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箬离吧 关注:17贴子:1,335
  • 8回复贴,共1

【生如四季之花ζ璀璨】被隔离的世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几年在追剧这一事情上的偏好,是越来越喜欢看古代的剧了。
架空背景的历史剧,悬疑剧,权谋剧,真好看,津津有味,全是假的都无所谓。
却也变得不怎么喜欢现代剧,哪怕知道这些都是胡编乱造的,也总觉得相似的事情总会发生在身边这个活生生的世界里,发生在这个,与现代剧的建筑、自然、人文都一模一样的真实世界里。
好像是这样。
越来越喜欢一些,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假得不得了的东西。
年纪越大,也越喜欢独居与独处。
能与内心自恰,能与灵魂共宁,能一点一点的将“行动”二字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哪怕只是看看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听着一路喧嚣,看着路灯与汽车尾灯各种交相辉映形成星海,一闪一闪,然后纯纯发呆,都挺好。
但有时候,由于被有形或无形的操控压抑太久,有些不属于乖孩子的叛逆念头在夜晚也会偷偷萌生。
人最本能的欲望促使着一些邪恶且可耻的想法蠢蠢欲动,连窗外的夜色都变成了欲盖弥彰的证据。
你想为此而批判自己,但另外一个声音告诉你要放过自己。
人在成为人之前,也只是普通的生物罢了。
可你没能逃过长久以来禁锢与枷锁对你的捆绑,所以黎明一到,你仍会收敛并谴责自己。
独居让“行为”攥在手里了,但长期被剥夺选择权和决定权的自己,仍无法让“思想”立定。
所以会说,会演,会表达。
更会假装和隐藏。
离开地产行业后就开始逐渐进入疲于交流的状态。
然后就这么疲了好几年。
于是从以前意气风发滔滔不绝的社交达人,逐渐偃旗息鼓成为现在的社交障碍患者。
又或者是,觉得自己身上与身边的一切都不那么有趣,也不值得去分享了,也不想去分享了。
朋友圈可见从全部到半年,再从一个月到三天。
发朋友圈的频率也从以前的一天一发到两三天一发到现在的,一周也许都看不见一条。
反倒是我那以前沉默寡言的闺蜜,现在却开始变得热爱生活,生活中的细碎在她眼里都是可爱。
有些想哭。
人家都是看电影情到深处自然哭。
我是对自己情到深处开始哭。
我可真爱自己。
有时候感觉强撑着其实已经有些吃力了,但还是要装作我很好。
装作我很热爱生活,很努力,很上进,很积极乐观,很小太阳。
我不会觉得强撑有什么问题,只会觉得是自己能力还不够,所以得撑,强撑觉得吃力也是我该的。
但也没能找到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多给自己找一些,看起来能够解决问题的事儿做。
去年考了一年,但,好像也没让我觉得好受一些。
嗯,换个角度想,也许不这么安排自己,我会更难受。
回头还是多来写写吧。
不向外表达,起码得跟自己说说话。


IP属地:重庆1楼2024-02-21 15:07回复
    如今时常会觉得无趣。
    游戏不过那样,看剧不过那样,跟人唠嗑不过那样,听人讲故事不过那样,也就更没什么心思给别人讲故事,何况也没有故事可讲。
    会把心水的歌循环一整天,让节奏和旋律不断敲打神经与心,但本质却也是感到无趣的,好像自己只是在歌里发呆。
    会刷微博会看B站会被某些段子逗乐,但也不觉得有趣,那只是好笑。好笑不是有趣,只是一种神经的反射。
    闺蜜问什么时候铁树才开花,我说现在已封心锁爱,她说大姐你都封多久了。没办法,不觉得有趣了。
    但为了偶尔将自己的身心送离这个封闭的世界,还是会拾掇衣衫深吸口气强打精神努力让自己去感受有趣,成为有趣,成为那个别人眼里的有趣的自己。
    变太多了。
    却还固执的伪装着希望没人发现我的变化。
    不喜欢针锋相对,所以远离和避开一切可以吵架的可能性。
    也不喜欢莫名其妙的亲昵,但却不知道如何拒绝和避开。
    仿佛是,提出拒绝,便极大增加了不快的风险,也就增加了针锋相对的可能性。
    不喜欢吵架,不喜欢针锋相对,不喜欢发疯。
    不想要别人看到自己歇斯底里的一面。
    所以生活无趣吧。
    平和没有波澜,所以才会无趣吧。
    毕竟喜怒哀乐都被砍去了一半,不大喜大悲,无大怒无大乐。
    好像一切都维持在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上。
    哦,那个词好像叫做,情绪稳定。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24 02:17
    回复
      果然还是喜欢夜晚一些,夜晚的黑色可以隐去很多神态,也可以消化很多情绪。
      闺蜜今晚笑着笑着就哭了。
      说实话我无法共情于情绪过于外露的人们的感受,所以无法理解她为什么会这么哭。
      但好像也挺无力,因为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落泪。
      我不难受,只是鼻子有些发酸罢了。
      可能是,被爱包围的人,在离开爱的时候,会因为缺失而落泪吧。
      可能是,缺爱的人,渴望被爱而落泪吧。
      有时候觉得自己也是蛮,可笑又可怜的。
      内心无法真正依赖他人,但也无法靠着自己完全真正独立,于是一直那么扭捏,或者逞强。
      也不愿意让任何人再看到自己脆弱或者发疯的一面,所以宁愿求远回到自己的小窝也不愿意寻近回父母的家,所以宁愿假装自己一点没醉,强撑精神去照顾他人。
      可示弱的人才会得到保护啊。
      可…
      可我从来不是示弱的人呐。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03 03:12
      回复
        社交原来也不是一件太差的事情。
        遇到属性相似性格相似的人,社交其实很快乐。
        今年的改变我想,是重新打开自己,重新踏入原本对我而言已经陌生的社交领域。
        为了找到曾经的自己,或者是说,挖掘出另外一个自己。
