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过系统科学训练的反民科同僚对奥卡姆剃刀原理这一名词应该不陌生,然而对于一味沉浸在自我幻想,自我欺骗的民科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概念。笔者认为这是民科产生的根源,故从奥卡姆剃刀原理出发系统分析民科所犯的逻辑错误。但笔者的目的不是为了叫醒沉溺于不切实际的民科们,因为民科吧和反民科吧多年的都斗争已经证明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另一篇帖子有所分析,大家也可以点开主页参考一下,作出补充或者指正。笔者的目的指出他们的根本性错误之处,为反民科斗争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局外人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水平,不为民科的花言巧语,如出一辙的洗脑话术所蒙蔽。当然,本文设计很多科学史,比一般的科普可能更详细一点,大家也可以当作科普文看。对于奥卡姆剃刀原理最简洁的概括就是八个字: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实体不单单指物质,也只理论中的任何元素、假设、或者变量。事实上,奥卡姆剃刀原理地提出与发展也是一段趣事,暂且按下不表,附在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先来看看历一个违背该原理的典型例子:麦克斯韦第一次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既然是波就会在空间中传播。从麦克斯韦的电磁波传播方程中,可以推导出光速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且为一个常数,是由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并且与介质的特性无关。(麦克斯韦做出这些预言时人们还没有证明电磁波的存在)但是学过牛顿定律的人都知道速度是相对的,描述速度必须要指定参考系。那么电磁波的速度,或者说光速是相对什么而言的呢?显然不会是相对于地面,也不是相对于观察者。于是科学家们引入了一种假想的物质:以太。以太被认为是无处不在,绝对静止的物质,甚至“真空中”也被以太填充。正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光在以太中传播,所谓光速就是光相对于以太的速度。但是从以太理论出发可以轻易得到一个推论:所谓光速是一个常量只是相对于以太而言,既然以太是绝对静止的,那么光速相对于观察者依然是相对的,观察者相对于以太以不同的速度运动自然会测量到不同的光速。我们都知道后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发现不管怎么测,光速都是一个不变的值,这是以太学说无法解释的。其实科学家提出以太的原因就是受到了牛顿力学的影响:在牛顿力学的体系下,时间和空间是独立于物体和参考系的存在,而且有一个绝对的时间和空间框架。所谓“以太”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绝对静止的空间参考系。我们后来会看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突破了牛顿体系的桎梏,彻底摆脱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念。其实发展到这里,并非是谁的理论证明了“以太”是不存在的,而是发现了以太的概念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于是自然而然地将它从理论中剔除出去了。事实上,我们遵照按照民科的思维,以太理论修修补补完全可以继续有存在的可能,以下是笔者想到的最简单的一种修改: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保持恒定速度运动的其实是以太而不是光,之所以会观测到光速不变其实是因为光相对于以太是不变的。那个科学家能证明我的理论是错的?没有观测到以太难道就能说明光不存在吗?事实上,科学可能都永远无法证明以太是不存在的,这也是很多民科经典地嘴硬话术。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大家就非常明白奥卡姆剃刀原则地重要性了。如果不遵循这一原则,今天你可以引入以太,明天就可以引入磁子(这是吧中某位民科正在做的事情),今天可以引入天球,明天就可以引入上帝。而且这些理论只要精心设计,能解释实验现象,科学就完全无法证伪,而且引入了超自然或者唯心主义之后,甚至不需要精确设计。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古代对于下雨打雷地解释,认为天庭中有雷公雷母负责打雷,龙王负责降雨。事实上,科学家无法证伪这种理论,因为没看到过龙王不代表龙王不存在啊。只是现在的大气理论显然更简洁,没有多余的实体,尤其是看不见摸不着,从未被观测到过的实体,因此大家哪一种理论的接受度更广不言而喻。当然,简洁并非奥卡姆剃刀原理的第一要求,最重要的还是能解释自然界和实验中的现象。以下是另一个例子:在托勒密的宇宙学模型中,地球处于正中心,8个天球围绕着它,这8个天球分别负载着月亮、太阳、恒星和5个当时已知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为了说明在天空中观察到的这些行星的相当复杂的轨道,人们认为它们本身沿着附在相应天球的更小的圆周运动。最外层的天球带着所谓的固定恒星,它们的相对位置总是保持不变,但是天体总体围绕着天空旋转。最后一层天球之外何物一直不很清楚,但是它肯定不是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托勒密模型的系统可以相当精密地预言天体在天空中地位置,但是为了正确地预言这些位置,托勒密不得不假定,月亮遵循的轨道有时使它离地球地距离是其他时候地一半。这意味着月亮有时显得要比其他时候大1倍!托勒密承认这个瑕疵,但是尽管如此,他的模型被广泛地,虽然不是普适地接受。它被基督教会接纳为与《圣经》相一致地宇宙图像。这是因它具有巨大优势,即在固定恒星天球之外为天堂和地域留下了大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