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个事情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第一个发明洞洞鞋的厂家因为质量好产品使用周期长而无法长期盈利被淘汰了。
如今各种洞洞鞋比以前便宜了不少,不管是侵权也好,过了保护期也罢,这里不做讨论,讨论的是如果不能持续盈利,企业就会选择快消品而非耐用品进行生产销售,是不是符合逻辑?
当然并不能无视耐用性,而是至少有一个期限,比如三到十年,这样不算过分。但是这期间企业并不是只生产旧商品,显得坐以待毙,而是迭代产品,制造噱头,甚至负优化诱导消费者更新商品来保持持续盈利。
有一些行业处在发展风口,新产品短短几年就会大变样,有一些并不是。比如十年前的智能手机行业,近几年的电动车,二轮电瓶车的新国标,加入什么酶卖到上百元的牙膏,被戏称挤牙膏的某芯片,从几毛钱涨到几百元的药(可能夸张了点)。
在风口的企业可以让投资者和员工有不错的收益,而夕阳产业如果不搞噱头就会死,但换包装却可以救命。
对于消费者来说,后者属于多花了钱。但在整体眼中,都是GDP,是就业率,是社会稳定,至于资源是否浪费,则可以放一放,等以后回收利用又是一波GDP和就业,属于赢两次。
当人口减少时劳动力供给和消费就会下滑,GDP会出现压力。是否应该调整降低迭代速度,还是应该加大迭代速度?感觉外国的模式是迭代比我们慢,生活比我们慢。
外国廉价的商品和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商品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去掉国际大宗商品这种全球统一价,剩下就本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来支撑商品的廉价。劳动力成本如何提升?能靠耐用品还是要靠快消品?生产快消品再生产率不大时是否意味着更忙碌?或者单纯换包装加噱头涨价解决?
如果可以希望博览群书的吧友可以细说自己的想法,毕竟翻书再总结每个人还是会有不一样的结论。
如今各种洞洞鞋比以前便宜了不少,不管是侵权也好,过了保护期也罢,这里不做讨论,讨论的是如果不能持续盈利,企业就会选择快消品而非耐用品进行生产销售,是不是符合逻辑?
当然并不能无视耐用性,而是至少有一个期限,比如三到十年,这样不算过分。但是这期间企业并不是只生产旧商品,显得坐以待毙,而是迭代产品,制造噱头,甚至负优化诱导消费者更新商品来保持持续盈利。
有一些行业处在发展风口,新产品短短几年就会大变样,有一些并不是。比如十年前的智能手机行业,近几年的电动车,二轮电瓶车的新国标,加入什么酶卖到上百元的牙膏,被戏称挤牙膏的某芯片,从几毛钱涨到几百元的药(可能夸张了点)。
在风口的企业可以让投资者和员工有不错的收益,而夕阳产业如果不搞噱头就会死,但换包装却可以救命。
对于消费者来说,后者属于多花了钱。但在整体眼中,都是GDP,是就业率,是社会稳定,至于资源是否浪费,则可以放一放,等以后回收利用又是一波GDP和就业,属于赢两次。
当人口减少时劳动力供给和消费就会下滑,GDP会出现压力。是否应该调整降低迭代速度,还是应该加大迭代速度?感觉外国的模式是迭代比我们慢,生活比我们慢。
外国廉价的商品和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商品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去掉国际大宗商品这种全球统一价,剩下就本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来支撑商品的廉价。劳动力成本如何提升?能靠耐用品还是要靠快消品?生产快消品再生产率不大时是否意味着更忙碌?或者单纯换包装加噱头涨价解决?
如果可以希望博览群书的吧友可以细说自己的想法,毕竟翻书再总结每个人还是会有不一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