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层层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动各项惠农政策落实落地,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均连续14年居浙江省第二,构建起更加稳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作物总量保持稳定。2023年绍兴市粮食作物总产量为75.3万吨,同比增长5.0%;总产量持续稳定在70万吨以上,完成了“粮食播种面积179.8万亩、粮食产量75.0万吨”的年度目标。其中,小麦产量为4.4万吨,同比增长15.8%;早稻产量为12.7万吨,同比增长21.0%;晚稻产量为42.5万吨,同比增长6.3%。粮食产量稳中有增,不仅夯实了农业基本盘,更让农民吃上了稳定种粮“定心丸”,为来年交出丰收答卷打下扎实基础。粮食种植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绍兴市粮食播种面积为180.5万亩,同比增长0.4%。分品种来看,粮食播种面积呈现三升一降,小麦种植面积为14.9万亩,同比增长11.0%;早稻种植面积为28.5万亩,同比增长20.8%;晚稻种植面积为82.6万亩,同比增长4.5%;其他旱杂粮种植面积为54.6万亩,同比下降14.4%。粮食作物整体种植结构由旱杂粮逐步调整为稻谷类主粮,有效提升绍兴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保障绍兴粮食安全。粮食作物单产小幅增长。2023年,绍兴市气候条件总体较好,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明显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夏季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多,适宜农作物生长。全年粮食作物综合单产为417.2公斤,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8.3公斤,增长4.6%。其中小麦单产为295.5公斤,增长3.8%;早稻单产为447公斤,增长0.4%;晚稻单产为514.8公斤,增长1.7%。绍兴粮食生产喜迎丰收离不开绍兴市出台的多项惠农帮扶政策,以及粮食生产相关服务保障。近年来,绍兴市各地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开展专业化服务,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下乡,抓实优质育种、足量供种、合理引种等工作,培育示范典型,扩大技术辐射带动,进一步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如绍兴市某种业公司自主培育研发的“舜达135”平均亩产可达704.2公斤,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超级稻认定。此外,各地持续增强粮食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粮食产业全链综合效能,为端牢“绍兴饭碗”、守牢“绍兴粮仓”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