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吧 关注:126,542贴子:1,175,824
  • 36回复贴,共1

小白,纯小白,关于建盏曜变有个疑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就是建盏的曜变是在釉上的表面还是釉下,我看那三个半(说实话图也看不太清)感觉曜变好像是在釉的里面,然后买了一个切身到手时候发现曜变是在釉的表面上,所以想问下是不是曜变在釉里才算是好的,还是说曜变就是在釉的表面上的
....
...
..
.
然后还有就是这种曜变在釉表面上的是不是不适合点茶,只适合冲泡茶叶呀⊙∀⊙?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27 11:11回复
    黑核、光晕加彩背是曜变特征,对照一下就知道你买的是不是曜变。至于其斑纹在釉上还是釉中,并非重点,如果它只在釉中像现在电烧的各种曜变盏反射出玻化感贼强的白光,则休矣!现在国内有研究说曜变黑核含铅,有可能是点铅复烧,再议。点茶泡茶与釉上釉中无关。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5-27 12:10
    收起回复
      建议楼主在网上搜索一下《建窑曜变天目研究》的相关信息。根据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宋代曜变和以徐祖亮为代表的现代电烧曜变是两种不同工艺。如果机械对标宋代的曜变工艺,用铅作为助熔剂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要么楼主再等一等,等建盏行业出台新的行业标准,对曜变进行重新定义。
      要么楼主把现代曜变当作是一种不同于兔豪、油滴等传统建盏釉面的新风格来看待,只要自己喜欢就行。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27 12:11
      收起回复
        曜变釉色的美,我们可以从陈显求教授在《扶桑鉴宝记》中一段精彩的描述来感受。摘要如下:
        这次我们得到慷慨允诺,特意去鉴赏国宝,第二号曜变天目茶碗(图21),它最初为津田宗及所有。自龙光院创建以来,这只茶碗已是当时的重要珍宝,从来都是不出院门的。
        知客僧在廊檐下铺上约2米长 1米宽的绵垫,然后把白布包着的一个大木箱打开,把四重的一个比一个小的箱子逐一取出,打开后,从小布袋取出这只国宝。主人们客气地先请我到廊上鉴赏。开始时并未引起我的特别注意,然而数分钟后,阳光突然耀眼地从太空射来,正好使廊上洒满了灿烂的金光。知客僧匍伏在垫上,双手不离地持碗绕其轴线缓慢地作360度不断旋转,碗内的釉面上放射出道道霞光。釉面上曜斑的分布量比静嘉堂国宝较少,但闪烁着的七彩丝毫也没有逊色。特别是在碗壁与碗底交界处的某些部位,明显地放射着鲜蓝色和青绿色而且边界分明的毫纹。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整个宝物的黑色釉层内放射出紫蓝色的霞光,随着不断转动满室宝光浮动,正应“紫气东来”之兆,冥冥间如有神在,这就是宝气?这就是此宝的艺术之神?其艺术的精髓随着紫光洒向人间并且永恒地与世长存?釉层透暗蓝,万道紫色霞光正是此宝的特征,是其它曜变所没有的。其神韵是无法从彩色照片上表现出丝毫的。
        从陈教授上述描述,我们不难体会到曜变的美藏在斑纹深处,它就象夜明珠,当人们沉浸在“宝光”的美境中时,完全忘记了曜斑或夜明珠原本的形与色,它极像人的精神层面的美。这些宝光就是建盏的“魂魄”。曜斑反射出七彩宝光,银斑是单色宝光。宋代斗茶家就是“取其燠发茶采色也”。显然,斗茶必定在充足的阳光下进行。
        ——摘自李达《建盏鉴赏》一文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5-27 12:15
        收起回复
          市面上的耀变可以多看看,看了之后再做选择。你的这个图里的如果在几年前刚出的时候还可以。现在比较新的一些耀变,比如刘子龙的、江汉旺的,我之前发的张君平的,吧里也有苏凌超的。你都可以参考看看。徐祖亮近几年在吃老本,直播间出镜比较多,技术没太多提升。当然每个师傅定价体系都不一样,价格方面就不做比较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5-27 12:18
          收起回复
            国内“曜变”和三片半不用比较了,意义已经不大,国内的“曜变”最基本的是斑核外带光圈,有不少直播间把七彩油滴当曜变卖,这是蒙人,至于釉上釉下,看个人喜好,另外的确有人是把斑核点上去的,圆的很正,也很呆板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5-27 12:25
            收起回复
              补充一句,别去买那种很浮夸的,花花绿绿的,又或是金色的、五彩斑斓的,那些都是现代假/创新耀变,那种玉子口的也是不行的(低铁胎)。耀变一般是乌金底茶末口的,然后参考一楼的说法。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5-27 12:33
              收起回复
                不论什么釉面,釉下为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27 12:46
                收起回复
                  说起来,之前还被鎏金盏[金油滴]感动到过(当然现在看也依然是感动常在),然后在网上查了查相关信息才让头脑降温,因为说是这种有毒不能用……说实话,很喜欢这种金灿灿的辉煌配合着这种枯叶般的纹路,看起来像是用黄金枯叶包裹着茶杯,感觉其中蕴含着禅意,不过现在还是等等以后工艺更进一步没有毒了再看吧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27 15:16
                  回复
                    磨砂曜变也到了,看起来很好然后……这个东西是烧的时候出问题了还是单纯磨损的问题呀,请各位大佬们帮忙看看・_・?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27 17:22
                    回复
                      所有盏都会氧化,老盏厉害的地方就是在于它不仅仅局限釉水,氧化后釉中釉下都有表现力度,这个技艺手法,是最难得的。至于你说的电烧的彩耀适不适合点茶或者是冲泡茶叶,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只能这么说,釉上的盏容易氧化,但是这个氧化过程是极度漫长的,也不要去听其他人说哪里哪里不好,几乎所有的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氧化的。自己喜欢且是釉水,泥胎来路正就行,目前看来都没问题的


                      IP属地:山东11楼2024-05-28 09:13
                      收起回复
                        陆金喜科技柴窑高铁胎原矿原釉现代曜变作品,贴图为同一个盏,用了不同光线和角度、入水和不入水拍出来的幻彩效果。借用楼上“……然而数分钟后,阳光突然耀眼地从太空射来,正好使廊上洒满了灿烂的金光。知客僧匍伏在垫上,双手不离地持碗绕其轴线缓慢地作360度不断旋转,碗内的釉面上放射出道道霞光……特别是在碗壁与碗底交界处的某些部位,明显地放射着鲜蓝色和青绿色而且边界分明的毫纹。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整个宝物的黑色釉层内放射出紫蓝色的霞光,随着不断转动满室宝光浮动,正应“紫气东来”之兆,冥冥间如有神在,这就是宝气?这就是此宝的艺术之神?”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28 18:26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5-29 23:30
                          回复
                            看过楼上大佬们的回复,然后又自己想了想,发现古法和现代耀变的追求可能不同,可能现代耀变的初始追求是古法,但是也在其中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和审美……我听歌时候偶然看了下听歌页面的图片,然后发现这不就是现代的耀变之美么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理解)


                            IP属地:吉林14楼2024-06-02 1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