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
这个也是初级问题中,非常经典的一个问题。
.
这里实际上有两个问题:
一、「、」是什么,及其使用规则
二、「ます」形(无「ます」)与「て」形的异同
.
下面详细解释:
一、「、」是什么,及其使用规则
「、」在日语里不是顿号,而是「読点(どくてん)」,同我们的“逗号”。
严谨的说,日语里的“顿号”为「・(なかくろ)」(「・」可以做英语的“间隔号”)。
.
日语逗号「、」的大致使用规则如下:
1、主语主题之后
私は、母になります。
2、句子中顿的地方
私は学校へ行き、先生に会います。
3、句中表示并列语义的地方
私は学校へ行き、弟は公園へ行きます。
4、接续辞的地方
しかし、......。......けれども......。等接续辞后。
5、换气的地方
.
.
二、「ます」形(无「ます」)与「て」形的异同
即,「終わり」与「終わって」的异同。
按动词词尾变形,以及助词的继续,这个问题又称:
“动词连用形”与“动词テ形”的异同,或者,
“前ます形”与“动词テ形”的异同。
.
在《标日》、《大家的日语》中,以「日本語教育文法(对外日语教育语法)」的解释,将「終わり」以及「終わります」称为「ます」形。
为了避免对「ます」形解释的混乱,将:
「終わり」称为「前ます形」;
「終わります」称为「ます形」。
.
同样的,将「終わって」称为「テ形」。
.
先看「前ます形」/动词连用形。
「前ます形」/动词连用形 在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时,其用法叫做「中止法」。
(「中止法」中的“中止”会导致学习者混乱,所以,汉语的翻译叫做“中顿法”)
举例解释:
例1:私は学校へ行き、弟は公園へ行きます。
例2:私は学校へ行き、先生に会います。
.
翻译:
例1:我去学校,弟弟去公园。
例2:我去学校,去见老师。
.
从例1来看,「中止法」表达的,仅仅是并列。而且,句子中顿前后的内容并无前后关系。即,“弟弟去公园”和“我去学校”可以随便地调整前后。
从例2来看,「学校へ行き」的行为先于「先生に会い」,时间顺序的先后关系。
.
接下来看动词的「テ形」。
还是先看例句:
例3:私は学校へ行って、弟は公園へ行きます。
例4:私は学校へ行って、先生に会います。
.
翻译:
例3:我去学校以后,弟弟去公园。
例4:我先去学习后,然后去见老师。
.
从例3来看,「テ形」表达的是时间顺序的先后。
从例4来看,「テ形」表达的是“我去学校”是因,“见老师”是果,前后文是的逻辑关系。
.
.
总结一下:
・动词「前ます形」/动词连用形,表示:
(1)时间顺序的先后关系;
(2)句中内容的并列关系。
・动词「テ形」,表示:
(1)时间顺序的先后关系;
(2)动作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
两者相同的地方: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顺序先后关系。
.
两者不同的地方:
动词「前ます形」/动词连用形,表示句中内容的并列关系。
动词「テ形」,表示句中内容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
关于动词「前ます形」/动词连用形,或,动词「テ形」后接「読点」的问题,请联系上面的第一与第二来看。
.
有问题请继续提问。
星座王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