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9,426贴子:1,363,354

现有的经济模式,不可能真的解决贫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前有甲乙两个村庄。
两个村子,各有20人。这二十人,平均没天要消耗20份食物,和20份衣服。
而十个人每天刚好可以制造二十份衣服或二十份食物。
最开始的时候,甲乙两个村庄,都是十个人做衣服,十个人做食物。
这样,刚好可以满足各自村子对食物和衣服的需求。
可是,突然有一天,发生了灾难。灾难影响了生产。且灾难要持续一段时间。
这样,甲乙,两个村庄,都不能,每天足额生产二十分衣服和二十分食物。
最终导致,甲乙两个村庄的人,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人分不到食物或衣服。
因为,这件事。两个村庄的人都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村庄能获得足够的衣服和食物。
于是甲乙两个村长,都召集自己的部下,开始商讨。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通过一番讨论。甲村庄决定,让大家自己设计分配方案。
只要,你的方案,能让大家满意。那么,就按照你的方案来分配食物。
不同的人员,有不同的方案。其中有两种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一种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资格分配到食物和衣服。
另一种是,谁更有智慧,谁就有资格分配到食物和衣服。
理由是,拳头大的,一定年轻力壮。有智慧的一定,头脑灵活。
头脑灵活和年轻力壮的人,能给村子带来更大的,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理应,获得足够的食物和衣服。那些体弱的,脑子不好使的。不仅不能给村子带来更多的利益还可能拖累村庄。
于是,甲村庄,决定,把资源优先分给,年轻力壮,和头脑灵活的人。
而乙村庄,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他们的决定是,先治理灾难。灾难期间,食物和衣服,大家共有。优先,分配给更需要的人。
例如,你今天要出门,衣服先给你穿。食物则是,大家都少吃一点。这样,可以均出来一些食物让更多的人都能活下来。
后来灾难过去了。甲村庄,去逝了很多人。因为灾难时期,一些人没有食物,所以去逝。这件事给甲村庄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甲村庄的人,觉得,只有有了足够的食物和衣服,人才能活下去。
而想要足够的衣服和食物。必须要有灵活的头脑。或者强壮的体格。
因为,有了灵活的头脑和强壮的身体。那么,面对食物,不充足的情况,头脑灵活或者身体发达的人,他们的分配方案,大家都会遵守。
于是,经历了这次灾难以后,甲村庄开始提倡武力和智慧。
随着,甲村庄的人,越来越提倡武力和智慧。甲村庄的人,都很强壮且很有聪明。
这些聪明的或者强壮的人,发现了两个规律。
一个是只要自己足够强大。那么,别人就会怕自己,别人害怕自己,就会听从自己的命令。甚至弱者为了不让自己受到伤害,他们会把自己应得的那份食物和衣服,送给强壮的人。
另一个规律是,如果,平时能积累一些食物或者衣服。那么,自己就可以不用参与生产,自己依然有食物和衣服穿。
那些聪明的强壮的人,把这两个规律,综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种新的认知。
就是,要想活的好,就要自身足够强大。自身强大德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衣服和食物。只要,自己有了更多的衣服和食物,那自己就可以,不参与生产,也能过好自己的一生。
于是,这种认识,在甲村庄盛行。甲村庄,人人追求强大和智慧,追求财富(大量囤积衣服和食物)。
因为,强大和智慧,能让自己获得足够的财富。而足够的财富会让人,不参与劳动,就可以生活的很好。
乙村庄经历了灾难之后,虽然,人人都很疲惫。但没有太多的人员伤亡。于是乙村庄的人也得到了一种认识。
他们认为,团结互助,才是度过一切灾难的根本。于是乙村庄的人,以后,都喜欢互帮互助,遇到问题,大家一起面对,一起解决。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03 13:18回复
    随着时间的发展。甲村庄的人,发现。如果,大家都很强壮,很聪明。那么,谁来生产衣服和食物?于是,为了生存。甲村庄,某一时期的一批强壮或有智慧的人,就开始讨论。怎么,才能让一些人去生产衣服和食物。
    他们提出了,一些列的方案。总之就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后代强大。让那些不是很强大的人的后代,不要强大。这样,自己的后代很强大,别人的后代很弱小。那样,弱小的人就必须去生产。有了生产,大家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财富了。
    而乙村庄,不存在以上的问题。大家互帮互助,都会参与生产。所以,不会出现甲村庄的现象。
    有一天,甲乙两个村庄的村长,带着自己的下属,互相访问了彼此的村庄。
    甲村庄的人开到乙村庄的村长还要参与劳动。于是甲村庄的人就嘲笑乙村庄的村长。你都是一村之长了,还要参与劳动生产。真是太好笑了。你看看我们的村长,不用参与生产,依然活的很潇洒。且,我们村长,强大且有智慧。而你们的村长和普通人没啥两样。
