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杀道长吧 关注:94贴子:6,603
  • 7回复贴,共1

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 余秋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
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
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兼有人生阅历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谈人
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问题太浅?显然不是。
因为这个问题太深?有这个因素,但人们历来都有探求艰深的好奇,就连大得无法
想象的宏观世界和小得无法想象的微观世界都成了热闹的研究对象,怎么对人生问题的
探求却寥落至此?
我觉得,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是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再大的专
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一时的感悟又怎能保证适合今后、适合别人?一个
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训斥下属却必须除
开人生。
——越有教养越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
但是,谁都想听听。
身在人生而蒙昧于人生,蒙昧得无从谈论,无从倾听,这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恐怖。
能不能试着谈起来呢?有人这样做过,但结果总是让人遗憾。大多是一些浅陋而造作的
小故事,不知真有其事还是故意编造的,然后发几句评述,吐一点感慨,好像一谈人生,
作者和读者都必须一起返回到极幼稚的年岁;也有一些著名学者参与谈论,像欧洲的那
位培根,但不知怎么一谈人生就丢开了推理分析过程,只剩下了一堆武断的感想和结论,
读起来倒也顺畅,一到实际生活中却难于印证,联想到作者本人不甚美好的人品和经历,
这些谈论的价值自然就不会很高。
我曾设想过,什么样的人谈人生才合适。想来想去,应该是老人,不必非常成功,
却一生大节无亏,受人尊敬,而且很抱歉,更希望是来日无多的老人,已经产生了强烈
的告别意识,因而又会对人生增添一种更超然的鸟瞰方位。但是,找啊找,等啊等,发
现相继谢世的老人们很少留下这方面的言论,他们的最后岁月往往过得很具体,全部沉
溺在医疗的程序。后事的嘱托,遗产的分割等等实际事务上,在病房杂乱的脚步声中,
老人浑浊的双眼是否突然一亮,想讲一些超越实际事务的话语?一定有过的,但身边的
子女和护理人员完全不会在意,只劝老人省一点精神,好好休息。老人的衰弱给了他们
一种假象,以为一切肢体的衰弱必然伴随着思维的衰弱。其实,老人在与死亡近距离对
峙的时候很可能会有超常的思维进发,这种迸发集中了他一生的热量又提纯为青蓝色的
烟霞,飘忽如缕,断断续续,却极其珍贵,人们只在挽救着他衰弱的肢体而不知道还有
更重要的挽救。多少父母临终前对子女的最大抱怨,也许正是在一片哭声,喊声中没有
留出一点安静让他们把那些并不具体的人生话语说完。
也有少数临终老人,因身份重要而会面对一群宁静而恭敬的聆听者和记录者。他们
的遗言留于世间,大家都能读到,但多数属于对自己功过的总结和感叹,对未竟事业的
设想和安排,也有人生意蕴,却不以人生为焦点。死亡对他们来说,只是一项事业的中
断;生命乐章在尾声处的撼人魅力,并没有以生命本身来演奏。
凡此种种,都是遗憾。
于是,冥冥中,大家都在期待着另一个老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担大
多的外界使命;他应该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壁上居高临下地来俯视众生;他应该
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他,我硬着心肠说,临终
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围绕,使他有可能系统有序他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像一个教师
在课堂里一样——那么对了,这位老人最好是教师,即便在弥留之际也保留着表述能力,
听讲者,最好是他过去的学生……
这种期待,来自多重逻辑推衍,但他果然出现了,出现于遥远的美国,出现后又立



