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吧 关注:203贴子:137
  • 0回复贴,共1

如何判断林业碳汇开发面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来说想要开发碳汇,那首先得找一个有造林得地区,再没有实际接触前往往是通过统计数据来判断哪些地方具有开发得潜力,从而找目标。这些数据大都来自一些统计年鉴、地区社会公报等,实际上并不能作为真正的可开发面积。
01设计造林数据。设计造林数据指的是过去一段时间某个地区具体实施的造林计划面积,这个数据是经过批复,并有正规作业设计的面积,简单说这是判断开发面积所需要最基础的数据。具体来所,这是一个很笼统的数据,包括各种类型的造林,而方法学所要求的是在非森林地块上进行造林。所以,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次筛选。
02 基础筛选。数据筛选其实是个比较繁琐的问题,需要结合方法学的要求一步步筛选:具体可以看之前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到底什么样的林地才可以开发CCER。
这里再简论述一下,首先筛除经济林,这个不必多说,其次筛除各类绿化项目,这类项目基本上是用于改善人居环境的,例如街道绿化、公园绿化、景区改造绿化等;再筛除掉工矿用地的绿化,就是各类矿山、采石场等地区的绿化修复项目;最后再把在森林定义的土地上进行造林的部分筛掉,因为造林项目中包含很多类型,并非是在荒地上进行的,例如低效林提升、封山育林、林冠下进行的补植补造等,这些项目基本上是在原有林地上进行,因为林地发生退化,郁闭度低于一定程度后就会进行补充造林,基本上是很难符合荒地三年的要求。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有些造林项目是属于防护林、用材林等符合方法学所要求的林种,但还需要注意是否符合不符合森林定义的地区上进行的造林。
有个常见的问题,经济树种用作生态防护,该如何判断能否开发?通常以造林目的和林种类型来进行判断,即经济树种用作生态防护作用,但造林林种为防护林(也可以是其他符合要求的林种)符合开发要求,但同样得是满足造林方法学的所有其他要求才行。
方法学其实没有明确提出对于造林后的地类要求,有关提到国土调查和林草资源图的是在认定项目边界和项目开始前的使用条件识别,均是辅助佐证,并非强制性要求。所以是否可以认为造林后的地类并不重要,只要实际林地边界与提供的造林边界吻合即可。(个人意见,欢迎留言)
这里有最保险的办法,就是通过叠加最新年度的国土三调或者林草资源图(林草图基于三调数据,但林草图对森林资源的描绘更精准,二者的林地边界面积也并不完全相同),调出林地图版与项目边界进行叠加,只取重叠部分作为合规的项目边界即可,就无需考虑造林后的边界是否需要为林地。
3.边界合规。具体而言就是树木生长存在不确定性,不能保证树木生长100%成活,就导致实际边界与设计边界并不吻合,需要做出调整,另外就是和耕地红线冲突的问题。边界合规的问题在前面的文章专门提到,可参考林业碳汇边界合规问题,这里就不作详细叙述。最后,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1 21: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