人务须明白: 相同是先天的,不同是后天的。人们只是渐次从自己里面发现而已,从一开始我们就人人是师,拥有相同的法!


            IP属地:浙江7楼2024-02-05 06:05
            收起回复
              分享给一些有缘的朋友们 :
              《师门》中的 大乘四舍法门
              1、舍己从人
              舍己从人是舍我而从他,是听、走、化。一次问师父,本门无固定招式套路的拳法,只论心法自然和气脉流淌,但所有功法又全都是紧密围绕着当下的身界、意识界与外界去练的,到最后是否就是纯以神行而忘乎所以?师父说:是啊!到后来就是一片神行,无招无式,又万变不离其中,即是‘无量’,一切均是自心、自性这神明自然流淌出来的,神就是自性,明就是明明了了,明了一切却又不住于一切、无住,用完即了,没有任何粘缚。如果将精神意念关注在招式和各种要领上面,就是一种自我将心性神明束缚住了,也不会再有自然,道法自然,源自天真,直心是道场,平常心是道,前人说得明明白白,人人都有、都会的,也就是当下的平常心。师父说,神行并非是无念,只是不住,即用即空,即空即用,如镜显相,生而无生;无住即是心死神活,也唯有在意识分别的妄想心停歇了,神才会真正起用,亦即太极拳拳论说的‘阶及神明’,一片神行。《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此‘着熟’并非是指把招式或技巧弄纯熟,而是指因地上将‘舍己从人’的道理牢牢守住,弄纯熟,这是太极拳的本因。这就需要特殊的功法来辅助,熟练了舍己从人,渐而就有了拳上、身上、心上的内外四两,这就是‘懂劲’了,而后果位就变成了‘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所谓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实际上就是不增不减,无生无住,又了了分明,此即太极拳的神明,也就是自性的本体。舍己从人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从手上、身上、心上去做到、而且随时随地和任何人谈手时、包括在生活当中的为人处世,都能保持住就不容易了,舍己从人,是太极拳根本之中的根本,核心之中的核心,也是入门的钥匙和证道的关键所在,哪怕是在太极拳武学功夫上,都离不开它。首先要能真正舍得了自己,去除这个‘我’和‘我执’(双重之病),才能真正有后面的从得了他人,这是太极拳因地的本因,《拳论》的‘本应舍己从人’,就是指的这个本因。
              舍己从人的本法与身体的感受无关,这个一定要弄清楚,这里弄不清楚后面的都是糊涂的。例如打坐腿痛,吃错东西肚痛、牙痛、被撞到、被割破了身体感到痛等等,这个痛与不痛的感受,与舍己从人的本法是无关的,不能混为一谈。肚子饿了就是饿了,身体痒了就是痒了,不能说舍己从人了就没有了这些感觉,那就脱离了平常心、平常事的本来面目。而是痛就是痛,但还有一个不痛的在,知道痛与不痛的那个家伙,本身并不在痛与不痛上,这个要区别分清,了知了这个就可以明悟很多的道理。
              在一次上课中我有些恍惚,问师父:既然拳架套路是束缚,为什么拳论当中有‘着熟而后渐悟懂劲’一说?‘着熟’难道指的不是拳架的招式套路以及推手之中技巧的熟练吗?师父说:你这前半句是完全错的,后半句还有些对,只是若不明白道理后半句也是错的,因为招式套路是随心所欲千变万化的,哪一式才是要时常练的‘着熟’呢?哪一式又可以不练的呢?如果以招式套路理解成‘着熟’,岂不是自困自缚于招式上变成笨蛋了吗?而推手是没有招式的,但在推手当中懂得了舍己从人,推手就进入到了一个高层次当中了,就有了真正的四两。于是师父伸手让我体会,我前推,毫无阻力,师父说这就是舍己;而后师父让我加力、加速度再推他,感觉依然是空空荡荡的,丝毫着力不得,但师父的手却没离开过我一直粘着,但我就是在推空气一样。师父突然问我懂了吗?我有些似懂非懂,不敢回答。师父有些惋惜,说为什么不敢当下自肯呢?‘着熟’就是舍己之后的从人啊!将这个舍己功夫纯熟到自己手上、身上,不要忘记,久而久之就有了四两,有了这四两就摸到了太极拳的门了,就可以进门和祖宗相认了,而后方知懂劲,也就是随心所欲从人,别人怎么来弄我,我都顺从于他,而且不会因此受影响,这就是太极拳的本法。舍己、从人,是两个阶级,‘舍己’需要‘着熟’,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这个状态去练推手;‘从人’需要‘着熟’之后的‘懂劲’,方能做到‘引进落空、四两拔千斤’的‘神明’妙用,都是很简单很明了的道理,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无端端地被自己的思想意识弄复杂了,绕了一大圈多余而冤枉的路程。只要能牢牢的把握住舍己这个状态,太极拳就永远不会走偏,也不会走宗。


