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422贴子:24,785,329

〖晒戏〗 滟滟秋: 黄昏微雨,下潇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身体仍然向前行走,走在无边无际的混沌和无声无息的空虚里。空中没有鸟儿飞翔,水中没有鱼儿游弋,大地没有万物生长。
——《第七天》·余华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3-31 16:50回复
    备用。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3-31 16:50
    回复
      TAG:架空,白话,剧本,BE。
      背景:
      永和七年春,睿宗突染时疫而亡,四个月后安宗继位,改元绥平,并将睿宗妻眷及子嗣禁于南苑行宫。绥平年间,睿宗子嗣相继“病逝”,宗政靖靠醉心佛法暂得安身。
      绥平九年起,安宗溺于美色久未亲临朝堂,政权由亲宦把持,在此得以喘息之际,世家勋族因不满宦官长期把持朝政,动摇贵爵根基,开始秘密接触南苑。经商论后,明面上以睿宗第三子宗政琰为忠,实则向第四子宗政靖称臣。在此四年筹谋中,安宗终有所察,宗政琰为护大业,献身而死。弑安之变后,宗政靖称帝,改国号为兴瑞,意在恢复睿宗时期盛世。
      但这条路注定艰难曲折。
      宗政靖掌权后才发现,安宗遗留下的祸患太多,内有朝政混乱、官宦互争、民生潦苦,外有北凉觊觎、西夷扰害。且在两百年的岁月更迭之下,当年太祖册封的那些功臣世家,已犹参繁大树,自成一派,威摄皇权。
      当他终于用十年时间的励精图治还复朝堂清明,培植出一批属于自己的势力,并在铁骑大破西夷时,一场连绵不绝的秋雨,打乱了晟朝每个人的命运。
      我们要说的故事,也是从风雨前最后的辉煌,开始慢慢道来……


      IP属地:湖南5楼2024-03-31 17:02
      回复
        主要人设:
        -
        皇帝:宗政靖(29)
        生于永和三年六月初九,崇宗第四子,忍辱蛰伏十七年后,改元称帝(18岁),兴瑞十二年二十九岁。生性隐忍,聪慧敏锐,擅于藏匿心迹,寡言。身形颀长,肤色偏冷白,手指修长,精书画、通音律。皮相:王凯。
        *因受限于南苑,要以风雅之物为掩,所以偏科严重,是个骑射废物。
        *心怀大志,从小就肩负睿宗一脉的所有期望,以复兴盛世为己任。

        -
        元后:公仪萼(28)已逝
        生于永和四年元月初八,怀远侯嫡长女,兴瑞元年八月与帝大婚,位主中宫(17岁),兴瑞八年二月,因难产辞世(26岁)。端慧天成,娴雅雍容,但姿容中等。擅于中馈,心算极佳,处事公正严厉,是世人心中十分合格的皇后殿下。皮相:江疏影。
        *进宫之前原有一份青梅竹马的婚约,为家族长远繁昌,怀远侯谋下中宫之位,此事世人皆知。
        *与皇帝相处恭敬居多,不言情爱,皇帝亦十分尊重中宫地位,薨逝后追封谥号“敬贤”。
        *难产诞下皇三子宗政昱,此子由皇帝亲养长大,虽未昭告其太子身份,但众人对圣意心知肚明。
        -
        继后:贺兰晴好 (19)
        生于绥平六年四月廿七,成康伯嫡次女,兴瑞十一年八月,入主中宫为继后(18岁),兴瑞十二年十九岁。娇俏靓丽,见人先示三分笑意,观之可亲。实则心思敏慎,凡事容易深思,化简为繁。虽出身名门,但在继任中宫面对元后光辉,仍觉有些吃力。皮相:赵丽颖。
        *原睿宗皇后贺兰氏的侄女,与皇帝是名义上的表亲,安宗继位后,对贺兰一族多有打压,家业式微,对于继任中宫这份好运,贺兰一族皆是倍感意外。
        *宫务权还未完全掌握,掌尚宫局、尚仪居、尚寝局、宫正司。贵妃、信嫔有协理之权。不久后,信嫔为自保而还权。


