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档案吧 关注:133,854贴子:2,450,314
  • 9回复贴,共1

关于拉面活动的涓埃之忖(移动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条件的话依然故态建议用电脑和键盘映射的方式制作拉面会更快,因为键盘的键程会比手指滑移再下按更短捷,最好是矮轴轴体,键程更短
可以通过调教显示器色彩加以区分汤底颜色
出餐速度影响顾客频率,所以要尽快解决每一个出现的菜单每位顾客点餐的料理内容越多单人次分数也越多,这个要凹,就像你们的暴击,失误出餐不影响分数,只有待餐时间会影响,理论最高2000/人次
本贴,我主要想聊聊以铢称镒的移动端还能怎样凹分,为该类玩家提供意识形态支持
这是我刚想的,花了半小时劳动时间打出来:在顾客呼出菜样前左手对碗中的面条进行预输入,因为没有哪位行家吃拉面不要面接蹱直接把两只手指分别悬贴于荤(左)素(右)料理其上,为对客人欲望的料理进行形象识别后快速添加。
在此期间,鄙余的注意力需跑完汤底颜色深浅的分析,掎角之势料理添加完毕。右手为得到的色深信息遂行汤底选择,而左手为最后的出餐作行动,如此作为一个简单循环
也就是说有鉴于荤素的形象识别难度上,你可以料理优先汤底顺延。甚至更进一步素菜优先,这也将惠利于下文我将提及的“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偶尔会有客人不要荤,要两个素菜的情况,请选择调用左手将距离较近的素菜添加至碗里,这时右手仍只需点击一个料理便可下一步至汤底环节。合计起来可见:由一只手指点「1时间次」、一只手指点「3时间次」 (过桥原理合轴「3时间次」)到两只手指都手指点「2时间次」 (合轴「2时间次)节约加快了「1时间次」。
因为调用左手指产生的“倾角”的问题。拓展:你要是有足够的灵活度就 加伸一根左手手指把最后的「出餐」衔接点上,这样能让你的操作不僵硬(当然参与游戏的手指数量多少我这里不会进行要求,大家可以作为个人DLC的形式自由拓展。至少这篇理论里是两根就能打!)
不同移动设备的尺寸、比例不同,我观察材料用的是适合更多指的4:3的12.9寸屏幕,16:9的6~6.7寸主流手机竟未尝考察,敬愿这些差异各能得洽居恃
回到非特殊情况的主曲调:为了尽可能避免手指路程的工时,左中顾客适用于前文言明的左手出餐法,而右边顾客建议3个料理以下情况:此时右手只负责更快地按下大脑给出的汤底指示,并在左手点完最后一个料理时抵达右边顾客的位置出餐;达到3个料理时,右手分工一个右方料理为优解(这些情况中都不要忘了左手要即时回去预输入面条,别在那里愣着看右手出餐)。这是我们为了能对抗键盘映射而生的逻辑挤兑通常在左手点击客人进行出餐的时候已有另一位客人展示了欲望菜样,被左手出餐中的顾客只能被余光校准(其实任何时候皆应,你要对你注意力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地运营),此时注意力优先级放在对「汤底」颜色深浅的识别中并向右手递交澄明性的选择,右手加入汤底这一动作完成后,应结束左手出餐的屏幕路程来回并已然输入面条,因为接下来的料理添加需要左右手同时到岗暂时没啥想说的了,我只是一个理论家,煮面的实际场次也不多(两根手指数的过来),受限于时间、设备、经验质料有限未能对此课题进行各种详尽考察
祝大家游戏愉快,最后在阉割中赎回自己的主体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5-25 21:47回复
    要做两个回车隔断才能让发出来的帖子有空一行的实际效果啊。算了我懒得管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5-25 21:50
    回复
      主体欲望之诉求就在于他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正面的评价,或曰主体之所为乃是为了满足他者对自己的期许,在某种意义上,这构成了主体存在的支点。从认识论逻辑来看,这倒与主体性建构之外在性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效。
      倘若某人希望通过拉面游戏的高得分来获得他人好评,但是,由于这种高得分到底是不是评判的标准尚不清晰,也由于在主体在拉面游戏的成功之后之后没有从他人那里得到他所预期的好评,所以试图通过获取某物来得到满足的主体欲望实际上总是不能真正地、完全地满足,所谓欲壑难填,便由此而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25 22:08
      收起回复


        IP属地:俄罗斯通过百度相册上传4楼2024-05-25 22:55
        回复
          所以使用暂停大法在3秒缓冲内迅速点击需要的材料并提交不是更有效果吗
          或者干脆F12审查元素改源代码最高分的值不是直接一步到位吗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26 00:06
          收起回复
            拉面仙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26 0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