    经过这次交流之后。乙村庄的人,被嘲笑了。但是,乙村庄的人团结互助。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怎样才能,像甲村庄那样,不干活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财富。怎样才能,变得强大和智慧。
    他们经过一系列的讨论,要想获得足够的财富。必须要有足量的生产。甲村庄的财富,是因为弱者在生产,强者在享受。
    但是,团结互助,本身没有错。他们不能照搬甲村庄的行为。因为,那样,就会破坏彼此的团结。
    所以,乙村庄,就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获得足量的生产。
    至于强大和智慧。乙村庄的人,觉得自己并不比他们差太多。因为,乙村庄的人,个体的力量和智慧虽然比不上甲村的村长。但是,比他们弱小的人,强。
    其次,他们发现。一个人的强大和智慧,比不上一群人的强大和智慧。因为,在面对灾难的时候。甲村庄伤亡惨重。但他们却没有太多的伤亡。
    因此,甲村庄,并不比乙村庄更好。只是,甲村庄可以有人不干活,就能获得足够的财富,这一点让乙村庄羡慕不已。
    所以,乙村庄的人,就专门针对如何获得足够财富,开始下功夫。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乙村庄发现,改进生产方式,或者让机器代替人,可以更好更快的生产出足够的衣服和食物。
    于是,他们开始从这一点做突破口。
    经过一些时间的探索。最终乙村庄得到结论。机器代替人之后人就可以不干活就能获得足够的财富。
    于是乙村庄,开始大力提倡发明创造机器。
    随着时间的发展。乙村庄的人,生产出了,大量的机器。他们的成员,都从大量的劳动里面解放了出来。
    后来,甲乙两个村庄,再次进行交流。这一次,甲村庄的人被嘲笑了。
    于是甲村庄的人,会去,开始反省。为什么,乙村庄的人,可以不要工作。就能获得足够的财富?
    他们的村长经过思考,得到了,自己认为是对的方案。那就是用机器代替人去生产。
    于是,甲村庄也开始研发机器。或者向乙村庄学习,进而制造机器。
    可是当,甲村庄,把机器都学会了。他们发现自己的村庄,依然做不到,乙村庄那样,大部分人都可以不劳动。
    于是甲村庄的人,开始向乙村庄讨教。乙村庄的人说,在你们的认知里只有有了足够的财富,才能不因为灾难,而影响自己的生存。所以,你们村庄的人,都喜欢囤积大量财富。这些财富也就是,衣服和食物。且越强大的人,囤积的财富就越多。
    这就导致,你们生产的商品很多,但是大部分商品是囤积在少数,你们认为的强大和智慧的人手里的。而那些你们认为弱小的人,他们根本就分不到足够的财富。
    弱小的人,分不到足够的财富。就以为财富不够。于是,弱小的人,拼命的生产。但是,强大的人,一种在囤积财富。他们认为,囤积的财富越多,自己就越富裕。自己越富裕,就越能抵抗风险。
    这样,弱小的人不断生产,但不够用。强大的人,不断的囤积财富,也觉得财富不够多。因此你们虽然生产了很多商品。但是,大部分商品,不是用来消耗的。而是为了囤积,为了证明自己很富有。
    故,你们虽然有很多机器。但是,依然满足不了你们的需求。这就导致,你们生产的再多,也不够你们分配。只要,不够分配。那么,你们就会不断生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03 13:19
    回复
      这故事逻辑不全。要弄清什么时候该囤积,怎样囤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囤积资产是对的。这样才能积累出资本,再把资本用于投资和研发,从而提高生产力,最终解决生活资料不足的问题。
      但在生产力发达的时期,提倡消费,大力消费才是对的。老百姓有强劲的消费能力,日子就过得好。而且老百姓大力消费才不会产能过剩,资本家也更能获得利润。这样才能让国家经济效益最大化,最终对民众,资本家和国家都好。这也是人类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
      最后我还是那个老观点:只要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够高够强,资本家再富有都不成问题。老百姓越有消费能力,代表老百姓越富有。资本家越富有,代表资本越发达。老百姓够富有,资本够发达,这两者结合就代表国家越强盛,越发达。


      IP属地:重庆3楼2024-06-03 16:25
      收起回复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明白,我才写的简单的。而你有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其实,很简单。囤积,包括了货币的囤积,以及商品,和自然资源的囤积。
        大量货币被囤积,是不好的。大量的货币被囤积,就是指大量货币,不能被用于消费。
        商品和自然资源的囤积,也是不好的。大量的商品和自然资源的囤积。目的,只是为了抬高囤积者的财富。
        大量货币,不用于消费。就会出现凯恩斯提出的一些列问题。
        大量商品,例如房子,珠宝,首饰,奢侈品,无效的科研,无效的其他劳动等。这些商品的囤积。可以抬高拥有着的身价。但是,生产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投入劳动力生产的。这种东西,需要越大,那么需要的劳动力就越多。
        可人永远不会觉得这些东西会少。因此,人们就会,不断的生产,不断的浪费劳动力。
        人们为了证明,自己很富有。就会囤积,大量的房子什么的的东西。工厂什么的也可以看成是这类商品。不必要的科研,不必要的劳动等等也可以看成这类商品