        IP属地:湖南7楼2024-03-31 17:06
        回复
          贵妃:孙萦成(27)
          生于永和四年九月初三,镇国大将军嫡长女,兴瑞元年四月入宫,初封嫔位(16岁),兴瑞十二年二十七岁。因生母早逝,自幼独立坚韧,善于交际,言行皆会留三分余地,非典型的老好人,只是懒得管闲事。长相大气端丽,擅女红及厨艺。皮相:陈紫函。
          *兴瑞三年,诞育皇长女,晋妃位。兴瑞七年,诞皇次子,晋贵妃位。
          *生母在六岁病逝后,父未立继室,因其常年征战在外,将军府由祖母与你当家。
          *是当年继后热门人选之一,但被贺兰氏意外捷足。与元后感情深厚(非塑料姐妹花),所以对继后的观感十分微妙。
          *元后薨逝后,有宫务协理权,目前掌尚服局、尚功局。

          -
          惠妃:尉迟漪(27)
          生于永和四年十一月十八,户部尚书嫡长女,兴瑞元年四月入宫,除封嫔位并赐号“惠”(16岁),兴瑞十二年二十七岁。性情孤高自赏,情感淡漠。静如姣花、动若弱柳,常年有小病。喜爱汉家文化,才情极高,尤长于楷书、行书。皮相:刘亦菲。
          *兴瑞四年,诞育皇长子,晋妃位。因感情漠视障碍,对亲子也没有太多母爱,责任居多。
          *淡漠≠挑衅皇权,与皇帝相处属于若即若离的模式。
          *是当年继后热门人选之一,但被贺兰氏意外捷足。曾掌管过尚寝局与尚仪居,在新后进宫前主动还权于帝。

          -
          信嫔:少师笺文(23)
          生于绥平二年五月廿四,世家常琊少师嫡系族长之女,兴瑞五年八月入宫,初封婕妤位并赐号“信”(16岁),兴瑞十二年二十三岁。磊落豁达,明事理、懂人情,能坦然接受得失,是一个活得十分通透的人,唯对亲子抱有遗憾和愧疚。气质淡雅,能引人先察质韵再观容貌。喜爱筠松,弈术极佳。皮相:张天爱。
          *兴瑞六年,诞下一子,因未满月即夭,未序齿,晋昭仪。兴瑞八年,诞皇四子,晋嫔位。
          *因逢元后辞世祭奠大典,在孕期导致胎相不稳,致皇四子早产。皇四子与元后难产诞下的皇三子仅差四个多月,且其体弱,宫中对皇四子的态度并不热络。
          *现今风头较盛的世家分别为:永澈公仪氏、常琊少师氏、盛安长孙氏、明瑞司马氏。四大世家互为姻亲,关系亲厚,朝中多有族人为官。


          IP属地:湖南8楼2024-03-31 17:08
          回复
            裕嫔:相里颂祺(23)
            生于绥平二年九月廿十,太师嫡孙女,兴瑞五年八月入宫,初封昭仪,兴瑞十二年二十三岁。娇气造作,举止率性,行事火爆,没理也要占三分。尤喜金玉奢宝,最擅琵琶、扬琴,也会组织宫人与自己娱玩。皮相:王楚然。
            *皇帝受禁于南苑时,太师相里一族曾助力最大,后于皇帝登基三年后辞官还乡,皇帝多次挽留未果后,仍为其授衔太师之冠。
            *从小听说皇帝复位的种种事迹,对皇帝一直抱有几分少女情意,也因此看不惯所有嫔妃,是个没有好朋友的独狼。
            *集吐槽、翻白眼、怼天怼地、打破所有拐弯抹角于一体的爽文小能手。优雅仁爱娴静善良大方这些词都别来沾边。

            -
            昭仪:诸葛凝(18)
            生于绥平七年七月初七,吏部侍郎嫡长女,兴瑞十一年五月入宫,初封昭仪(17岁),兴瑞十二年十八岁。性格安静温和,念旧也固执,即便被否定也会在心中默持己见;不爱多言是非,是个很好的倾听者。喜爱桂花与蔷薇,器用之物多与其有关,闲时观月,琢磨卜卦之术。皮相:李一桐。
            *自幼在京都外祖家长大,十岁后回蜀地老家长居,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少与父母亲近,反而是小三岁的嫡亲妹妹一直能随父亲官职变动陪伴在侧。
            *姓诸葛,也确实是诸葛亮的后人,但年岁相隔太久,已不可考乃第几代。
            *与袁婕妤交好颇深,同居一宫。
            -
            婕妤:袁以薇(18)
            生于绥平七年十月十三,赣州知府之女,兴瑞十一年五月入宫,初封美人(17岁),兴瑞十二年十八岁。开朗嘴甜,深知见识略浅的不足之处,所以处事十分圆滑,但难把握分寸,有时会被认为过于谄媚。记忆力极好,能过目不忘,爱读史书。眉眼间与元后有四分相似。皮相:任敏。
            *兴瑞十二年六月,诞皇次女,晋婕妤。因位分太低无法亲养,公主抱于裕嫔膝下抚育。
            *从小到大运气都不错,原本家世平平,选秀时因肖似元后而留牌,入宫后也成为同期秀女中最快有孕的,并成功诞下公主。
            *与诸葛昭仪交好颇深,同居一宫。


