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吧 关注:240贴子:969
  • 0回复贴,共1

变了!2024高考数学—— 2024江苏高考数学试卷改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七个相关省考试院或考试主管部门官宣2024年高考数学试卷将使用新的试卷结构,即“8+3+3+5”模式,分别是湖北、湖南、重庆、海南、山西、广东、江苏。
先简单回顾2024年九省联考数学试卷,这份试卷整体上延续了往年新高考卷中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基本结构,但题量由之前的22道缩减到19道,其中多选题、填空题均由4道变为3道,解答题由6道变为5道。从分值上看,单选题、填空题的分值均无变化,而多选题分值则由之前的5分变为6分,解答题分值由之前的10+12、12+12+12+12变成现在的13+15+15+17+17,总分150分不变,选择、填空总分值由原来的80分变为73分,解答题的总分值由原来的70分变为77分,大题分值提升明显。
选填题和解答题考查知识点的变化很大,解答题不再是全面考查三角、数列、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六大板块,而是从中选出4块进行考查,最后一道题则以新情境带有竞赛味的样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份试卷中,明显感觉到多选题和填空题的最后一道题有一定的难度(貌似老江苏高考的命题风格),而解答题18题第2问、19题第2问和第3问均有一定难度,难度高于近几年新高考1卷相关题,总体而言,全卷难题分值约占30分,占全卷的20%,如果以“5:3:2”的命题原则来衡量,这20%的难题起到了一定的选拔作用(但高考似乎不是以一门学科来选拔的,或者说高考选拔人才并不是以某几门学科中的几道难题的累加进行的)。给我们的启示:对于平时基础较好的同学,主要是数学稳定在130分及以上的同学来说,对于这20%的分数,可以针对自身情况在自己能力允许前提花时间、找准点、予突破,并不是说一味地做难题或者去钻研大学内容,而是在阅读理解、信息处理、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方面要加强提升,这才是根本。对于平时数学稳定在110-130之间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稳住现状,查找自己训练(作业或考试)中的错误点与盲区,进行针对性训练,另一方面要突破自身瓶颈,对照教材或往年考卷进行专题性训练,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加以提升。对于现在基础较弱的同学而言,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能拿到的基本分数拿全拿足,确保自己会做的题目争取做对,争取多拿分,可能要学会考试,多学一些应试策略。
由此可见,不同层次的同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后期复习计划,合理的学习计划能达到事半功倍,精准应考的目的。
还需值得念叨的是对试卷的预期设想,在以往高考数学结束之后,不少同学仰天长叹:这次考试的题目与自己(或老师)估计不符,要么原本知识点的顺序出现变动,要么过去不常考的知识点出现了,要么难的知识点出现在简单题位置,等等,比如2022年新高考数学1卷的第4题考查棱台的体积公式,许多同学复习时不重视公式的识记,考场上看到后难免会惊慌失措,造成后面的题目受到一定的影响。解答题也有过类似情形,2019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21题以概率题作为最后大题,很多同学就非常不适应,最终可能连读题的耐心都丢失了,其实只要耐心读题是可以拿一些分数的,再如这次九省联考的第19题第1问,也是只需要细心读题,拿到4分估计是不难的。但是很多考生平时养成了“读之匆,失之大”的习惯,往往一看到题目就立马放弃了,该拿的分数最终没有拿到。再如前两年高考卷中习惯在选择的1-5题的某个小题中设置一点坡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19年全国一卷第4题求断臂维纳斯的身高和刚刚提及的“南水北调”问题),很多同学因此而受到了影响,从而导致后面的题目没有答好。要知道高考试卷有变可能会是常态,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反复强调“反机械刷题”的命题理念,只有打好扎实的基本功,调整好自己的答题心态,不受到个别题目的影响,通过平时训练养成面对各种突如其来变化的答题心态,力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将所有能够拿到的分数全部拿到。
最后,着重说明的是通过近几年呈现出的新高考数学试卷以及本次九省联考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靠机械刷题想取得数学高分已经不太可能了(当然不是不刷题,而应是通过做题真正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这次九省联考中的题目非常灵活,任何知识点都可能考,任何位置都可能考简单题或难题,比如解答题第一题考导数题,强调导数是研究函数性质的基本工具,并非去挖空心思地进行深挖或毫无边际地扩充,其实还是突出考查对学科的本质的理解和数学的基本功力,再如18题的圆锥曲线,如果考生按照惯性思维死算硬算,在考场上很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还未必能得到正确结果,但如果考生能体会到解析几何本身是几何问题,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结合初中学习的几何知识,进行巧妙的转换,那么这道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事实情况是不少考生在平时机械刷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看到定点、定值、最值的问题,就立马“直曲联立”,而不是思考条件中的几何信息如何转化,在哪些地方需要转化后运算,如何运算才比较合适等等。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只会机械刷题的学生肯定不会适应。因此,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在拿到题目时,先分析再作答,避免被机械刷题中形成的惯性思维所束缚。


IP属地:江苏1楼2024-02-22 14: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