        但自己其实也分不清楚,这种状况吓得自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是疲惫,还是乐此不疲,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分伪装。
        可能这需要一个过程。
        也可能我永远做不到。
        在社交时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又或者是,其实这本就是我。
        但我感谢。
        感谢时机,感谢LYJ,感谢今天结识的新朋友。
        感谢这一切,让我又窥见了一些曾经的自己,又或者是,在曾经的自己上的一个,更得心应手的自己。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04 02:33
        回复
          今日最震撼的两句话。
          “这个世界没那么美妙,但是‘之间’很美妙”。
          “我正在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
          我从未想过“in between”的关系。
          好像发现了一点点人存在的意义——连接。
          我存在于自我认知里,也存在于他人的关系网里,这很奇妙。
          向内探寻,与自己对话,能帮助自己稳定内核,变得坚定,但向外社交,能把能量扩大化,并且与其他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这很美妙,也是我从来没有去思考的。
          以前作为E人的自己,社交只是外在的性格使然,但经历了几年的I人生活,我开始逐渐建立内核,关于我就是我的内核,再次想要重新回归到E人状态的时候,整个人的感觉更饱满了,真好。
          感谢经历,也感谢身边与我产生连接的朋友们。
          被记起,被讨论,被牵挂,被在乎,被需要,逐渐真正的体会到这种价值感,真好。
          以及自己也逐渐放下名利场。
          从2013年走到2024年,这11年网配圈也好或者网络音乐圈也罢,幸运地是我仍然不忘初心。
          赞美,掌声,荣誉,金钱,这些只是因热爱而努力顺带来的附属品,它们从来就不应该被当做是目的。
          也曾慌乱过,也曾质疑过自己到底写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很烂,因为不被选择,不被认可。
          但后来意识到,不同赛道,不必强求,也不必为了追求出名或者金钱而为难自己的情绪。
          写歌,最重要的是为了快乐,为了内心的满足,为了能看到一个好的作品,诞生,为了能与听到它喜欢它的人产生一些微妙的连接,而不是这首歌我能卖多少钱,我能怎么火,能被多少人知道。
          毕竟能被经常合作的小伙伴们信任和喜欢就已经很幸福啦。
          很高兴自己能沿着自己曾立下的方向走去,正在成为一个不慌不忙,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温柔且坚定的女孩。
          不与他人卷,只成为一个,自己心里认为的,更好的一个,普通女孩。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09 00:59
          回复
            悲伤不再以洪流的方式席卷而来,而是像大雨时分从窗户上滑落的水珠一般,一点一点的,从上至的下,浸润着玻璃上某条不规则的道路,且留下痕迹。
            悲伤也没有什么预报,就像跑在高速公路上的车,前一秒还沐浴风与阳光,后一秒却被乌云遮住,开始接受雨水的撒泼一样,那么的无厘头。
            还是会对这个世界无动于衷,如果放弃努力感受生活的话,下一秒就可以抛下一切不负责任的跳往悬崖。
            还是觉得生活不过如此。
            还是觉得内心的沟壑深深浅浅凹凸不平也无法填满。
            但陶老师有句话说得对啊。
            每个人都要负责自己的成长史,任何人受的伤害都不该由别人来买单。
            舔着伤口慢慢坚强吧。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28 00:58
            回复
              还是找了六劳斯题字,琛琛做封面,把两年前写的那首纯音乐发布出来。
              然后速速写了一个文案,亦如最近的内心。0
              “我且知道孤独如渊,你我从人间烟火中舀一勺绚烂慰藉着灵魂,也不填半分沟壑。”
              最近在重温庆余年第一季,婉儿对着李云睿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自己终于能找到能够托付孤独的人了,那一刻挺动容的。
              李云睿也有她的孤独。只可惜她没能找到能寄托她孤独的那个人。
              每个人从出生起则被孤独裹挟着前进的,所以一直觉得能与孤独共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份共洽,是要从心理到精神,再到现实空间的共洽。
              但是学习这份共洽这么多年,却抹不开孤独这份感觉的侵蚀。
              特别是两个人在一起,孤独不被消解的时候,感觉就会更突出。
              以及,世界上确实不存在同频共振的人。
              大多数是一些表象的东西给人带来的错觉,而这种错觉会让人产生一种名为喜欢的瞬感。
              喜欢是一种捉摸不定的瞬间感觉,而能保持长期关系的,一定是恰当好处的供需关系。
              要么精神供需,要么物质供需,最好二者共存,但似乎我在这段感情里,无所求。
              唯一新增便是性,但性,不足以维持多么长久的亲密关系。
              人类之所以称其为人类而不是动物,就是因为人比动物多了情感,感受,认知,思维,而这些,远比性来得更为重要。
              不可否认性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的规律与本能。