            IP属地:湖南9楼2024-03-31 17:10
            回复
              子嗣:
              -
              皇长女:宗政蘅歆(9岁,生母贵妃)
              皇长子:宗政策(8岁,生母惠妃)
              皇次子:宗政彦(5岁,生母贵妃)
              皇三子:宗政炜(4岁,生母元后)
              皇四子:宗政祁(4岁,生母信嫔)
              皇次女:宗政蘅汐(半岁,生母袁婕妤,养母裕嫔)
              -
              背景板:
              谭昭仪:与元后、贵妃同期入宫,因兴瑞二年流产过一个孩子而身体虚弱,元后恩准其无须定省,新后入宫也循旧例。性格和气娴静,常年侍奉佛前,非年节不露面众人眼前。
              -
              宜嫔:与信嫔、裕嫔同期入宫,出生于贵族,复姓北堂,早年有恩宠,可与裕嫔平分秋色。兴瑞七年,其父犯错被罢官流放,虽未受牵连降位,但自觉无颜见人,除定省外少有游逛交际。失宠前娇媚圆滑,失宠后沉默不争。
              -
              杜婕妤:与信嫔、裕嫔同期入宫,喜好附庸风雅,故作姿态,自恃腹有诗书,心比天高,故而恩宠平平。
              -
              诚贵人:与皇后、诸葛昭仪、袁婕妤同期入宫,出生于贵族,复姓夏侯,但家中早已落魄,入不敷出。性格与袁婕妤同款,嘴甜爱笑类,但因袁婕妤肖似元后而被压了一头,始终恩宠寥寥。
              -
              傅美人:与皇后、诸葛昭仪、袁婕妤同期入宫,有些喜欢捧高踩低,仅侍奉过两次圣驾,自卑又不甘现状。
              -
              齐美人:与皇后、诸葛昭仪、袁婕妤同期入宫,曾是同期新秀中容貌最佳,也是得宠头名,头脑简单,因在九州清晏侍奉笔墨时,对皇三子暗贬不屑而被责“御前失仪”,一朝骤然失宠,再无复起之势。


              IP属地:湖南14楼2024-03-31 17:21
              回复
                目 录:
                -
                Ⅰ·钗头凤
                第一折:余微炽光
                第二折:暴风前夕
                -
                Ⅱ·临江仙
                第三折:秋雨始起
                第四折:浓翳未歇
                -
                Ⅲ·满庭芳
                第五折:雷骤惊来
                第六折:冬雪成霰
                -
                Ⅳ·卜算子
                第七折:拨云见雾
                -
                番 外:封缄于口


                IP属地:湖南15楼2024-03-31 17:21
                回复
                  我们不再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再前行。这是隔世记忆,斑驳陆离,虚无又真实。
                  ——余华·《第七天》


                  IP属地:湖南16楼2024-03-31 17:21
                  收起回复
                    第一折:余微炽光
                    -
                    兴瑞十二年六月中旬,晟朝与西夷为期接近十个月的大战落下帷幕,并以晟朝大捷这样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告终。大军由此次征夷主将镇国大将军率领班师回朝后,七月初十,皇帝于正大光明殿赐下酬军大宴论功行赏,但镇国大将军本就已为武将之首,爵位加身、封无可封,自此“爱屋及乌”般迭转至其嫡长女——已在后宫中身为贵妃的头上。
                    一时间,本就煊赫直逼中宫的贵妃更加风光无限,此时,距离新后入宫仅及一年,甚至连宫务大权也未完全收拢。宫廷之中向来趋炎附势、拜高踩低,一些原本意欲投诚中宫的宫人,又为此变化开始摇摆不定起来。可距离因元后薨逝,国丧期间搁置了三年的中秋盛会,已然时日无几、迫在眉睫。
                    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享受无限尊容的同时也在承受泰山般的压力,除却宫务权未尽以外,她所面临的考验远远不止如此。对于这位年轻而努力的小皇后,不单是嫔妃与宫人在试探实力,将其与元后对比,还有她帝心难测的枕边人。


