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作者汤又觉(汤汝锟),姚宗勋先生的徒弟,这是他的《意拳浅释》里的一段,是对当年王芗斋,姚宗勋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教学时的方法的记载。
基本桩又名养生桩或健身桩。因健身及体疗均习此种桩法。初习技击者也必先由基本桩入手。站桩时双足分开,宽度略与肩等,双足尖微向外斜,以舒适自然为度。凝神定意,先假想自己由透至足整体放松,放松得好似一件软绸长衫。但若是则必无法站立,将似一件绸衫摊在地上一样。此时应再假想顶上有一坚固的铁钩,下悬有绳,自头顶将全身吊起,有若将绸衫挂在衣钩上,如是则此衫自然向下垂悬。身体所呈放松状态与绸衫略似。顶上必须做适度的悬吊,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使双足能平适的站在地上。身体由悬绳吊紧,初时或不免悬得过紧,以至身体有挺直不适的感觉,此时试将该绳稍稍放松,使身体微微下垂,但是勿放松过多,只觉身体较平时感觉为松时,呼吸也更觉舒适顺畅既可。身体既已微微下坠,全身之重量则只凭该绳悬吊,勿再使重量与放松点放在两足。然后再将悬绳略微收紧,使全身每个关节都觉得已微微松开,并每个关节间都各
有间隙。彼此间毫不挤迫也毫无体重压逼的感觉。悬绳的松紧可以就自己的需要做适当的调度,呼吸则一定要时时都能保持顺畅。继将双膝放松使之微屈,但勿屈曲过度,致使两腿负担增加。只觉非直即可。然后将双手环抱如抱球状,轻轻向前侧上方提起,既然有球抱持,则两臂与手自然形成一半圆状,两手各指之间相互撑开,撑满,故虎口已略成半圆形。指尖微屈,也在扣抱该球,但勿用力,两手之指端相遥对,其距离约稍大于手掌之长度。抱持时两肩松垂,两上臂之内侧须虚离腋部,感觉如有一轻柔之球在腋间隔开。继续设想所抱之球极薄,极轻,软而柔滑,内充气,有弹性,但是其质地不坚韧,有若不会自行破裂之肥皂泡。只可轻轻抱持,用力稍大则会破裂,用力过小则会滑落。此种抽象之想象中,所用的力已接近所寻求的最适当的力。同时由头至足逐步体察,顶上选调之力是否有偏倚?头部是否因紧张而又在用力?两肩有否保持在松垂状态?或已因精神紧张而耸起?胸部与腹部是否仍有
紧张并未呼吸顺畅?胸腹轻松舒适则气自下沉。气能下沉则小腹常圆字能气恬神安。腰部是否因着力而稍向前顶而致现凹入状?臀部是否因用力而向后上方耸起?双膝是否太屈?以至两腿过度吃力。足部是否因保持身体平衡而用力?以致又引起紧张?。如此周而复始,对全身四肢百骸一一体察,如绝已经放松,是否可以试试再放松些?但切要注意,所谓放松,乃是感觉上的放松,内部的放松,形式上却不可以变成松懈。所松而不懈,就是这个意思。
基本桩又名养生桩或健身桩。因健身及体疗均习此种桩法。初习技击者也必先由基本桩入手。站桩时双足分开,宽度略与肩等,双足尖微向外斜,以舒适自然为度。凝神定意,先假想自己由透至足整体放松,放松得好似一件软绸长衫。但若是则必无法站立,将似一件绸衫摊在地上一样。此时应再假想顶上有一坚固的铁钩,下悬有绳,自头顶将全身吊起,有若将绸衫挂在衣钩上,如是则此衫自然向下垂悬。身体所呈放松状态与绸衫略似。顶上必须做适度的悬吊,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使双足能平适的站在地上。身体由悬绳吊紧,初时或不免悬得过紧,以至身体有挺直不适的感觉,此时试将该绳稍稍放松,使身体微微下垂,但是勿放松过多,只觉身体较平时感觉为松时,呼吸也更觉舒适顺畅既可。身体既已微微下坠,全身之重量则只凭该绳悬吊,勿再使重量与放松点放在两足。然后再将悬绳略微收紧,使全身每个关节都觉得已微微松开,并每个关节间都各
有间隙。彼此间毫不挤迫也毫无体重压逼的感觉。悬绳的松紧可以就自己的需要做适当的调度,呼吸则一定要时时都能保持顺畅。继将双膝放松使之微屈,但勿屈曲过度,致使两腿负担增加。只觉非直即可。然后将双手环抱如抱球状,轻轻向前侧上方提起,既然有球抱持,则两臂与手自然形成一半圆状,两手各指之间相互撑开,撑满,故虎口已略成半圆形。指尖微屈,也在扣抱该球,但勿用力,两手之指端相遥对,其距离约稍大于手掌之长度。抱持时两肩松垂,两上臂之内侧须虚离腋部,感觉如有一轻柔之球在腋间隔开。继续设想所抱之球极薄,极轻,软而柔滑,内充气,有弹性,但是其质地不坚韧,有若不会自行破裂之肥皂泡。只可轻轻抱持,用力稍大则会破裂,用力过小则会滑落。此种抽象之想象中,所用的力已接近所寻求的最适当的力。同时由头至足逐步体察,顶上选调之力是否有偏倚?头部是否因紧张而又在用力?两肩有否保持在松垂状态?或已因精神紧张而耸起?胸部与腹部是否仍有
紧张并未呼吸顺畅?胸腹轻松舒适则气自下沉。气能下沉则小腹常圆字能气恬神安。腰部是否因着力而稍向前顶而致现凹入状?臀部是否因用力而向后上方耸起?双膝是否太屈?以至两腿过度吃力。足部是否因保持身体平衡而用力?以致又引起紧张?。如此周而复始,对全身四肢百骸一一体察,如绝已经放松,是否可以试试再放松些?但切要注意,所谓放松,乃是感觉上的放松,内部的放松,形式上却不可以变成松懈。所松而不懈,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