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若不能流芳百世也当遗臭万年——桓温
(不是原文,我翻成的意思)
我认为桓温这两点都没有做到,首先说说流芳百世吧,桓温应该是有很大名气的人物,我认为桓温是一个曹操似的人物,但现实中知道桓温的人实在是不多,而知道曹操的人,呵呵,不用我多说谁都知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无非是两本书的差异,世人都知三国演义,而两晋演义却极少有人去看
话归正题,桓温的人生中可以让他流芳百世的杰作几乎没有,最杰出的无非就是西征成汉,这一仗的确漂亮,以极其少的军队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征服了一个国家,开拓了当时东晋帝国土地的三分之一还多,但历史上这类战事并不罕见,仅凭这一战就让千秋万代的人记住似乎对后人有点太苛刻了,而桓温其后的几战都并不成功,伐前秦的战役他是有成功的希望的,无奈他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收回失地(只是想立威),因而功败垂成,连原本已经跟随他的王猛都看出他的目的而拒绝与其一起南下),后来的伐燕战斗就更是一大败笔,参军的建议不听,骄傲自大,败的更惨。
至于说到遗臭万年吗,他也轮不上,因为他在世时并没有篡位(即便篡了也不能说就遗臭万年了),只是废了一个皇帝,又立了一个皇帝而已。
所以我说他这两样都没有做到
(不是原文,我翻成的意思)
我认为桓温这两点都没有做到,首先说说流芳百世吧,桓温应该是有很大名气的人物,我认为桓温是一个曹操似的人物,但现实中知道桓温的人实在是不多,而知道曹操的人,呵呵,不用我多说谁都知道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无非是两本书的差异,世人都知三国演义,而两晋演义却极少有人去看
话归正题,桓温的人生中可以让他流芳百世的杰作几乎没有,最杰出的无非就是西征成汉,这一仗的确漂亮,以极其少的军队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征服了一个国家,开拓了当时东晋帝国土地的三分之一还多,但历史上这类战事并不罕见,仅凭这一战就让千秋万代的人记住似乎对后人有点太苛刻了,而桓温其后的几战都并不成功,伐前秦的战役他是有成功的希望的,无奈他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收回失地(只是想立威),因而功败垂成,连原本已经跟随他的王猛都看出他的目的而拒绝与其一起南下),后来的伐燕战斗就更是一大败笔,参军的建议不听,骄傲自大,败的更惨。
至于说到遗臭万年吗,他也轮不上,因为他在世时并没有篡位(即便篡了也不能说就遗臭万年了),只是废了一个皇帝,又立了一个皇帝而已。
所以我说他这两样都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