                    IP属地:湖南17楼2024-03-31 17:27
                    回复
                      时间:兴瑞十二年七月十二
                      地点:万方安和
                      皇帝:宗政靖
                      是为中宫居所的万方安和惯来力求一丝不苟。譬如殿庭中所铺设的那些白色大理石板,纤尘不染得犹如玉璧,因此刻正值旭阳高悬,束束日光倾照其上,更彰显出一派皇家煊赫。皇帝倚坐在靠窗的条炕上,量眼望去,只觉炫目的倏然之间,恍惚忆起该处旧年光景:庭前有海棠与桂子成排,既遮住了夏日的暑炽,也在秋节伊始随风荡来馥香。但随着元后公仪氏薨逝,万方安和中的植木生机好似一并带去,不足三个冬日枯损泰半,更在新后入主前经历过修缮后,此境大换光景。
                      往事浮现不过在几息,就在皇帝合上了半扇步步锦雕花窗的回首之际,神色业已寻常般波澜不惊。直到信手接下皇后亲自沏好的那盏雁荡龙湫,皇帝才继续方才所述的征夷大胜,是说:“昨日庆功宴上,镇国大将军自言‘圣恩隆重’辞了封赏,他身为武将之首,本也封无可封,朕想着不如对贵妃多些照拂,你有什么建议么?”
                      皇后:贺兰晴好
                      历来皇帝亲至,一应小事总是亲力亲为。今日亦不例外,茶水是皇帝来万方安和时常用的,又用手背试了试温度,这才将一盏新茶奉去。而这厢垂首听罢皇帝的话,并未立刻去回,思量几息,才道:“贵妃位尊优容,想来眼下惦念,除却陛下,便是膝下一双儿女,”想自入宫以来,元后处事如何,元后之后,贵妃等三妃处事如何,这样的话,或多或少的,总会飘入耳中。再有之前齐美人不敬三皇子的事,想到三皇子养于九州清晏,那么皇帝对于其余皇子的考量就不由多想了。是以此际回话不由多加斟酌,才道:“是以妾想着,这样的恩典,可否考虑考虑皇子公主们呢?譬如歆姐儿,一来她是陛下长女,也好给底下的弟弟妹妹们做个榜样,二则,今年歆姐儿也该搬去洞天深处,独自去住了。”适时抬眸望向皇帝,袖间手指微一蜷缩,却仍笑道:“妾一厢拙见,还请您指正。”
                      皇帝:宗政靖
                      致趣于品茶不曾催促半句,直至皇后一席话落定,皇帝眉山间难得露出淡淡笑意:“你思虑的很是周全,何须指正?朕原以为会在贵妃的份例上加等,你竟能想到歆姐儿身上去,可见十分用心。”按照规矩,后妃不得亲入洞天深处,其中种种布置皆由皇后打点,她利用此事来做文章,尽可免除贵妃势大张狂的后顾之忧。如此,皇帝更对这位年岁偏小的新后有了新的评判,视线从其面上掠过,但见她目带泓光、神采奕奕,慨然:“你既是个有主见的,朕心里也踏实了。”这话说得并不明朗,皇后适时投来疑惑一眼,因释道:“宫中不比外头,惯来对中秋佳节要看重几分,更有君臣同乐的中秋盛会,只是自敬贤皇后薨逝后,此等享乐已停筵三载。”
                      皇后:贺兰晴好
                      待听得皇帝这句肯定,心里紧绷的那根弦也松了些许,面上的笑也更从容了些,却依旧是一贯谦和的口吻,半吐心声:“照拂妃嫔,关怀皇子公主们,原就是妾份内事,妾只怕做的不够好,辜负了这份责任,也辜负了您的信重。”
                      因有皇帝的鼓励,这厢的相处不自觉的便更自在了些,就连皇帝陡然一转的话锋,也在一瞬的不解后,也很自然的用比起素日所见的端庄合宜的笑面,从而更显明快的笑容来应:“今岁征夷大捷,是该好好的庆贺一番,也让上下都沾一沾这份喜气。”数月诸事处理下来,此刻心下已经大致有了几分打算,是以轻舒一口气:“眼下七月,八月……如此的话,中秋节宴的各项准备,这几日也该渐渐预备起来了。妾会参照从前中秋节宴先拟下一份章程来,只是除却寻常,您还有别的要嘱咐的吗?”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4-03-31 21:45
                      回复
                        皇帝:宗政靖
                        虽则皇后前话不过三两句自谦,却依旧教皇帝敏锐地窥捉出几分她内心忐忑,刻下默然听毕未作对答,将那仅足温热的茶盏搁置回梨花木海棠案上,垂睑凝神,像是认真思忖过:“自你进宫以来,除却兴瑞十二年有贵妃与信嫔指点的除夕宴,这算是首次独立掌管大节,如何去做、成效与否,都可称之考验。”话至此处却是一顿,皇帝慢慢掀起眼帘,看向她发髻上一支巧夺天工的赤金飞凤钗,而视线落焦处,乃是凤首所衔的红宝流苏。就在这只有微风穿堂过境,撩动纱帷时发出的窸窣声中,皇帝续以轻微而清晰的一句:“敬贤皇后在时,从不必问询犹豫。”