              但在我的世界里,它其实可有可无。
              感情里的磨合,越来越觉得是一个伪命题。
              到底是有多爱多深刻才会愿意为对方去改变,改变自己二三十年已经形成的习惯与思维。
              或者说,二三十年都未养成的好习惯凭什么你觉得,他会立马为养成。
              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了这么久,也就证明这个人压根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问题。
              那么,你又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能去说,这个人这样不好,那样不好的呢。
              毕竟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许在他人眼里也是存在问题的,可自己也怡然自得的过了这么久。
              所以磨合真的,挺没必要的。
              除非有人真的发自内心觉得自己有问题,才会去修正。
              但很奇怪,我觉得将他人视为自己变得更好的理由,这样很脆弱。
              所以我从来不将某个人立为自己的动力,也挺抗拒自己成为他人的因。
              今天和露腰说着这段时间恋爱的情况,我跟他几乎是互不相欠的状态。
              像极了朋友,只是说,是可以睡觉的朋友。
              和壳壳说,他没有什么沉没成本,其实我也是,都没什么沉没成本。
              互不相欠看起来明理懂事,但缺少了任性与作与胡搅蛮缠的那份排他性。
              懂事到最后,就是不再有情感和情绪的纠缠,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也就到了可以说分开的时候了。
              果然感情这件事,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10 01:29
              回复
                感情就是挺脆弱的,人与人之间的羁绊也不过如此。
                还惦记的都是影子中那个被遮住了丑恶的幻象。
                还惦记的是多年前那个场景下的微妙的氛围和感觉。
                还喜欢吗。
                早就不了吧。
                也许只是对当时一个没有句点的结束还耿耿于怀罢了。
                我觉得撕裂自己很丑陋。
                粗鄙不堪,很破碎,很脆弱。
                所以至今不敢坦然承认自己的自卑。
                我不怕被其他人讨厌。
                却不愿意被他讨厌。
                恨都行。
                但讨厌,不行。
                喜欢不喜欢的好像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但我真的需要一个能发自内心尊重我,认可我,欣赏我,支持我,爱护我,心疼我的人。
                需要一个能接受我歇斯底里,撒泼打滚,无理取闹,撒娇蛮横,或者流泪的人。
                可他不是。
                我没有感到被认真对待过。
                也没有感到被偏爱过。
                就这样吧。
                拉扯几年了,都不过如此。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20 23:36
                回复
                  爱的总量是一定的。
                  有的人选择深爱,将所有的爱意都给了一个人。
                  有的人选择泛爱,平等却浅浅的去爱任何一个人。
                  其实都没什么问题。
                  蛮有意思的。
                  今年学习的主题莫不是,接受世间感情存在的万千种可能性。
                  感情可以是价值匹配价值交换,也可以是情绪和心理上的互为依托,也可以是肉体上的需求交换。
                  早该意识到,在感情这件事情上,也不应该既要又要还要。
                  主要看自己图什么罢了。
                  但怪就怪在,我对于感情一事,无所图,无所求。
                  价值匹配和交换?
                  无需匹配和交换,自己的价值,自己加码。
                  情绪心理上的依托?
                  也无需依托,自己照顾自己的情绪,接受情绪以任何方式流动在自己身体内,然后消化就好。
                  肉体需求?
                  淡漠的很,或者选择玩具,比男人更轻松。
                  因为事实就是,一旦把需求的满足转移到他人身上,那么,必定会有满足不了或者不对称的gap出现。
                  想清楚了这一切人生轻松无比。
                  对婚姻无所求便用不着非得趟这浑水。
                  有人爱我我便爱,无人爱时便爱己。
                  孤独也是生活很好的调味剂,我需要它,需要它为我提供宁静或痛苦。
                  但仍然分不清,自己的内心到底是接纳了这世间的万种可能性,还是内心高筑的铜墙铁壁隔绝了这万种可能性。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30 01: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