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本没写完的书是托洛茨基用于宣传自己政见用的,在某些问题上是对的,比如托洛茨基指出斯大林不怎么赞成1909—1912年间列宁对波格丹诺夫、取消派的批判,认为这些都是茶杯中的风暴,确实如此。但在更多方面他的说法都不是事实,充满了臆测和攻击,或者不靠谱的段子(不记得在那页,但此书中有谈及斯大林在1923年对捷尔任斯基、加米涅夫大谈特谈“甜蜜复仇”理论,斯大林真的会这么说吗?我看不太可能),最典型的是十月革命,托洛茨基极力声称斯大林面目模糊,与革命联系不深,这是与事实违背的,这部分内容几乎没什么价值。实际上斯大林就是二月至十月间党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深度参与了革命,只不过斯大林确实不喜欢出风头。
在该书中,托洛茨基在很多问题上仍然坚持宣传自己的正确性,比如老生常谈的“不断革命”论或者农民问题,20年代早期争论中他还声称他早已抛弃这些政见,但在被驱逐出苏联后他就完全改口,声称自己才是对的,赞同自己早年的言论。
而他一以贯之的对斯大林的定性也无法有力解释苏联实际发生的事件,经典的平庸无能的斯大林用官僚机器击败了革命的良心托洛茨基,这种话有什么意义?又比如虽然该书没写到这部分,但托洛茨基在别的地方很喜欢说官僚政治生长于斯大林—布哈林对富农经济的纵容,后来苏联转而开始消灭富农,全盘集体化,按他的逻辑,理论上官僚政治即使不被铲除也应当被削弱,但他却一再声称官僚极大增强,现在的苏联完全是个极权国家,托洛茨基从来没有解释过为什么会这样。顺便说一下,他1933年在反对派公报上主张的在世界革命来临之前不能消灭富农,消灭阶级,要立刻停止集体化,在各种意义上来说都只能被视为主张复辟资本主义,坐实了斯大林对他的批判。
总的来说,该书可以被视为非常不客观的早期斯大林研究,由于其当事人的身份,其中很多观点屡屡被西方苏联研究者引证用于反斯大林,在现代的斯大林传记研究中也不时能瞥见几句引文(当然这里的引用不一定是赞同,只是指出托洛茨基作为当事人之一是怎么说这个问题的)。
在该书中,托洛茨基在很多问题上仍然坚持宣传自己的正确性,比如老生常谈的“不断革命”论或者农民问题,20年代早期争论中他还声称他早已抛弃这些政见,但在被驱逐出苏联后他就完全改口,声称自己才是对的,赞同自己早年的言论。
而他一以贯之的对斯大林的定性也无法有力解释苏联实际发生的事件,经典的平庸无能的斯大林用官僚机器击败了革命的良心托洛茨基,这种话有什么意义?又比如虽然该书没写到这部分,但托洛茨基在别的地方很喜欢说官僚政治生长于斯大林—布哈林对富农经济的纵容,后来苏联转而开始消灭富农,全盘集体化,按他的逻辑,理论上官僚政治即使不被铲除也应当被削弱,但他却一再声称官僚极大增强,现在的苏联完全是个极权国家,托洛茨基从来没有解释过为什么会这样。顺便说一下,他1933年在反对派公报上主张的在世界革命来临之前不能消灭富农,消灭阶级,要立刻停止集体化,在各种意义上来说都只能被视为主张复辟资本主义,坐实了斯大林对他的批判。
总的来说,该书可以被视为非常不客观的早期斯大林研究,由于其当事人的身份,其中很多观点屡屡被西方苏联研究者引证用于反斯大林,在现代的斯大林传记研究中也不时能瞥见几句引文(当然这里的引用不一定是赞同,只是指出托洛茨基作为当事人之一是怎么说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