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吧 关注:919贴子:69,395

【六郎延昭】郡主与杨六郎的婚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请不要发广告贴?什么百度


1楼2010-09-20 11:25回复
    不管从野史还是演义来说,王怀女,黄琼重阳都不可能威胁郡主。杨家从六郎到太君,都只是宋的臣,郡主是君,郡主与杨家应是分开住的,看红楼梦就知道君臣之分有多严,除非郡主是贾迎春,但这不太可能,书上八王罩着杨家,不会坐视杨家对郡主无礼的。北宋公主出嫁公婆是要跪见行臣礼,如与公主不和,是会被赶走的,如宋仁宗的女儿衮国公主。
       


    2楼2010-09-20 11:27
    回复
      况且,从礼法上说,郡主是正妻,王怀女,黄琼重阳什么的是小妾,在古代,小妾属财产,怎么能与正妻平等?北宋时女子再嫁很平常,离婚也正常兖国公主与驸马是仳离了的,南宋时礼法才开始森严。


      3楼2010-09-20 11:28
      回复
        衮国公主嫁李玮,不相能,诏出玮卫州,母杨归其兄璋,主入居禁中.(司马)光言:"陛下追念章懿太后,故使玮尚主.今乃母子离析,家事流落,独无雨露之感乎?玮既黜,主安得无罪?"帝悟,降主沂国,待李氏恩不衰.
             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
             周、陈国大长公主,帝(宋仁宗)长女也。宝元二年,封福康。嘉佑二年,进封衮国。主幼警慧,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帝隆爱之。 帝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养,故择其兄子李玮使尚主。玮朴陋,与主积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门入诉,玮皇惧自劾。谏官王陶论宫门夜开,乞绳治护卫,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梁怀一辈十余人。后数年不复协,诏出玮于外,主降封沂,屏居内廷。久之,复召玮,使为附马都尉如初。英宗立,进越国长公主。神宗治平四年,进楚国大长公主。熙宁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玮奉主无状,贬陈州。
          


        4楼2010-09-20 11:29
        回复
          发不了贴啊,不要发有不当内容贴,没不当内容啊


          5楼2010-09-20 11:35
          回复
            衮国公主二十岁出嫁与婆母关系恶劣。嘉佑六年二月份的某个夜晚,公主与家臣梁怀吉相对小酌,这时驸马李玮之母本是市井愚妇,不顾身份悄悄在另一室偷看,却又不慎被公主发现,公主大怒,而李母亦指责公主,情急之下两人争吵得很激烈。公主于是跑回娘家,深夜叫开禁门,向皇帝哭诉,要求与驸马仳离。


            6楼2010-09-20 11:37
            回复
              俺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IP属地:英国7楼2010-09-20 14:49
              回复
                六郎根本就只有一个老婆


                8楼2010-09-20 18:12
                回复
                  而且那三个小老婆连屁都不会放一个。还不知是谁没得用。


                  IP属地:广东10楼2010-09-22 18:27
                  回复
                    八贤王整天拿着的金锏也不嫌累.


                    11楼2011-07-22 17:00
                    回复

                      八贤王整天拿着的金锏也不嫌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哈..八贤王可以平时拿个假的,轻的。。。有急事了就叫把真家伙拿来打人。。。


                      IP属地:重庆12楼2011-10-09 14:52
                      回复
                        历史上杨家将们的妻子都没有明文记载,确凿可考的只有佘赛花,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不入正史,杨家被封很晚,柴家的郡主们没有下嫁的,封官之后,杨延昭按年龄早已娶亲,如果真的是郡马,那么按柴家的地位,他的妻妾就该有名姓记载
                        如果杨延昭是身份不凡的郡马,有那么强大的背景撑腰,那么打拼也不用那么苦了,他的成绩、爵位、赏赐、名誉、赏识、赞誉都是实打实地苦干出来的,出生入死,皇帝也不会说他朝中无人了,可见杨延昭和权势没有关系
                        年龄对不上,古代女子一般没有晚婚的,及笄之后就纷纷出嫁了,更何况柴家的显赫和严格的家教,怎么会拖到二十,即使按传闻算,杨延昭23娶亲,都那么早,更何况妻子,肯定年龄比较小
                        杨家的起家背景复杂,类似地方土匪,最早的开始并不站在朝廷这一方,柴家和杨家联姻政治上没有好处,北宋一直防备佣兵的武将,杨延昭那么精忠、忠贞都被派监军监视动静,不放心怕不听话,反累及自身
                        杨家朝中无人,战功赫赫,嫉妒的多,还好皇帝比较清醒,一直在保他们,这是皇帝亲口感慨的


                        13楼2012-05-10 00:00
                        回复
                          当时和杨家将齐名的还有折家军,只不过不在河北的正面战场,而今知道的人不多,杨家好几代才出一个名将,而折家连出八代名将,杨家将们一生报国无门,杨延昭历史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诗书记载寥寥,皇帝的软弱求和,澶渊之盟带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于民休养生息倒是好事,但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空怀一身本领,家仇未报,国恨难消,其他兄弟们也都业绩平平,一生善终。而折家驻守府州边境,我的老家,现府谷,杨业的麟州,是府谷的邻居神木,神府煤田即是,时常与敌发生摩擦,杨家将的故事很多是借鉴了折家的事迹
                          后人敬重杨家将们,改编出荡气回肠的演义小说,在YY的故事中,痛快淋漓地作战,慷慨悲壮赴死,功成名就,所以英雄美人,相得益彰,恩爱美满,着实是一件众望所归的大好事,满足大家的心理期望就好
                          但不可否认、绝对肯定和褒奖的是,杨延昭虽然著名战事不多,的确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国威浩荡,威震敌人,寸土不让,令敌人闻风丧胆、望风而逃,或躲着不敢出来,如此威慑力放在今天南海问题上就好了,我们就缺这样的将领将帅!他与父齐名,皇帝曾在宴席上当着群臣的面对子言父,这是莫大的荣耀,老杨死得其所,真是生子当如杨延朗才对,这才叫光耀门楣。杨延昭深受士兵和人民爱戴,去世之后,百姓如丧考妣,连敌人都悲戚,一个得到对手尊重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14楼2012-05-10 00:04
                          回复
                            你要是也有个金锏,你也不嫌累了


                            IP属地:山东15楼2012-05-10 10: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