                        皇后:贺兰晴好
                        于是那一点殿内的闲适就在品察出这番言辞里的期许间消散了,素来端正的身姿似乎也更直了些。万方安和为中宫所居,历来冬暖夏凉,只这会儿却真心觉得,有些燥了。这股燥意压在心头沉甸甸的,以至于抿了抿唇,停顿一息,才垂首回道:“妾明白了。”
                        实则素来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年幼时同家中姊妹一道,也曾在祖母膝下听过这位贤名远扬的先皇后。但或许是入宫以来旁人不自觉的比较,或许是因为相对这座宫廷而言仍显稚嫩而不自知,此刻竟生出一股莫名的勇气来,以至于抬眸迎上皇帝的目光,如斯坚定的:“陛下,妾会追赶上您的脚步的,很快。”
                        皇帝:宗政靖
                        原以为眼前人会因这淡薄的一句而退却,意料之外能在愈挫愈勇后才有的坚决,惊讶之余,更多的则是抒怀与慰藉了。皇帝目光下弋,凝在实处——是皇后手肘搭在小几上露出的皓腕与兰掌,像是赞许般,皇帝抻臂而去,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早便说过不必这般生疏自称,你我已是夫妻。”在收袖时顺势起身,一直默不作声的大伴王莅这才有了动作,上前替皇帝理着衣袍上几道褶子。临别前,皇帝罕见的多了几句交代:“后日下朝朕会带炜哥儿来用膳,他尤喜你这的汤盅……不过这外院瞧着太寡淡了些,炜哥儿想是不耐烦长顽,如今既已入秋,让尚宫局挪种几株桂子来?或菊花或月季,都不错。”
                        皇后:贺兰晴好
                        并没有如同前头那样‘冒失’,此刻只是很自然的一笑,而后从善如流的改口:“好,我,”骤然改口,仍有些不惯的,但不过短短的一息,便很如常的续下后话:“知道了。”手背上的温度一触即离,而后起身相送,是与往日一般,添上几句家常的关怀嘱咐。如此一路相送至门口时,面对皇帝意外停下的脚步,在很短的一霎愣神后,就笑着应下:“庭下的花木或许还有些时日,但一碗汤羹,一盏热茶,只要您和炜哥儿喜欢,万方安和总是有的。”
                        持礼送着皇帝的仪仗离开。七月的天素来多变,但今日的天却格外的好,万里无云,由是看向天边时,心下也不免去想:虽然这一路走的磕磕绊绊,但总归,是在往好的方向去的吧?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4-03-31 21:46
                        回复
                          那薰风穿堂过境的短短几瞬间,当皇帝以感叹的口吻说起故人时,皇后又在想些什么呢?或许她的心思一如那盏拿起过又放下的冷茶,无人问津了。
                          /
                          “敬贤皇后在时,从不必问询犹豫。”
                          “陛下,妾会追赶上您的脚步的,很快。”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4-03-31 21:46
                          回复
                            时间:兴瑞十二年七月廿五
                            地点:镂月开云
                            皇后:贺兰晴好
                            早在七月十二,议定今岁中秋节宴的次日,便已着手调阅从前中秋节宴的各项规制典仪,又据此修改之后,定下今岁中秋节宴的各项安排。而自安排定下,至今日已有近乎半月,然而看着各处递来的进度,却不由拧紧眉心,显然是不太满意了。而这样明显不同寻常的进度,其间的因由,便是素来稳重的杜若都不免在四下无人抱怨几句:“所谓恩威并施,他们啊,也就是仗着您太过好性儿,才敢这样推诿敷衍。”一听这话,原本翻阅簿册,正为这一桩桩不尽人意的进展而头疼,此刻却不由一笑,指尖在镂月开云处轻轻一点,然后轻声安慰道:“好啦,随我一道出去转转吧。”好似信口一言,此行也并不隆重,不过杜若杜蘅两个常在身边伺候的,一路走走停停,待到了镂月开云,却不防瞧见一抹颇为熟稔的身影,眸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便是如常的三分笑意了:“好巧,竟在这里碰见了贵妃。要来一起坐坐,吃盏茶吗?”
                            贵妃:孙萦成
