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吧 关注:40,015贴子:347,403
  • 4回复贴,共1

为什么抽动障碍最好在儿童精神科诊治(科普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1963年,儿童精神病学家林节报告了我国的首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直到2021年,在“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抽动障碍更是成为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中第五常见的精神障碍,患病率达2.5%。足以见得,其患病群体之庞大。
抽动障碍作为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重要领域,临床表现复杂度大,共患其他疾病可能性多,治疗方案异质性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很多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实际上并未得到循证、科学和恰当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适时的换药、调药,以及系统的综合治疗。
据统计,儿童和青少年患儿中仅有5.8%就曾到过儿童精神科(或心理卫生)门诊就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患者没有及时到儿童心理科就诊,对专科诊疗顾虑重重。然而,基于专业程度、诊疗能力等方面的考量,儿童少年精神心理专科在抽动障碍的临床工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者,最好到儿童精神专科就诊。
“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师是高级医学专家,他们必须在生物学与医学方面以及社会科学与心理学方面打好全面的基础。”——《儿童少年精神医学》第一版序言。事实不断证明,抽动障碍是慢性的神经发育障碍,神经精神疾病。只有儿童精神科可以规范严谨地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进行综合干预。
第一,儿童精神科医师更熟悉药物。抽动障碍,作为一种病因上不太完全清楚、明确的疾病,难以通过外力使其达到“痊愈”的标准,控制“靶症状”(即目前最影响患者的症状),减轻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是重要的干预和控制目标。虽然“谈药色变”非常普遍(具体参见我的治疗学科普),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使用到抗精神病药等精神药物,发挥调节、改善紊乱、失调的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是非常正常、科学规范且有效可行的,儿童精神科医师经历过系统的精神药理学学习,能够更好地把控剂量的调整,完成不良反应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儿童精神科医师更关注专科诊疗指南,在选择药物时更习惯和前沿接轨,尤其是更能游刃有余地运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短期、长期上更高的缓解率和更少发生、更为轻微的不良反应。
第二,儿童精神科医师才能完成包含的心理治疗完整综合干预手段。“目前普遍认为慢性抽动障碍并非心理因素所致,但是情绪紧张和激动常常会加重抽动症状,反过来,抽动又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非针对性的)心理治疗虽然不能(直接)缓解患者的抽动症状,但是在患者压力,解决缺乏自尊,缓解由抽动引起的家庭和内心冲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目前,包括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欧洲抽动-秽语综合征研究会等学术组织发布的指南、专家共识中都已经将习惯逆转训练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案作为轻症抽动障碍的一线治疗手段。不仅如此,抽动障碍的症状在青春期前期尤为严重,很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发展,并不针对抽动障碍本身的心理治疗方法对解决患者内心的矛盾冲突,处理社交困境,促进家庭关系的发展方面,在心理健康上防微杜渐,也大有裨益。心理科医师接受过系统的临床心理学培训,能够为儿童进行包括心理治疗在内的综合干预。
第三,儿童精神科医师能够进行精神检查,识别和处理复杂的共患病。抽动障碍的患者常处于共病状态,据统计,多达三分之二的抽动障碍患者存在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等问题,多达约半数的抽动障碍患者伴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复杂抽动在现象学方面和强迫行为高度相似,难舍难分,但是在治疗用药方面却大相径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引起的情绪不稳、多动冲动、注意缺陷等问题,也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外显问题和内隐困扰。还有些患者并非抽动障碍,而是由儿童强迫症、NSSI等误诊而来,儿童精神科医师常年和神经发育障碍和精神障碍打交道,在这些问题、障碍、疾病相关的精神卫生领域常年深耕,接触到的疾病谱系相对窄,而详尽的精神检查正是识别共患病和明确诊断的“制胜法宝”,相比于儿童保健医师、发育行为儿科医师,儿童精神科医师,更能够通过精神检查和心理访谈等方式,识别和处理这些共患病和伴随的其他问题。
最后,儿童精神科医师的首诊看诊时间一般较长,沟通细致,不会对养育者的焦急置之不理,也不会将延续到成年的抽动障碍患者拒之门外,对于严重的抽动障碍患者,在病房住院调整治疗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儿童精神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在诊疗抽动障碍方面照比普通儿科来说是全面的提升。
由此观之,抽动障碍的患者到儿童精神科就诊是目前阶段的最佳选择。
“许多人不知道儿童也会患‘精神病’,只知道精神病就是‘疯子’,不知道吃喝拉撒睡者当中都会有‘精神障碍’”——北京安定医院首席儿童精神医学专家,郑毅。“抽动障碍是不是精神疾病”的问题本质上是经受不住“病耻感”的问题。但是,去儿童精神科就诊已经和抽动障碍患者接受规范治疗的局面、生活状况的改善情况密切相关。“总之,我国的儿童少年精神病学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正在到来!”——《儿童少年精神病学》第2版。如今,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医院的都已在各自的领域内设置了儿童精神卫生科室,完成了多例严重、疑难的抽动障碍患者的诊治和病例报告工作。各地的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多已逐步设立儿童少年精神科。我国的专职儿童精神科医生已经突破五百人大关,而找到儿童精神科医生也变得并不十分困难。
(同时发布在抽动症大家庭吧和抽动症吧)


IP属地:辽宁1楼2024-04-25 22:12回复
    孩子8岁男孩,发现抽动症1年多,一开始眨眼,然后鼓肚子,去年12月爆发出现扭头,动作很大,停课后一周左右扭头症状消失,其他症状一直有,用过可乐定贴,静灵口服液,症状时好时坏,就停药了。今年4月份又爆发了,头扭得厉害伴咳嗽,咬铅笔,停课一周后效果不明显,头扭得厉害,站在吃阿立哌唑2.5mg,3天后症状没改善,加量到3/4片(5mg),吃了4天后症状仍没改善,大夫说可以加量,也可以在等等看,可是家长心里难受啊,看着孩子头扭得那样,心都碎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5 21:25
    收起回复
      楼主有什么可以指点一下的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5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