              IP属地:浙江8楼2024-02-05 17:01
              回复
                2、舍己从己
                舍己从己是听劲、懂劲的运用,属于明劲、暗劲,完全是打人功夫,也就是金刚手段。舍己从己,只要有人示范讲解,都容易做到,也就是举手投足间的随心所欲了,而这一层‘境界’却并非是用的意识分别,是气脉流水的作用。太极拳论的‘用意不用力’还属于意识分别的范围,而舍己从己却已是脱离于意识的范畴,属于神明之行了,这就是‘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的用处和道理。心死神活,死猪不怕开水烫是心死,但后面还有个神活,神活就是从心而欲,但后面还有个‘不逾矩’是关键,如果没有这个‘不逾矩’作为重要依据,明劲、暗劲就会出手见红失去了慈悲心。舍己从己相对容易,舍己从人却不容易,所以学太极拳最关键还是先要有舍己从人,把这个养熟,这是基础,也是太极拳的根本。
                师父与我推手,演示到这里的时候,一只手与你相应,但你若生起了贼手、贼心,师父另一只手就作势要打了,师父知道你内心是什么样的状态,而且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师父说这就是从己,完全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师父说,你可以打他,也可以对他慈眉笑笑。如果涉及到性命危险的时候,就是金刚手段了。因此舍己从己是纯武学功夫上的用,怎么用,用多少,需要谨慎。


                IP属地:浙江10楼2024-02-05 20:48
                回复
                  3、不舍不取
                  这个状态就是完全的不生,无生,师父经常说的练推手先要像死猪不怕开水烫那样,置之死地而后生,慢慢就知道了什么是心死而后神活。只是我们做不到,也放不下,不敢放,自我保护意识很牢固,我执很牢固,就做不到真正舍己了。所谓的舍己就是先要无生,能够无生,不受外界的变化而影响,不起分别心,师父说这就先要做到体会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状态,不惊也不恼,对手逼仄过来的时候,我只守着我自己四两的一亩三分地,这是不舍;不去分别对方要如何变化,这是最初步的不取。但这里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不舍不取是连神活的状态都没有,就像修行打坐之中入定了,无生也无死,没有什么是可以舍的,也没有什么是可以取的,完全没有这些念头和想法,与外界、他人、包括自己的身心已经没有了任何关系,像死猪也可以,像木头、石头也可以,一切都无所谓,入定在当中。这是一个锻炼体验的过程,是必须要体会的,但不是最终目的,石头是无情之物,不能变成痴呆呆的状态,不舍不取最终是涅槃的状态,回归‘于第一义而不动’,本无有动摇,无有生灭来去,又另当别论了。


                  IP属地:浙江12楼2024-02-06 05:59
                  回复
                    舍己从人只是表象,从人仍是由己,是随心所欲的由己。。


                    IP属地:山东13楼2024-02-06 11:07
                    收起回复
                      这是个好帖子,建议吧主加精。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06 13:14
                      收起回复
                        不赞同本文2.后边“着熟”部分理解。
                        这种以推手为钢的理解,固然有道理。但实践中问题也不少。
                        一是民国杨敞就指出数年推手纯功敌不过它拳半年。
                        二是民国国术比赛,搭手的都不行。
                        三是有马保国雷雷,同样亲自验真。
                        所以,随心所欲只存在理论里 ,想象里。
                        四,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受不得冲击,是不掌握接法。推手是近身直接化。
                        所以非搭手的比武,必须练套路。
                        套路也构成技击的框架基础。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2-06 14:43
                        回复
                          我们师父说了: "凡是真心热爱太极拳的朋友们,只要你们人品好的,大家都可以聚在一起,无论是想来学习,或者是想来切磋交流的,我都表示欢迎。"


                          IP属地:浙江17楼2024-02-06 17:03
                          收起回复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太极拳武学高明处,可谓是“春风化作绕指柔”,一切从心所欲,亦即师门的舍己从己,智慧处即舍己从人,慈悲处即舍己利人,独善其身处即不舍不取。


                            IP属地:浙江18楼2024-02-07 15:35
                            回复
                              推手中的一种特殊感觉--被关爱着
                              被关爱着。我觉得,这是和我们师父推过手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的一种特殊的感觉。
                              被关爱着,这是太极拳之中最为殊胜的拳法--舍己利人。就在那一刻的一瞬间,颠覆了我对太极拳30余年的所有认知--化干戈为玉帛--不战而屈人之兵。
                              问诸位拳友: 在推手当中被对方始终[关爱着],你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有为此而感动过吗?
                              现在几乎所有的推手都是在想着怎么去弄人,以及如何不被人弄,这就与太极拳背道而驰了,如此也永远不会亲近太极拳的本来面目的。


                              IP属地:浙江19楼2024-02-07 15: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