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科吧 关注:1,042贴子:10,670
  • 0回复贴,共1

并列同步运动的二个电子之间没有磁场作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中学物理时发现了二个相对静止电子之间磁场作用的一个悖论,是不是在高中知识下无解?
这个问题不是在高中知识下无解,而是在教科书知识下只有、也只能是有完全错误的理解。
首先,我们这个时代的教科书根本不知道,带电粒子流形成的电流,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导线电路中的电场能量流的电流,带电粒子流形成的电流没有电压,也没有欧姆定律中的电阻,二个并列同步运动的电子,根本就不会产生磁场引力作用,二者之间只有电场斥力作用,毕奥—萨法尔定律只对电路中的电流成立,如果变换到带电粒子流上,抱歉,你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清楚、完整、准确的解释及答案的。
请直接看毕奥—萨法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由于完整解释的内容长的都需要讲解多节课,且这些内容完全无助于提高一个高中生的考试成绩,我就不浪费你的宝贵时间了,下面直接说最主要的。
电流的概念应该有两种,一种是指带电粒子流动,另一个其实是指电场能量流。后面的这个才是真正的有电流强度、有电压、也可以有电阻的那个电流。而带电粒子在空气中或真空中自由运动形成的那个电流,其实应该称之为带电粒子流,带电粒子流没有电压,也没有欧姆定律中的那个电阻。教科书将二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不过考试答题的时候要以教科书上的内容为主,不用管事实如何。
电压的形成与水压的形成类似,就是要有“水管”的约束,这个对电流的约束是由原子或分子的定态能级外面的激发态能级提供的,参与导电的自由电子的运动只能沿着定态能级走。就是说,在低电压下,电子其实不能流出金属导体,因为原子的定态能级通道是有“墙壁”的,这个墙壁就是原子的激发态能级。
而真空中的带电粒子流则可以认为没有值得一提的约束,所以也不会形成有电压的电流,就像自由飞翔在真空中的水柱没有压强那样。
在奇点力学中,是物理实验决定物理理论,而不是相反,物理实验发现:电子束无论速度多快,从来都是自动的逐渐散开的,绝没有自动的凝聚、聚焦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在真空中同步并列运动的二个电子之间相互没有磁场作用!
实际上,你看毕奥—萨法尔定律,也可以得出在真空中同步并列运动的二个电子之间相互没有磁场作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定律中的速度v=0。
注意!这里的速度是带电粒子相对于空间中的P点的速度,而将并列同步运动的二个电子中的一个电子所在坐标设定为P点,则定律中的速度v就是零了。
根据毕奥—萨法尔定律,没有相对运动的二个带电粒子之间绝不会有磁场作用!物理学要坚决拒绝双标!


IP属地:北京1楼2024-03-06 08: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