1楼2010-10-03 18:15回复
    人生课程中躲避不开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前却无法预先备课。就在临终前的几天,他告
    诉学生,做了一个梦,在过一座桥,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觉到我已经能够去了,
    你能理解吗?”
    当然能理解,学生安慰性地点头,但老人知道学生一定理解不深,因为还缺少体验,
    于是接下来的话又是醍醐灌顶: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
    最困难的事情了。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
    ——与生活讲和。
    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
    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简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莫里老人
    说,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
    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
    讲和不是向平庸倒退,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莫里的境界时时让人家喜悦。那天莫
    里设想着几天后死亡火化时的情景,突然一句玩笑把大家逗乐了:“千万别把我烧过了
    头。”
    然后他设想自己的墓地。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的说话了。
    莫里笑了,说:到时候,你说,我听。
    山坡上,池塘边,一个美丽的墓地。课程在继续,老师闭眼静躺,学生来了,老师
    早就嘱咐过:你说,我听。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作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
    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
    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
    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描画至此,我想人们已可想象这门最后课程的主要内容。
    莫里老人在乐滋滋地体验死亡的时候,更觉得有许多重要的问题需要告诉学生和社
    会。
    他不希望把最后发现的“重大问题”留给只听不说的静宁墓地。这个重大问题,简
    单说来就是对人类文化的告别性反思。
    莫里老人认为,人类的文化教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惯性,一代一代地误导下去,应
    该引起人们注意。
    什么误导呢?
    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
    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
    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大家似乎已经很
    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
    一切?
    由于文化不鼓励这种后退一步的发问,因此每个人真实的需要被掩盖了,“需要”
    变成了“想要”,而“想要”的则来自于左顾右盼后与别人的盲目比赛。明明保证营养
    就够,但所谓饮食文化把这种实际需要推到了山珍海味。极端豪华的地步;明明只求舒
    适安居,但装演文化把这种需要异化为官殿般的奢侈追求……大家都像马拉松比赛一样
    跑得气喘吁吁,劳累和压力远远超过了需要,也超过了享受本身。莫里老人认为,这是
    文化和教育灌输的结果。他说:
    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
    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莫里老人认为这是美国教育文化的主要弊病。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人没有理由
    沾沾自喜,觉得弊病比他们轻。在过去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人们想拥有物质而不可能,
    在权位和虚名的追逐上也是越多越好,毫不餍足,其后果比物质追求更坏,这是大家都
    看到了的;等到经济生活逐步展开,原先的追求并不减退,又快速补上物质的追求,真
    可以说是变本加厉,这也是大家都看到了的。
    莫里老人想呼吁人们阻断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灌输,从误导的惯性里走出来。
    他认为躲避这种文化灌输不是办法,实际上也躲不开。躲不开还在躲,那就是虚伪。
    唯一的办法是不要相信原有文化,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
    


    3楼2010-10-03 18:15
    回复
      莫里老人很温和,不想成为破旧立新的闯将。他说,在文化的一般性生活准则上,
      我们仍然可以遵循,例如人类早已建立的交通规则、文明约定,没必要去突破;但对于
      真正的大问题,例如疏离盲目的物质追逐、确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等等,必
      须自己拿主意,自己作判断,不允许任何能言善辩的旁人和从者如云的诱惑,来代替自
      己的选择,简言之,不要落入“他人的闹剧”。
      临终前几天,他思考了一个人的最低需要和最高需要,发现两者首尾相衔,他与学
      生讨论,如果他还有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他会做什么。他想来想去,最满意的安排是
      这样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
      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
      谈彼此的友情。
      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
      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
      —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
      睡上一个好觉。
      学生听了很惊讶,连忙问:“就这些?”老人回答:“就这些。”不可能再有的一
      天,梦幻中的二十四小时,居然不是与意大利总统共进午餐,或去海边享受奇异和奢侈!
      但再一想,学生明白了:这里有一切问题的答案。
      如果就个人真正需要而言,一切确实不会大多,甜面包卷和茶,最多是喜欢吃鸭子,
      如此而已。意大利总统的午餐,奇异和奢侈,全是个人实际需要之外的事。于是,在无
      情地破除一系列自我异化的物态追求之后,自私因无聊而受到嘲弄;真正的自我在剥除
      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放到了人生追寻的中心。
      在莫里看来,只要明白了什么是真实的需要,就会走向关爱和奉献,他在最后的课程中
      一遍遍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相爱,或者死亡。
      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莫里老人对爱的呼唤,总是强调社会的针对性:
      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
      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
      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给予他们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我忍不住摘录了莫里老人的这么多话,我想人们如果联想到这些话字字句句出自一
      个靠着重力敲打才能呼吸的老人的口,一定也会同样珍惜。他的这些话是说给学生米奇
      听的,米奇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目的是为了不让老人看到自己的眼睛。米奇的眼神一定
      有点慌乱,因为他毕业后狠命追求的东西正是老人宣布要摈弃的,而老人在努力呼吁的
      东西,自己却一直漠然。老人发现了学生的神情,因此讲课变成了劝告:
      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
      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
      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看了学生一眼,问:“我就要死了,是吗?”学生点头,他
      又问:“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
      这是一个最尖锐的问题。莫里老人自己回答道:
      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
      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
      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样健康。
      这样,他就道出了生命的本质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莫里老人最后课程的主旨。
      


      4楼2010-10-03 18:15
      回复
        写得不错,不过是多年前的文章,道长你过时了


        7楼2010-10-05 00:29
        回复
          我上周才在当当网上买了这本书更过时了。。


          8楼2012-08-13 11:54
          回复
            我怎么感觉7.8楼都是真傻的马甲啊


            IP属地:广东9楼2012-08-14 14: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