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文苑吧 关注:31贴子:860
  • 7回复贴,共1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IP属地:湖北1楼2010-09-22 12:04回复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剧种,发源于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流域(上至湖北黄梅县,下至安徽安庆宿松、岳西、太湖、望江、潜山、怀宁、安庆市区、枞阳、桐城以及安徽池州在内的广大皖江流域)并最终以完整的独立剧种的形式诞生于安庆地区,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怀腔或府调等,现主要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及其周边地区等地。      黄梅戏的最早源头是来自湖北黄梅县与安徽交界的大别山山区(出自陆洪非之言)。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19世纪初至解放前)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厚,唱腔纯朴清新,细腻动人,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在音乐伴奏上,早期黄梅戏由三人演奏堂鼓、钹、小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同时参加帮腔,号称“三打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梅戏正式确立了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的伴奏体系。      黄梅戏的角色行当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脸、刀马旦、武二花等行。虽有分工,但并无严格限制,演员常可兼扮他行。黄梅戏的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黄梅戏中有许多为人熟知的优秀剧目,而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夫妻观灯》、《打猪草》、《纺棉纱》等最具代表性。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影响十分深远。目前黄梅戏流行区域正在萎缩,各级黄梅戏剧团特别是县级剧团的生存日益艰难,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扶植。


    IP属地:湖北2楼2010-09-22 14:58
    回复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民国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
      黄梅戏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黄梅戏已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黄梅戏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期叫黄梅调,是“自唱自乐”的民间艺术
      黄梅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的一种剧种。其他名称还有采茶戏、花鼓戏、化谷戏、茶篮戏、二高腔等。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市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 


      IP属地:湖北4楼2010-09-22 20:41
      回复
        黄梅戏的发源地是湖北黄梅县。地方曲调来源于山野小曲,一般用于牧牛歌,打猪草,迎亲调,调情曲等,喜庆活泼,朗朗上口,清未流传于安徽,在安徽的安庆地区也形成了当地民俗的黄梅调,由于地域方言的特色,安庆地区的方言唱黄梅调觉得比湖北黄梅县方言唱黄梅调更好听,更悦耳,更流畅,因此,黄梅戏的独白也用安庆方言讲,显得更活泼,更具地方特色,久而久之,安徽黄梅调比湖北黄梅调唱得更响,更广泛,后来又流传到江西,江西方言唱黄梅戏也不如安徽方言好听,因而,皖,鄂,赣三地区流传黄梅调家喻户晓,都是以安微黄梅调为蓝本,民间小调,张嘴就来,喜闻乐见。
        传说之—:“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劳动的丰收。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
        传说之二:“……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从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
        传说之三:“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  
        


        IP属地:湖北5楼2010-09-22 20:42
        回复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未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蓝桥会》等剧目到上海演出。几十年来造就了一大批演员,除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成就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马兰、韩再芬、郭宵珍、汪静、张小萍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各自的英姿,引起了观众的注视。严凤英、王少航合演的《天仙配》,曾二度摄制成影片,轰动海内外。
          


          IP属地:湖北6楼2010-09-22 20:43
          回复
            在黄梅戏发展的200多年间,出现了一批育成就的艺人,这些人被称为“好佬“,早期的有蔡仲贤、董焕文、徐雨文、朱和尚:其次是胡玉庭、龙昆五、洪海波、叶丙池、昝双印、汤怀仁,丁永泉、查文艳、郑绍周、张西发、潘泽海、程积善、严凤英、王少舫、桂月娥、丁翠霞;最早的女演员则是胡普伢,这些“好佬”,艺术上有所创新,敢于继承,敢于发展,承先启后,对黄梅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仅举几人,简略介绍:
            姓名 简介
            蔡仲贤 安徽望江人,约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是黄梅戏从小戏过渡到大戏的艺人,是目前知道最早的艺人了。他善演旦角,又是多面手,一专多能。唱红后收徒很多,活了90多岁。
            胡普伢 安徽望江人,约生于清·同治年间.是黄梅戏最早的女艺人。她原是童养媳,先偷学黄梅戏,后拜蔡仲贤学戏,流落到怀宁的石牌镇,成了职业的黄梅戏艺人。应该说,黄梅戏有女演员,是从她开始的。
            胡玉庭 安徽望江人,生于清·光绪年间,名剧《天仙配》便是根椐他的口述改编的。他13岁学戏,工旦行,曾拜当时著名的演员徐汉卿为师,黄梅戏的祖师爷蔡仲贤也传授给他许多东西,尤其是有关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问题,对后人研究黄梅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他会的戏很多,黄梅戏的“三十六本大戏“、 “七十二本小戏“,他全会唱会演,故有“戏篓子“之称。他在望江、东至一带, 很有名气,他又名胡卯林,观众说: “卯林一到,魂被拉掉“,说明他的艺术有 极强的感染魅力。1956年病逝于东至县,享年69岁。
            洪海波 安徽潜山人,生于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他是黄梅戏职业班社中,文化水平最高的艺人,有人说他拎过考篮,考过秀才。过去黄梅戏演出的剧目,大多是口授心记,还有的剧目只有幕表、提纲,说白与唱词随编、随唱、随念(俗称'水词'),他对这些'水词,,都进行了删节、整理、补充,不通的地方作了修改。这对黄梅戏来说,是做了一件极为有益的事,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戏剧改革。他原本是徽班出身,因徽、黄合演,爱上了黄梅戏,从而改唱黄梅戏。他为人公正、无私,治班严肃,他的班子作风极正派。他在黄梅戏界的威望很高,技艺也不凡,很多人远道来向他学戏,他的徒弟成名的不少,如叶丙池等,都是 后来很知名的艺人。他成功扮演的角色和对唱腔的改革创造,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丁永泉 安徽怀宁人,生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因排行老六,人称丁老六。13岁拜当时著名花旦叶丙池学戏,17岁出师,18岁搭班唱戏,初唱就红。但他对自己出名并不满足,得知女艺人胡普伢唱做极佳,艺术造诣很深,便赶去求教。经过他多年的勤学苦练,24岁就成了一名艺术水平很高的旦角,怀宁,桐城一带都知道有个丁老六旦角唱的好。他也曾被迫离开过舞台,当过“茶房“。即使如此,他还给工友们教唱黄梅戏,这说明他对黄梅戏有着深厚的感情,挚着的追求。他最大的贡献是,同艺友们一起,把黄梅戏从农村带进安庆市,又和艺友们一起将黄梅戏带到上海。这是黄梅戏的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件事。他一生塑造了许多正面、反面的妇女形象。丁老六这个名字,在黄梅戏界是很有威望的。
            


