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宗吧 关注:52贴子:210
  • 3回复贴,共1

唐文宗的“风凉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淮二所   陈 寿 谱
    唐文宗是唐朝的第14任皇帝,于公元827年即位,在位14年。当时朝政为宦官所把持,文宗几度反抗,但终告失败。最后,文宗被宦官所完全监控,毫无作为,只好整天饮酒求醉,赋诗消愁。他自认为受制于家奴,比周郝王、汉献帝两位亡国之君还不如。我们现在常用的“风凉话”一词,就是来自于这位皇帝。据《旧唐书》记载,公元838年盛夏,文宗和5位词臣在未央宫吟诗消夏,他先吟道:“人皆苦炎夏,我爱夏日常。”众词臣都跟随应和,文宗却最欣赏柳公权的联句,评价说“辞清意足,不可多得”,并要柳将其诗书写于壁上。柳公权的联句是:“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这件事后人多有评论。宋朝大诗人苏轼认为柳公权的续句是“美而无箴”,意思是诗文虽好,但没有劝戒。他也续上了四句:“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忌。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意思是文宗在享受殿中凉风时,哪能想到征夫耕叟正苦于夏日之酷热呢?后来人们就从中引伸出“风凉话”一词,指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不负责任的话。



1楼2010-09-18 19:03回复
    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此话有远见


    2楼2010-09-18 19:12
    回复
      东坡的话未免有点儿上纲上线了,若早知乌台诗案或许这话他也说不出口了吧……


      3楼2010-10-11 23:06
      回复
        回复:3楼
        说实话,苏东坡有很多话都是用这个“风格”说的。有些话说的的确有点过——我和我同学一致的看法。


        4楼2010-10-17 14: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