        例如,市场支持某些科研的时候。就会有大批科研团队,科研人员投入到该项科研里面。但这些科研人员,真正有能力搞科研的是少数的人。很多科研人员不是再搞科研,而是来混钱的。说的好听是搞科研。说的难听,就是打着科研的名义,转移财富。
        不必要的劳动是打着劳动的名义转移财富。
        这类商品的生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但他们的劳动是无效的。
        因为,有效的劳动的结果是为了生产有效商品。有效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消耗。这类有效的商品,才是真正的财富。
        真正的财富是用来消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物资,以及工业生产和保家卫国需要消耗的工业产品和军事产品。
        所以,真正的财富,是要消耗的。是需要一边消耗,一边生产的。
        而那些,房子,厂子,不必要的科研,和劳动。主要是转移金钱,而不是在创造可以消耗的财富的。
        真正制造财富的人是少数的,且只有,真正用于消耗的商品。才是有效的商品或有效的财富。
        那些无效的商品,大家都需要。但实际不是用来消耗的。而是用来转移财富,证明自己富有的。
        所以,大家囤积的商品,都是无效的商品。这类商品,大家都不会觉得它们少。都希望有更多的可以证明自己富有的无效商品。于是,人们对无效商品的需求是一个无底洞。大家,把自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这个无底洞里。
        所以,只要囤积这种无效商品。那么,必然导致,需求永远满足不了。需求永远满足不了,那就会永远生产下去。
        而囤积无效商品。只是为了转移财富。只是为了有足够的对有效商品的支配权。
        无效商品,无限多。但总有一些人占有的无效商品比例大。总有一些人占有的无效商品数量小。
        所以,总有一些人可以分到足额的有效商品。一些人总是分不到足额的有效商品。
        故,这种模式下,总有人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他们会一直贫穷。
        自然资源的囤积和无效商品的囤积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富有。但自然资源被囤积在自己名下。那么就会导致市场内部的自然资源的使用,要听从私人的意见。而私人是否愿意,让自己手里的资源被利用。看的是,我给你提供资源,你是否能给我带来足够的金钱。
        不能给我带来足够的金钱。那么,你就不能使用这些资源。
        这就导致,资源使用受到限制。明明,资源足够养活一百人。但是,有些人占有了资源。其他人如果不能给他带来利益。那就不能让其使用。
        而一般占有资源的人,都是富人。他们什么都不缺。他们,占有这些资源,只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富有。
        因此,自然资源,被私人占有。大多时候会导致,资源理论够用。但实际不够用的情况。
        我写那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囤积衣服和食物。是为了能在灾难来临时,或者生产受到影响时,可以用囤积的物质来顺利读过灾难时期。其本质是为了表示。囤积物资,可以让人持续稳定的获得足够的有效商品,用于消耗。
        所以,适当的囤积有效商品是有意义的。但是,事实却是,很多人囤积的不是有效商品,而是无效商品。那些不能用于消耗的商品,其本质都是无效商品。
        无效商品和有效商品,没有明显的界限。当商品太多,不能被消耗的时候。那些不能用于消耗的商品,就会从有效商品,变成无效商品。
        例如,房子是住的。当生产的房子是用来住的时候。他就是有效商品。当房子不在是住的时候。而是用来表示自身财富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无效商品。
        当然,这里的有效无效是指,商品是不是用来维持生存,进而要消耗的商品。如果是,就是有效的商品。如果不是,那就不是有效商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03 17:35
        收起回复
          故事意喻不错,感觉这个帖子能火。养肥再看,先保留意见。
          支持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04 08:32
          回复
            比其他的观点好很多,他们只会吵谁对谁错,很少有自己的观点。
            其实哪有什么解决办法,那么多顶级智囊团都解决不了。那些所谓合理都是先给自己加一个或者多个前提而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04 10:39
            收起回复
              楼主准备用别人的批评来增进自己的理论。一般人拿出一件衣服半成品,让大家不断增加,然后搞成一个衣服。
              楼主直接拿了个纽扣,然后大家在上面弄来弄去搞成一件衣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04 12:41
              收起回复
                楼主学一下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04 12:49