            IP属地:湖北10楼2010-09-22 20:59
            回复
              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其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黄梅戏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其曲调健康、朴实、明快、优美,表演形式活泼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也称打彩调,是黄梅戏班社职业化后,因常被演员用来向观众“讨彩”而得名。其曲调欢快、流畅,在花腔小戏中曾广泛使用。主调,又称正腔,系黄梅戏中传统正本大戏里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等。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
              在音乐伴奏上,黄梅戏早期演出为“三打七唱”,即由三人演奏打击乐并参加帮腔。乐器分工是:堂鼓一人兼奏竹根节和钹,坐草台正中;小锣一人,坐上场门外内侧;大锣(又名”筛金”)一人,站在上场门外外侧。到20世纪30年代,伴奏除打击乐器外,又尝试用京胡托腔,后来还有人试用高胡和二胡伴奏,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高胡作为主奏乐器的形式才被逐渐固定下来。
              黄梅戏-角色行当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民国十九年(1930)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于演出剧目的需要,又出现了刀马旦、武二花行当,但未固定下来。当时的黄梅戏班多为半职业性质,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装道具)、箱下(负责烧茶做饭)十二人。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由于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戏时,常常是一个演员要兼扮几个角色,因而在黄梅戏中,戏内角色虽有行当规范,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正旦:多扮演庄重、正派的成年妇女,重唱工,表演要求稳重大方。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王三女、《罗帕记》中的陈赛金、《鱼网会母》的陈氏等,一般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念,讲究喷口、吐字铿锵有力。所扮演的角色如:《荞麦记》中的徐文进、《告经承》的张朝宗、《桐城奇案》的张柏龄等。
              小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女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用小白(安庆官话),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执手帕、扇子之类,舞动简单的巾帕花、扇子花。所扮演的角色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赵翠花、《小辞店》中的刘凤英等。演出整本大戏后,小旦行又细分出闺门旦及专演丫鬟的行当“捧托”。旦行是黄梅戏的主要行当,旧有“一旦挑一班”之说。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表演时常执折扇。扮演的角色如:《罗帕记》的王科举、《春香闹学》的王金荣、《女驸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等。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小行。在黄梅戏中,丑行比较受欢迎。为帮助演出,小丑常拿着一根七、八寸长的旱烟袋,老丑则拿着一根二、三尺长的长烟袋,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扮演的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钓蛤蟆》中的杨三笑等。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如《荞麦记》中的王夫人。
              花脸:黄梅戏中花脸专工戏极少,除在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多扮演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如《卖花记》的草鼎、《二龙山》的于彪等。
              


              IP属地:湖北13楼2010-09-22 21:05
              回复
                黄梅戏专业剧团(院)
                     (以1984年为基准)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安徽省小黄梅剧团      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青年演出团      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一团      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二团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安庆是枞阳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东至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贵池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铜陵市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铜陵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      安微省休宁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歙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黟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绩溪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太平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石台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南陵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当涂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青阳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泾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六安市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金寨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霍邱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巢湖地区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庐江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滁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定远县黄梅戏剧团      安徽省芜湖市黄梅戏剧团      江西省九江县黄梅戏剧团      江西省彭泽县黄梅戏剧团      江西省都昌县黄梅戏剧团      江西省湖口县黄梅戏剧团      江西省星子县黄梅戏剧团      江苏省盱眙县黄梅戏剧团      江苏省泗洪县黄梅戏剧团      江苏省洪泽县黄梅戏剧团      江苏省句容县黄梅戏剧团      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剧团      湖北省蕲春县黄梅戏剧团      湖北省英山县黄梅戏剧团      浙江省长兴县黄梅戏剧团      福建省明溪县黄梅戏剧团      山西省大同市黄梅戏剧团


                IP属地:湖北14楼2010-09-22 2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