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鸡汤吧 关注:419,398贴子:2,857,685
  • 6回复贴,共1

以身体缺陷作为调侃与辱骂手段是否不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在网络上都听过这类话语,用“智障”“脑瘫”“残疾人”嘲讽辱骂他人;在更早的时候,因为没有注意到某些东西可能会被骂“瞎了”,或者因为没有听到被骂“聋了”,或者因为一时语塞被骂“是不是哑巴”。包括前一阵由游戏《极限国度》和歌曲《for ya》带火的句式“我是盲人,xxxx”。
我并不想做大家正在兴头上时泼冷水的那个人,但是如果我真的正被这些疾病和缺陷困扰,那么我听到类似调侃话语恐怕会感到些许不快。
中国存在8500万残疾人。其中视力残疾1200万左右,听力残疾2000万左右,肢体残疾2400万左右,对比中国14亿人的总人口,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什么这么大的群体一直以来好像都被我们忽视了?
可能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个群体过于沉默,在网络上发声太小,以至于我们对其了解过少,感觉与其相当遥远,以至于忽视了这个群体。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东西已经消失或者根本不存在,那么对其开玩笑自然不会有任何思考和心理负担。想要在网络上获得一席之地,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身体缺陷本身就像一件枷锁,让他们达成这件事困难重重。我只知道一个失明up,诺子喵呜。
无论是私底下还是网络平台这样的公共场合,当我们用这类调侃或攻击话语时,可能潜意识里是把这个群体作为一个更低等的存在。觉得一个人游戏玩的菜,感觉以“笨”“傻”这种形容词语气不够强烈,用“弱智”这种医学上的、对一种疾病的称呼、对一个患者的完全定义来辱骂对方,才能心满意足。
多数人利益和少数人利益冲突时,应该服从多数人,我完全同意。可能有人会联想到外国“你不应该叫我先生应该叫我女士”的闹剧。但是两者有本质区别。外国这种“性别上的偏差”是他们个人自己选择的的,而其他人在为他们这种选择买单;残疾人所遭受的痛苦是被迫接受的,是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带来无穷麻烦的。并且就算真的禁止普通人以残疾人为话题调侃辱骂,给普通人也带不来什么实际损失。
这件事可以说是小题大做,“我们一直都是这么说的”;也可以一直上升到个人乃至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认识与尊重。冒犯有一种说法,就是实际冒犯与否要看被冒犯人的感受。但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是否会让该群体也感到麻木而无所谓?
其实以上均为我个人思考、代入与臆测,可能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并且我个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更想听听大家看法,如果有这个群体的人能谈谈,那就更好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3-29 12:56回复
    这些人应该很少网上冲浪吧有没有相关8u发个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29 15:06
    回复
      2025-05-19 01:40:55
      广告
      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29 15:35
      回复
        我也很讨厌这些侮辱性的词,如果厌恶某个人某件事,完全可以直白地表述想法和原因,发泄辱骂没有意义,只会让自己变得充满戾气,现在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针对各种群体的侮辱性用词越来越多,很多都会不可避免伤到无辜路人,对这样的现状感到无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3-29 17:19
        回复
          以前的乔碧萝事件,很多人用“坦克”这个词疯狂攻击她,尽管这个人确实有错,但那些因为胖而饱受歧视的女孩又无故遭到了攻击,还有吴亦凡被抓,一堆人发明了“吴签”的侮辱性绰号骂他,我也觉得很不好,明明可以在道义上指责,但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攻击欲望疯狂放大情绪攻击别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3-29 17:25
          回复
            我有一个奇怪的分析角度:生产力问题。
            受到尊重、人权,这些不是人人都凭空获得的,而是人参与生产分工,增加了全社会的生活水平,从而获得社会的回报。
            在古代,女性比男性有更少的生产力,所以这种回报也相应减少,反映为女性相比男性有减损的人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让女性生产力除以男性生产力的商增加了,相应地,女性获得了平等的地位。
            而“被用来骂人”,是人权减损的一种表现。一个人的人权比别人少,受到社会鄙视,就会被人拿来形容其他他鄙视的人。
            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司马懿送了一套女装,通过把他形容为女人来侮辱他。而现在,“女装大佬”已经没有侮辱的意味了,就是因为女性不再具有减损的人权了。
            再例如,猪、狗这些动物从来都没有任何人权,不受社会尊重,所以从来都被用于侮辱人。
            而楼主所提及的几类人,依然具有减损的生产力,为社会提供的少,自然受到社会回报的就少。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02 12:18
            回复
              这种分析角度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它解释不了为什么“没有母亲”也被用于侮辱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02 1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