                回复
                  又是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04 14:13
                  回复
                    楼主你这设定上过于简化了,比如你省略了社会运行的必要成本这些,也简化了投入产出这些必要模型,逻辑链也过于简化,所以就出现了你这个理想的甲乙社会,而当引入这些社会必须参数,你会发现,在遇到灾难时候,乙根本坚持不下去,比如说灾难时候,原来够20个人的粮食,现在只够16个,甲会牺牲掉4个瘦弱个体,这时候甲的生产力能至少保持为原来的80%,甚至因为牺牲的是弱的个体,这个比例能更高,而乙则是所有人只吃原来80%的饭,但人有至少50%的维生消耗,所以可供劳动的能量只剩下30%,相较之前的50%,下降40%,也就是劳动力只剩下60%,只少不多,然后即使环境恢复,甲剩的16个强壮个体劳动,能生产出略高于16个人的产品,这样人口就缓慢回升,但乙呢,因为所有人只能完成以前60%的工作,所以只能出产12个人的物资,每个人只能得到60%能量,可供劳动的能量只剩下10%,而下一年这10%的出产则只够2个人,于是大家都饿死了,所以这种平均主义在早期是活不下去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04 15:35
                    回复
                      贫穷是相对的,今天中国的穷人对比六七十年代算富人了吧,所以,只要有差异就会有贫穷,想消除贫穷只能消除差异,也就是平均主义,在我看来,贫穷不一定要消除,一定要消除的是连温饱都保障不了的绝对贫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04 18:47
                      回复
                        我来给你续一个
                        后来因为乙村庄的人很快就满足了,乙村庄的生产力只能停留在每天二十件衣服,二十件食物,其他人员要么躺平,要么去做研究精益求精减少劳动消耗
                        甲村庄因为一直在囤积商品,但没有解决分配问题,财富一直在堆积、缩水,最终达到了一个极限,甲村庄于是将民用转成军用,攻击了乙村庄,并将其纳为了仆从村
                        尽管甲村庄在后续的衣服和食物危机中被颠覆了,但乙村庄被侵略的历史不可否认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05 11:13
                        收起回复
                          劳动合作成立的本质是增加劳动生产效率,
                          至于形式是互惠共赢还是资本奴役
                          取决于文明的程度,和谁最后能生存下来
                          事实上人有惰性想躺平,越不容易累积财富,人越贪心越累积财富
                          越重视生产力的一方就越容易在最后原始规则下胜出,因为民用是可以转军用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6-05 11:17
                          回复
                            解决平复差距 靠的还只能是资本主义,真正的解决办法,早在以前就说过了,通过生产资料的进化,从而让原有的生产资料,在后来的财富体系里占比降低 ,通过新的生产资料,来威慑资本不得不向普通人让利。


                            IP属地:安徽14楼2024-06-05 11:21
                            回复
                              所以从生产力的角度看
                              金融化资本化转移生产吃利差是一种退步
                              无条件平均主义是一种退步
                              按件计价按劳取酬是一种进步
                              保障最低生活标准,饿不死但过不好的程度,是一种进步
                              保障社会福利,每个人都能满足基本需求还不用干活也能过得好,是一种退步
                              搞奢侈品艺术品,凡是不能从外国人手上套取利益的,是一种退步
                              搞lgbt,动保,⭕,是一种退步
                              搞精神病人有限刑事责任,是一种退步
                              保护个人破产,是一种进步也可能是退步
                              放纵转移资产犯罪,彩礼捞金是一种退步
                              举债维持基础行业开工,是一种进步
                              向特定公司无条件输血,是一种退步
                              有些事情进步还是退步,关键还是监管能不能跟上,制定一堆规则就能躺着发展起来是做梦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6-05 11:27
                              回复