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在左吧 关注:3贴子:441
  • 14回复贴,共1
......


1楼2010-09-28 21:47回复
    说到茶,左没什么识,斯斯然开个题,不过是聊作雅谈,鹦鹉学舌絮叨些古今人士的妙语——不入清流的,离登堂入室还远,只求别败坏了云霄的雅致才好。


    2楼2010-09-28 21:55
    回复
      2025-05-23 01:05:27
      广告
      其间谈到了红泥小火炉,应该是白居易的手笔,诗的题目记不住了,因为特别喜欢诗的意境,内容倒还记得: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这红泥小火炉说的应该是拥炉饮酒的场景,但古来茶道酒品不分家,梁老先生是散文大家,信手拈来,倒也不显得牵强。


      4楼2010-09-28 22:03
      回复
        汪曾祺的《泡茶馆》更多了民俗风情,热闹了许多,但只怕不合正襟危坐讲茶论道的意境,还是撇去不谈的好。


        6楼2010-09-28 22:16
        回复
          舒湮《坐茶馆》提到:“茶博士的胳膊能搁一摞盖碗,他手提铜壶开水,对准茶碗连冲三次,滴水不漏,称作“凤凰三点头”。
          ---------
          上边的说法有点俗。左曾经在哪里看过描述茶馆伙计冲茶的技巧,似乎有“......提一把提梁壶,壶嘴有二三尺光景.....一道白水.....滴水不漏”的字样,语言相当精妙,却找不到原文。


          7楼2010-09-28 22:22
          回复
            另外,记得还记得以为散文家描写冻顶茶,文笔不错,以后慢慢找到补充吧!


            8楼2010-09-28 22:24
            回复
              看《红楼梦》对茶也长了一点见识,贾母带人“品茶栊翠庵”一章里,有这么几句: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锺,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ban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qiao;”。妙玉斟了一   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
              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来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
              


              9楼2010-09-28 22:32
              回复
                另外,宝玉砸了茶盅子撵茜雪走一章中提到了枫露茶,说要泡过几次才出色的;林之孝家提议饭后吃普洱茶消食儿;还有警幻仙子的“千红一窟”。
                凤姐儿还和黛玉开玩笑说:“吃了我们的茶,就要当我们家的媳妇儿......”可能也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吧!


                10楼2010-09-28 22:42
                回复
                  2025-05-23 00:59:27
                  广告
                  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
                  曹雪芹借妙玉之口讲的茶道,似乎成了诟病牛饮的圭臬,但卢仝对此有异议: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
                  ------------
                  卢仝讲了七碗茶,怕是七碗之后已经到了世外之境了,自然不必形容了。大概“腋下生风”也是出师于此吧(无考证)!


                  11楼2010-09-28 22:50
                  回复
                    关于茶,关于陆羽,苏东坡等等......现代人讲功夫茶,呃,有些困倦了,改日再叙


                    12楼2010-09-28 22:54
                    回复
                      先跑过~


                      13楼2010-09-29 07:50
                      回复
                        回复:13楼
                        捏!


                        14楼2010-09-29 08:12
                        回复
                          嘿嘿,踹2楼,客气不是好孩子。
                          茶、茶人、茶道、茶器、茶食、茶围、、、哎哟嗬,宽泛啊,心浮在空中时真不知要从何谈起
                          曾在某个窝里想通篇聊聊的,现在已生退意。这东西讲究心境意境、、、
                          左美人有兴趣时,有具体的话题我再凑趣喽嘿嘿


                          15楼2010-10-12 09:38
                          回复
                            回复:15楼
                            嘿嘿,有心境接着填,吧客气,吧客气,信箱有美人。


                            16楼2010-10-13 15:18
                            回复
                              2025-05-23 00:53:27
                              广告
                              看到美人了,美!!!!


                              17楼2010-10-16 1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