                            纪恩堂后列古松青青,前植牡丹,正逢肇秋时节,牡丹花早已相继凋残,惟松柏长青。孙贵妃沿幽深的碧草向南,踱步行过玉石庭阶,在百花丛前遇上皇后,礼过后才笑应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二人便同向纪恩堂中去了,而贵妃的步态看着格外舒缓,好似幽闲自在,一路与皇后闲话:“娘娘近来操办节宴辛劳,想来是忙里偷闲了?”
                            皇后:贺兰晴好
                            亦回以一笑,二人相偕并行,及至贵妃一道很随意的闲话入耳,目光却不由落在贵妃身上,随即笑道:“要说起来,大抵只能算是一半吧,这阵子为着节宴的事,确实很少看一看园中的景色了。”说话间,二人已先后落座,杜若适时奉上两盏金骏眉,并有绿豆糕,枣泥糕,椒盐酥等几样寻常点心:“说来自入宫以来,诸事忙乱,我与贵妃倒是很少有今日闲谈的机会,却也不知他们置办的合不合贵妃口味?”
                            贵妃:孙萦成
                            待皇后所言,贵妃实也并无惊诧,倒不禁有一阵哑然,随后拣了块点心取用,“您宫里的东西,自然无有不好的。况且,”气定神闲地笑了,“妾是奔近三十的人了,难较小女儿家时候,而今是世态人情也快参阅遍了,再难有什么喜恶可言。”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4-04-01 01:17
                            回复
                              皇后:贺兰晴好
                              将那盏茶捂在掌心,也不急着去品,只用指腹摩挲着杯壁,偶尔或有停顿:“话却也不是这么说的,照拂后宫,原本就是我分内的事。倘若连这点事就顾及不到的话,未免也太夸夸其谈了。”目光轻飘飘的落在几碟点心上:“再者,我常听说有些人是吃不得一些东西的,我虽年轻,却也不敢这样莽撞行事啊。”
                              贵妃:孙萦成
                              当下颔首笑说:“原是如此。”纪恩堂中,都人们卷了门帘,又将窗牖启开,故而待一齐行进堂中,仍有芳菲弥散。临窗对坐,堂下数百盆花草沿铺作花廊,光艳耀目,赏景之余,贵妃谈笑道:“敬贤皇后尚在时,待妾、惠妃、信嫔一众,吃食忌讳,起居常例,便尤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无不熟稔于心。”顿了片息,才添说:“不过,娘娘正位中宫时日未久,此际心有不详,也是理所应当的。”
                              皇后:贺兰晴好
                              素来偏爱稍热些的茶,说话间一来二去的这么一耽搁,此时清茶入喉,就有些没滋没味了,索性将茶盏搁在一边:“这也是你我之间,来往太少的缘故啊,”就势叹一口气,对贵妃笑道,“好在往后时日还长,日后贵妃可要多来万方安和坐坐。”
                              贵妃:孙萦成
                              笑观这一派平心静气,贵妃不免暗自估量小皇后的心性,不可说毫无褒奖,而这其中意味之复杂,几乎难以言说,更不易捉摸。再启口时,口吻犹如顽笑:“娘娘近日都能独当一面了,往后难道还有用妾之处?”
                              皇后:贺兰晴好
                              惯常的笑意因为贵妃的那句玩笑话微有凝滞,是有些疑惑的口吻:“贵妃这话,我就有些听不懂了。”此话落定,有意停顿一息,再道:“你我同居后宫,每日所思所行,不过为君分忧。我想,这一点上,贵妃和我的心应当是一样的。”适时抬眼望向贵妃,笑意一如往日:“眼下,乃至以后,我想,贵妃的心意,应当不会因时势而异的吧?”
                              贵妃:孙萦成
                              或因厌烦了这样的软机锋,更觉了无意趣,贵妃仅是淡淡的一笑:“那是自然。”自此之后,再有闲话时,也不过是论花品茶,懒怠向家宴的诸事置喙半个字。直至茶余饭后,贵妃才闭门将此充作闲谈,对皇后的置评也不过是:心性尚沉得住气,却没分毫脾气,更没点皇后的威仪,如何能与敬贤皇后相提并论。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4-04-01 0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